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网络文学进入2.0时代

中国网络文学经过20年发展,不仅成为中国文学新力量,开辟出中国文学新场域,而且在世界范围内受到关注,已经跟美国好菜坞电影、韩国影视剧,日本动漫并称为世界四大流行文化。弱冠之年如何端正方向、继续成长,实现自身迭代升级,成为摆在网络文学面前的重要课题。

伴随付费阅读模式的出现和成熟,网络文学平台和网络作家呈现爆发式增长。目前国内网络文学作者多达1400万人,读者规模突破4亿。但是,随着市场需求急剧扩张,不少从业者心态开始浮躁,以套路化创作快速获取商业回报。这些作品虽然“多,快、爽”,但是缺少文学的本质与内涵,失去对文字和艺术的敬畏之心,成为典型的快餐文化,严重者甚至剽窃抄袭,违法违规。与此同时,对网络文学的影视改编也存在“揠苗助长”的现象。制作方为快速收割网文作品在衍生层面的收益,草率加工,甚至篡改原著,受到读者与观众双差评。这种做法不但伤害网文作者,文学平台及众多读者,也给中国网络文学的发展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中国网络文学亟须走出野蛮生长阶段,进入更健康有序的2.0时代。用来标记这个2.0时代的,一是内容的精品化,二是产业的融合化,这将使网络文学真正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首先应该聚焦好内容的培育。在整个文化市场以精品内容为王的大背景下,网络文学也不例外。什么是好内容?对网络文学来说,好内容的标准就是读者喜闻乐见和具有积极向上的正能量,所以应当引导网络文学作家创作更多表现真善美、生动反映时代生活的作品,把网络文学从单纯娱乐消费的倾向中扭转过来,向正能量与喜闻乐见相结合的方向转变。网络文学的“网络”二字并不意味着价值观的赦免,只要是文学,它所承担的价值引导功能就不会变。而且,网络文学因为其非凡传播力,在正能量传播引导上大有可为。

其次是融合发展。网络文学应该携手传统文学,构建全新的内容生态,融合共生,进一步推进产业整体升级。网络文学需要传统文学在内容上的滋养,借鉴其创作规律和手法,通过扎根现实的生活观察与体验,创作出有思想、有内涵,有高度的好作品,提升网络文学的创作及审核标准,为衍生做好铺垫。与此同时,传统文学也要实现互联网化,打通线上线下壁垒,让好内容更快速、更精准、更便捷地到达更多读者,使之产生更广泛的传播力和影响力。互联网企业要建立以阅读平台和IP联动平台为基础的综合型基础设施体系,并将其完善,为网络文学打造更加成熟的商业模式。

内容精品化和产业融合化紧密相连,无论是文字还是其衍生的影视、游戏等,好内容才是支撑网络文学成果转化的核心元素,反过来,产业融合又给优质内容立足舞台中央提供绝佳机会。任何事物的发展必然要经历从萌芽到成长再到壮大的过程。网络文学在经过读者和市场淘洗与磨砺后,必然会转向精品内容和融合发展的道路上来,这样才能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提供精神食粮,才能再次激发文化市场的活力。这个过程会很漫长,需要所有从业者各司其职,共同努力,携手推动网络文学2.0时代的新发展。

