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下列选项中,最适合选作下面这副有关中秋的对联的下联的一项是
上联:琼宇高寒,捧出一轮月影
下联:
。
A.圆月共赏,不忘故里父老
B.喜迎中秋,怀念四方亲友
C.中天满轮,秋野万里香飘
D.冰壶朗澈,平分五夜天香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5-11-23 02:57:2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以下两题。(4分)
可是,我真爱北平。这个爱几乎是想说而说不出的。我爱我的母亲。怎样爱?我说不出。在我想作一件讨她老人家喜欢的事情的时候,我独自微微的笑着;在我想到她的健康而不放心的时候,我欲落泪。语言是不够表现我的心情的,只有独自微笑或落泪才足以把内心表达出来。我爱北平也近乎这个。
【小题1】概括出“我爱北平也近乎这个”中“这个”的具体内容:(15字以内)
【小题2】作者写想北平却写爱母亲,用了何种手法?
同类题2
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有误的一项是
A.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夸张)
B.帝国主义夹着尾巴逃跑了。(比拟)
C.人们不可能时常到他那里去,因为他所做的靴子非常经穿,一时穿不坏——他好像把靴子的本质缝到靴子里去了。(比喻)
D.上面坐着两个老爷:东边的一个是马褂,西边的一个是西装。(借代)
同类题3
下列关于诗句修辞手法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明明如月,何时可掇?”以明月比喻贤才,以明月不可掇,比喻贤才难得。
B.“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四句诗,引用《诗经》成句,表达了诗人对贤才的期盼之情。
C.“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两句诗,巧妙运用比喻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诗人对当时污浊官场的厌恶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D.“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两句诗运用了比拟的修辞手法,赋予动物以人的情感和动作,抒发了诗人对恬淡自由生活的费美。
同类题4
请依据给出的对联下联的形式概括《窦娥冤》的内容。(4分)
上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联:莺莺黄花西风长亭送别十里啼泪愁眉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完成后面的题目。
女孩生下来就是唇腭裂,六岁时她发现了自己的“与众不同”。
女孩:“妈妈,我为什么与别人不一样呢?”
妈妈:“孩子,世界上每一个人都是不同的。”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缺陷,都是“被上帝咬过一口的苹果”。
请以“面对缺陷”为话题,写一段文字。
要求:(1)运用情境烘托;(2)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3)不少于200字。
相关知识点
语言文字运用
句子
修辞方法
语言表达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