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下列各句中都含有通感,对其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晨钟云外湿” ——这是触觉与听觉的相互沟通。
B.“瑶台雪花数千点,片片吹落春风香。”——这是视觉与嗅觉的相互沟通。
C.“风来花底鸟语香”——这是将听觉的感受转化为视觉的形象。
D.“鸟抛软语丸丸落”——这是将听觉的声音转化为视觉的形象。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2-09-06 04:33:2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下列句子使用典故手法的一句是( )。
A.风急天高猿啸哀。
B.东海曾经孝妇冤。
C.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D.江州司马青衫湿。
同类题2
下列歌词运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
不同
的一项是
A.往事就像一场梦/将我的心轻轻触动
B.江南夜色下的小桥屋檐/读不懂塞北的荒野
C.在异乡的路上每一个寒冷的夜晚/这思念它如刀让我伤痛
D.过去的誓言就像那课本里缤纷的书签/刻画了多少美丽的诗
同类题3
杜甫在《登岳阳楼》中写道:“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请结合对杜甫的了解,围绕这两句诗,展开想象,写一个片段。
要求:
①使用第一人称,侧重描写和抒情;
②至少使用两种修辞手法;
③结构相对完整,语言简明、准确、生动;
④不少于200字。
同类题4
仿照下面的示例,分别以“银幕”“家庭”为开头,另写两句话,要求句式相同,修辞手法一致。
示例:网络小世界,世界大网络,尽显世间人情百态。
①银幕:
②家庭:
同类题5
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比拟手法的一项是( )
A.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
B.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C.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
D.日暖泥融雪半消,行人芳草马声骄。
相关知识点
语言文字运用
句子
修辞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