【小题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经历初期成功后,网络文学在作者、作品本身及影视改编等方面出现了问题。
B.“好内容”需要网络文学从娱乐消费中解脱出来,体现积极的价值引导功能。
C.内容精品化和产业融合化将使网络文学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D.网络文学“融合发展”就是借鉴传统文学的创作规律和手法,推进其产业升级。
【小题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按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阐述了网络文学进入2.0时代的生存与发展。
B.文章以现阶段网络文学面临的问题为前提,论述了网络文学如何走出野蛮生长的办法。
C.文章分别阐述了网络文学进入2.0时代的两个标记,并对二者进行对比论述,具有辩证性。
D.文章在论证“产业融合”时分别从网络文学、传统文学和互联网企业三个方面层层展开。
【小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的网络文学成为世界四大流行文化之一,证明了中国的网络文学已走向世界。
B.网络文学创作如果与商业行为联系得特别紧密,那么它就会慢慢堕落,乃至消亡。
C.网络文学的传播力优于传统文学,所以网络文学能在价值观引导上发挥更大作用。
D.只要网络文学在写好内容和产业融台的道路上不断壮大,文化市场就能永葆活力。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20-01-03 09:53:0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①晋商是指发端于明初、发达于清代的山西商人群体。明末清初,集中在太谷、祁县、平遥一带的票号生意兴隆,是晋商最辉煌的时期。五百年的晋商辉煌,得益于其企业内部制度安排的开放性。引进人才、引进资金,使晋商获得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是晋商开放经营的具体体现。
②为引进人才实行“经理制”。晋商商号职员的设置历来“因事设人”,从不“因人设职”。在普通员工的选择上,秉持开放的人才选用观念。因为晋商在各地广设分号,机构日趋庞大,所有权和经营权两权合一的经营模式难免出现管理效率低、内部运营成本高昂的弊病。晋商以开放的经营智慧,创新人事管理制度,采取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经理制”,突破了所有者自身能力的限制,建立起高效、有序的运营机制。在“经理制”下,财东不直接参与经营管理,而是授予掌柜资金运用权、职员调配权、业务经营权,委托掌柜具体管理。财东充分信任掌柜,令其放手经营。“经理制”打破了传统的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封闭经营管理模式。经理人的选择突破了家族、宗族、本村的固有限制,是晋商开放意识在企业管理上的具体体现。
③为引进资金实行“股份制”。晋商的“股份制”萌芽于明代,大兴于清代。晋商早期实行的独资制、贷金制、朋合制和伙计制,远远不能满足大商业、大流通下的资金需求。晋商适时调整,不拘泥于本家、本族、本地拓展融资渠道,广纳闲资,形成“股份制”这一开放的资本组织形式。开放的股本结构,使晋商突破单纯依靠自身资本积累的局限,广泛吸纳社会闲散资金,充实资本,形成互利共赢、风险共担、休戚与共的接近现代股份制的商号。这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我国数千年“公财与私财不分”的商业习惯,财东对企业财产控制权与财东个人财产控制权有了一定程度的分离。财东将其个人私有财产作为股本投入商号、票号,与其他出资者的资本融合为一体成为企业资本时,便失去了这部分资金的自由支配处置权。作为一种融资和收益分配制度,晋商股份制已明显不同于独资、一般合伙等传统企业制度,而更多体现了现代企业精神,也体现出晋商开放的经营思路与高超的管理智慧。
④晋商还开创了“人身顶股制”这一独具特色的人才激励机制。经理的身股和财东的银股一样具有分红权,内部员工也有一定的身股,并据创造价值的大小酌情增减。这种将员工利己性动机与商号经营效益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制度设计,蕴含着企业与员工利益共享的开放的大利益观。
(摘编自王清宪《发掘晋商精神的现代价值》)
【小题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晋商历史可追溯至明初,而明末清初日益兴隆的票号生意让晋商走向辉煌。
B.“经理制”的实行转变了财东在商号的职能,改变了商号经营的传统模式。
C.“股份制”是明代晋商的发明,有助于突破单纯依靠自身资本积累的局限。
D.“人身顶股制”将经理、员工和财东地位平等化,从而结成了利益共同体。
【小题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以晋商的辉煌为切入口,围绕“晋商”的开放性,条理清晰地展开论述。
B.通过梳理晋商不同发展阶段在经营上的创新突破,文章把论证逐步推向深入。
C.文章以回顾晋商早期资本构成的局限性为前提论述了“股份制”的重要价值。
D.晋商的人才激励机制虽不是文章论述的重点,但却是对文章论题的有益补充。
【小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努力发掘晋商精神的现代价值,能为现代企业在人才及资金方面提供启示。
B.企业主如果能力不够,则可以借“经理制”来建立高效、有序的运营机制。
C.晋商对名下的财产能否自由支配,取决于这些财产与晋商自己商号的关系。
D.晋商给予员工一定身股,员工在商号所应获取的利益就可以得到充分保证。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5月16日在天津举行的第二届世界智能大会上,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就人工智能人才短缺问题发表了看法。他说道:“先说一个坏消息,中国在人工智能人才上极度缺乏,几乎没有人才。再说一个好消息是,全世界都缺乏。”

马云进一步说道,就人工智能而言,我们没有未来的专家,所有的专家都是昨天的专家。他认为,在人工智能时代,教育必须要改革。不能让孩子和机器比谁背书背得快, 记得快。教育必须要让孩子有创造力,有担当,这是机器做不到的事。“我们国家从教育入手,才有可能赢得未来。”

(摘编自《马云:中国没有人工智能人才,所有的专家都是昨天的专家》,2018年5 月16日澎湃新闻)

材料二:

