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比拟手法的一项是( )
A.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
B.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C.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
D.日暖泥融雪半消,行人芳草马声骄。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6-07-01 04:41:0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仿照本课比喻论证的手法,运用人们熟悉的比喻,阐明下面的道理。
坚持对外开放,可以有力地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和发展;但同时,我们又要加强法制建设,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防止腐朽落后的东西乘虚而入,对我们造成危害。
同类题2
下列各句运用的修辞方法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美国没有履行这项神圣的义务,只是给黑人开了一张空头支票,支票上盖着“资金不足”的戳子后便退了回来。
B.我说我在这里能干什么?守仓库或做家具?当文化盲流变着法子讨饭?即使能活得好,我就那么在乎法国的面包和雷诺牌汽车?
C.在林子的上空,还有雷雨,可是在这儿,太阳发出了灿烂的光辉,草叶上闪耀着一颗一颗的钻石,河面上泛着金光。
D.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同类题3
下列诗句中所使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
不同
的一项是
A.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B.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C.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D.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
同类题4
下列各句描绘的意境与“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最为相似的一句是(3分)( )
A.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
B.水国蒹葭夜有霜,月寒山色共苍苍。
C.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D.夜深静卧百虫绝,清月出岭光入扉。
同类题5
“虽然是满月”,却“不能朗照”,作者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是因为 ( )
A.朦朦胧胧的月色下一切都变得美好,正和他向往美好生活的心情吻合。
B.这淡淡的月色能给人丰富的遐想,使作者感到“到了另一个世界”似的,它使作者摆脱了惆怅与烦恼。
C.它与作者孤寂冷落的感受相一致。
D.它与作者淡淡的哀愁和片刻的逍遥的喜悦感受相合拍。
相关知识点
语言文字运用
句子
修辞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