今天,由商务印书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商汤科技、华东师范大学国际慕课研究中心共同主办的“人工智能教育研讨会暨《人工智能基础》(高中版)教材发布会” 在华东师范大学举行。上海市副市长翁铁慧、华东师范大学校长钱旭红院士等出席发布会,共同见证了这一中国AI教育领域的里程碑事件。

现场,由华东师范大学慕课中心、商汤科技、上海知名高中优秀教师共同编著的全球第一本人工智能教材“《人工智能基础》(高中版)”正式发布,华东师大二附中、上海交通大学附中、清华大学附属中学、上海市市西中学等全国40所学校成为首批“人工智能教育实验基地校”。

国内中等教育体系首次引入AI教材,人工智能教育在中国正式迈入基础教育阶段。 由此人工智能这一当今最前沿的高新技术将走出“象牙塔”,成为每一个在校高中生都可以掌握的基本技能。

(摘编自唐小丽《普及AI教育首部<人工智能基础>(高中版)教材发布》,2018 年4月28日人民网)

材料三:

现在所有人工智能仍属于在“图灵测试”概念下界定的“智能”,无论是将要盛行的根据神经网络算法的翻译程序,抑或是基于量子计算理论的各种模型;在未来很长时间内都将是从属于人类的工具。作家韩少功提出了“当机器人成立作家协会”的有趣假设从文学的角度解释了自己对于人机对立关系的看法。他认为价值观才是人类最终的特点和优势,人工智能的发展,应该促使人们对自身存在的本质进行更加深刻的探索,并坚定人类本身的存在价值。

尽管如此,行将迈八人工智能时代,我们仍需谨慎界定人机之间的关系格局。国务院在《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中提出,“建立人工智能法律法规、伦理规范和政策体系,形成人工智能安全评估和管控能力”,未来,应通过对人工智能相关法律、伦理和社会问题的深入探讨,为智能社会划出法律和伦理道德的边界,让人工只能更好地服务人类社会,这也是世界范围内的一项共识。今年初,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和哈怖大学伯克曼·克莱因互联网与社会研究中心合作推出了AI伦理研究计划。微软、谷歌等巨头也因人工智能的发展风险而成立了AI伦理委员会。越来越多的机器人专家呼吁, 在机器人和自动化系统上安装“道德黑匣子”以记录机器的决定与行为。人们已经意识到,人工智能的发展应该以人类社会的稳定与福祉为前提。

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发展迅猛,在未来构建人机关系格局上,也应发挥中国传统文化的优势。面对高阶人工智能,既要通过法律和政策予以规范,也要用文明和伦理赋予其更多开放的弹性。在这方面,中国文明传统会比偏重逻辑与实证的西方文明传统更有用武之地,更有助于开拓兼顾科技与人文的“中国智造”。

(摘编自人民时评《人工智能,以法律和伦理为界》,2017年8月23日《人民日报》)

【小题1】下列对材料三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所有人工智能目前仍没有超出人类己界定的“智能”概念的水平,它们在现在甚至将来一段时间都属于人类工具。
B.韩少功认为人机关系中人对人工智能的优势在于人类有价值观,这个观点与材料一中马云说人“有担当”的看法有相似性。
C.智能社会将面临诸多的法律、伦理和社会问题,为了让人工智能更好地服务人类社会,需要划出法律和伦理道德的边界。
D.专家建议人工智能安装记录机器决定与行为的“道德黑匣子”,表明人类已经意识到人工智能必将有如人一样的道德意识和行为。
【小题2】下列对材料的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首都《人工智能基础》(高中版)教材发布,是我国AI教育领域的里程碑事件,目的在于普及AI教育,把AI纳入我国的新高考。
B.作家韩少功认为人类不能因人工智能的发展而怀疑自身,应深刻地探索人类自身存在的本质,坚信只有人类的存在才有意义和价值。
C.马云认为人工智能人才短缺是世界性问题,我国应通过改革教育来解决。目前我国已在基础教育阶段开始尝试培养人工智能人才。
D.我国对人工智能安全评估和管控的规划,美国大学的AI伦理研究计划,微软等巨头AI 伦理委员会的设立,都表明人工智能风险完全可控。
【小题3】根据上述材料,请概括目前发展AI智能遇到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建议。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每个人都是一部“中国读本”

赵启正

“中国读本”这本书有13亿页,一个外国人不可能读全,只能读几页,认识几个中国人,于是就认为这就是中国人了。在这个意义上,每个人都应当珍惜自己的公共外交机会,为公共外交做出贡献。

我认识一位上海的书法家,多年在国外传播中国书法,不仅给韩国人、日本人讲解,也给欧美人讲解。他和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通过书法研习建立了很好的友谊,通过书法,潘基文表示更理解中华文化了。其实,如果尽心,每个人都可以有为公共外交做贡献的机会。

当代的公众已经不只是公共外交的“受众”,更成为积极参与公共外交的“主体”。与传统的以政府为主体的公共外交相比,这种以公众为主体的新式公共外交的实际影响力,不仅补充了前者,不少时候还甚于前者。也正因此,许多国家把公共外交提升为全球战略布局的重要一环,美国1999年就设立“公共外交副国务卿的职位,英国在2002年也设立了类似职位。在许多国家,由民间主动承担的公共外交更是风生水起。

今天,公共外交和政府外交构成了国家的整体外交。当然,公共外交领域里,政府也是外交主体——北京奥运会和上海世博会就是近年中国举行的标志性公共外交活动。而其他如民间团体、社会组织、社会精英等,乃是公共外交的中坚力量,广大公众则是基础,他们在外交的重点、方式上各有例重,形成了互补之态。

改革开放之前,中国一直和世界有某种隔绝,外部世界对中国数千年的传统文化感到陌生,甚至有神秘感。加之冷战思维的残余,影响了西方政治力量和媒体对中国社会制度、经济、文化的观察和评论,以致国际舆论中的中国形象与中国实情严重不符。开展公共外交是中国的迫切需要。

公共外交的目的是改善外国公众对本国的态度,进而影响外阁政府对本国的政策,实质上属于不同文明之间的对话。当不同文明之间缺乏足够的对话或者对话不对称时,则有可能产生重大的误解甚至冲突。中国的公共外交本着求同存异的和谐理念,力求通过不同文明间的对话,说明中国的真实情况,加强各国人民之间的理解,促进人类文明的进步和共同繁荣这与有的国家在公共外交中以打压他国的手段来推销自己价值观和干涉他国内政的做法有着本质的区别。

现在,我们每年出境旅游的人大约是8000万人次以上,普通游客未必意识到自己在进行公共外交,但他的言行却带来了公共外交的效果,有正面也有负面,比如礼貌、友好就有正面效果,大声喧哗、不守秩序就有负面影响。公共外交并不要求人人都去谈政治话题,去解疑释惑,实际上,谈吐得体、举止有度就是正面的公共外交。所以,公共外交的效果不仅仅是对外说明中国,反过来也帮助公众树立正确的爱国观,让公众明白做好自己就是一种爱国,你的言行就是在表达中国。

(有删改)

【小题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以公众为主体的新式公共外交影响力已经超过以政府为主体的传统公共外交,因此,在许多国家,新式公共外交风生水起,
B.开展公共外交有利于增进外部世界对中国的了解,消除冷战思维的影响,从而改变 国际舆论中与实情严重不符的中国形象。
C.公共外交实质上属子不同文明之间的对话。不同文明之间缺乏足够的对话或者对话不对称,就会产生重大的误解甚至冲突。
D.公共外交并不需要人们去谈政治话题,去解疑释惑,只需要人们注意个人言行,做到谈吐得体、举止有度就行了。
【小题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按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向题的思路论述,既逐层推进,又横向展开。
B.本文在举例分析时,既有个人生活中的事实,也有为大家所熟知的公共事件,说服力强。
C.文章在论述中国公共外交的理念时,运用对比的方法,主要是为了批评有的国家的做法。
D.文章最后一段以出境旅游的游客为例,既贴近大众的生活实际,又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
【小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书法家通过书法帮助潘基文理解中华文化,说明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表达中国的一种有效方式。
B.美国、英国相继设立“公共外交副国务卿”或类似的职位,这种重视公共外交的做法值得我们借鉴。
C.开展公共外交,纠正西方政治力量和媒体对中国的偏见,改善中国的国际环境,是中国的迫切需要。
D.每个人都是一部“中国读本”,即使无意识进括公共外交,我们的所有言行也会产生公共外交的效果。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字与图表,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网络媒体公信力是指网络新闻媒体本身所具有的一种被社会公众所信赖的内在力量。它是媒体自身内在品质和外在形象在社会公众心目中所占据的位置,是衡量媒体权威性、信誉度和社会影响力的标尺,是网络媒体立身之本,也是网络传媒业的核心价值追求。其公信力的高低,决定着其舆论影响力的大小。媒体公信力是衡量、评判其舆论影响力最重要、最根本的标准。几年来,网络媒体渠道拓宽,收视率、发行量、点击率等对网络媒体的影响日益加大,部分网络媒体为了追求轰动效应和市场卖点,传播许多与事实不符的信息,严重损害了媒体的公众形象。这种现状的成因似乎特别的简单,一门心思地奔着有爆炸效应的、新奇的甚至是标题党、哗众取宠、有偿新闻的路子上去,谁还来得及去核实新闻的真实性?只要在报道最底下写上“转载”这两字,似乎就可以规避所有责任。

(摘编自《网络公信力的流失》)

材料二:

(摘编自《2017年中国网络媒体公信力调查报告》)

材料三:

移动互联网在推动信息传播和社会发展的同时也让互联网信息污染问题渐渐凸显。“虚假新闻”“标题党”“植入广告”“新闻炒作”和“三俗信息”是最受网民反感的五大类新闻形态。

用户对网络媒体的严肃性、可信度与权威性的满意度不乐观。报告显示,体制内媒体的满意度整体高于商业类媒体;商业类媒体平台中只有少数媒体如腾讯新闻客户端等跻身第一阵营,成为网民访问量最大、用户选择度最高的商业类网络媒体平台。然而,越是有影响力的媒体,就越需要在用户信任度和社会责任感上加强,在新闻报道的过程中更要认真审核信息,深度挖掘新闻,杜绝有偿报道等。

其实,对于网络媒体来说,要提高用户的满意度,关键是为用户提供价值,这个价值在于一要坚守媒体责任,杜绝虚假信息的生产与宣传、杜绝为利益裹挟。二要生产优质的内容,进行更有深度的思考和更优质的新闻产出。网络媒体只有发布权威信息、厘清事实真相、正确引领网络舆论、生产高品质的内容,才能够治理互联网信息污染,满足用户对理性、客观、真实网络新闻内容的要求。新时代的网络媒体人要坚守职业道德,树立媒体人的社会责任感,共同为加强互联网内容建设、建立网络综合治理体系、营造健康清朗的网络空间贡献自己的力量。

(摘编自《2017年中国网络媒体公信力调查报告》)

材料四:

近年来,传统主流媒体的新闻工作者不断改进报道方式,深入基层、深入一线,调查采访,把百姓当主角,努力增强报道的贴近性。如中央电视台2017年春节期间播出的《新春走基层·零点后的中国》等节目,就取得了很好的传播效果。国家和政府有关部门应加大立法和治理力度。在宏观上,对网络媒体的传播要有专门的监管机构,对网站的传播领域和新闻进行严格把关,避免网络媒体在新闻传播中处于杂乱无序的状态。在微观上,网络媒体必须加强自己的行业规范和行业管理。现在一个很大的问题是网站编辑往往以个人的判断和选择来发布新闻,责任由一个人来承担,这是一种很不科学、很不安全的把关模式,可以直接成为虚假新闻产生的诱因。

(摘编自《加强媒体公信力建设路径思考》)

【小题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网络媒体舆论影响力的大小不是由网民访问量多少决定的,而是由其公信力高低决定的。
B.网络媒体上的报道即使在最底下标上“转载”这两字,也难以将责任完全推卸给别人。
C.位于第一梯队的新闻客户端有人民日报、腾讯新闻、澎湃新闻等十家网络媒体平台。
D.在各类体制内媒体与商业类媒体中,商业类媒体的网民访问量最大、用户选择度最高。
【小题2】如何加强网络媒体公信力的建设?请根据上述材料简要概括说明。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我的阿勒泰,有大雪五亩
李娟
今年春天,把家从富蕴县南面戈壁滩上的阿克哈拉搬到了阿勒泰市,在红墩乡买了个小产权房,院子很大,五亩!为了充分炫耀此事,我四处吆喝,组织了一拔又一拔看房团前来参观。一到地方,大家除了尖叫和眼红,都不约而同地问了一个问题:“那冬天怎么扫雪?”
在阿勒泰的冬天,人人都得扫雪。乡下人扫自家的院子,城里人扫各单位的片区。一到久雪初停的日子,天大的事都得放下,处级以下干部职工无人幸免。不便人工清扫的主干道上的积雪,则以推土机推开,再用挖掘机装满一辆辆卡车,然后运到城外倒掉。
之前我早就提醒过我妈,阿勒泰市比不得富蕴县,雪大。她嗤之。意为:老子什么样的雪没见过?
下第一场雪时,我妈真心地感慨:“老子还真没见过这么大的雪!”
下第二场雪,我妈又感慨:“除了上次那场雪,老子从没见过这么大的雪!”
到了第三场雪,我妈继续:“这是老子这辈子见过的第三场大雪!”
就这样,不到一个月,纪录刷新了三遍。
才开始,我俩约好,管它多大的雪,咱只扫一条通道。能走路就行。
后来发现,头几遍雪如果不腾出空来,后面再下的雪根本就没处码。只掏一条路?太天真了。
况且,才十二月就此等规模,若真的只掏一条路,等到二月间,人岂不得夹在深沟里走,脑袋都冒不出来。
然而,就算只掏路,这活儿也不好干。当初为什么要买这么大的院子?
这么多年以来,终于,第一次有了结婚的想法……找个老公,帮忙扫雪……
雪停了,我和我妈去赶集。
回到家,我妈警告我:“再不许让人来咱家了!你看这一路上,家家户户都扫了雪,就咱家堆得满院子,丢人!”
雪太厚,要到我家,连大铁门都近不了身,来人站在马路上就得狂喊,惊动我家的狗之后,才能惊动我和我妈。
偏那两天又刚盖了一层新雪,我妈挣扎着趟行,一百米呐!齐膝深呐!那人隔着铁门的栏杆遥遥看了,怪不好意思的,只好也下了马路,把双脚插进雪里,从马路到大门,帮我们踩出了宝贵的十二个脚印。从此以后,我每次出了大门,都踩着这十二个印子上马路。谢谢他。
进得门来,那人笑道:“雪把门都埋了一大截,要不是看到烟囱在冒烟,还以为这家人搬走了!”
我妈问:“年年都这么大的雪吗?”
那人说:“也不是……”
我俩微微地舒心。
然而他又说:“大的时候还没到呢。”
才开始那两场雪,我妈还会在鸡窝外扫开一片空地,让鸡们放放风,啄啄泥巴。鸡在封闭环境里呆久了,容易缺钙。可后来……缺钙就缺钙吧。
我妈一扫雪就骂狗,说累得半死也不见狗帮个忙。结果狗还真帮忙了。我家大狗豆豆是女的,除了能生仔,再没别的本事。整天招风引蝶,院子里一天到晚野狗来来往往络绎不绝。时间一久,竟给趟开了一条路!只可惜这条路我们只能借用一半,走着走着,就通向了隔壁家围墙的豁口处。
地上的雪还好说,掏一掏,挖一挖,总不至于把人给埋了。最大的担忧来自屋顶上的雪。我买这个院子很大,房子也大。是三十多年的土坯房,墙壁八十公分厚。整修房顶时,发现上面盖的房泥足有一尺深。房泥厚了固然保暖,但份量太沉,大梁和檩条承了这几十年,全变形了,向下弓着。
多少令人发怵。如今再加上雪的重荷,真是住不安稳……
大雪一停,左邻右舍们赶紧上屋顶推雪,我和我妈……谁都不敢上。我要盖房子的话,房檐上一定要再加一排围栏!要不就盖锥子一样的尖顶房,让雪自己往下滑!
前两天看新闻,初冬雪灾,受灾最大的当然不是城市,也不是农村,而是牧区。城市已经和天气没什么关系了,农村虽依附着天气,但尚有抗衡的力量。而牧民们只能被天气的绳索紧紧缚着,在空中甩来荡去。在电视画面上,人们把羊一只一只从雪堆里刨出来。有的活着,有的死了。
上午,又一场大雪开始了。掐指一算,冬天这才刚刚开始。
(本文选自《最散文·书生的骨头》)
【小题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的首段交待“我”买了一个带大院子的房子,引来了参观者的羡慕,但也引出了“冬天如何扫雪”的问题。
B.文章第二段写城市中各单位“自扫门前雪”,目的在于引出“我”和“我妈”也面临这样的问题,需要扫我们门前的雪。
C.“我的阿勒泰,有大雪五亩”非常富有诗意的标题,点明了作者的所在地及所处的环境,从中也可以看出作者的无奈。
D.雪本是浪漫而温柔的,但一旦雪大成灾,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会带来很大的困难,文章中透露出对牧民的担忧。
【小题2】根据文章中画线的三段内容,分析为什么作者三次描写母亲对雪大的盛叹。
【小题3】文章的语言质朴而不失幽默,请从文中找出两处加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