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下列关于诗句修辞手法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明明如月,何时可掇?”以明月比喻贤才,以明月不可掇,比喻贤才难得。
B.“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四句诗,引用《诗经》成句,表达了诗人对贤才的期盼之情。
C.“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两句诗,巧妙运用比喻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诗人对当时污浊官场的厌恶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D.“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两句诗运用了比拟的修辞手法,赋予动物以人的情感和动作,抒发了诗人对恬淡自由生活的费美。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9-12-30 09:05:4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依次对下面各句中修辞手法说明正确的一项是
①秋山,变得丰腴起来了;秋水,变得温柔起来;秋风,变得凉爽起来了;秋云,变得淡远起来。
②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我再也说不出话。
③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④大虫见掀他不着,吼一声,就像半天里起了个霹雳,震得那山冈也动了。
A.①比喻②夸张③夸张④拟人
B.①比拟②比喻③对偶④夸张
C.①排比②夸张③比喻④比喻
D.①对偶②比喻③对比④夸张
同类题2
下列各句中,没有运用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文艺创作是艰苦的创造性劳动,要深挖井,才能出甘泉。
B.没有求知欲的人,就像没有翅膀的鸟儿,永远飞不起来。
C.故乡是一个人最初的滋养之地,也是一个人运行的支点。
D.风吹老了树林,吹瘦了河流,吹散了村里那些熟悉的面孔。
同类题3
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性情开朗活泼,劳动手脚勤快,这种年轻女人在昆明附近村子中多得是。
B.清国留学生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
C.他总结失败的教训,把失败接起来,焊上去,作为登山用的尼龙绳子和金属梯子。
D.老信客在黑暗中睁着眼,迷迷乱乱地回想着一个个码头,一条条船只,一个个面影。
同类题4
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比喻手法的一项是
A.我们呼唤,在现实生活中能有更多像鲁迅先生这样的人,为了民族的未来而思考,而奋斗。
B.内无余钱剩米,外无豪友强援,衣食不继,生计成忧,在生存和生活两方面,唐伯虎已被逼至悬崖边。
C.一条大河从村边奔腾而去,雪白的浪花激荡涌起,宛如白玉般地迸溅开来,滋润了整个村子。
D.这些带着本乡土产去贩卖的车子,往往成群成帮,队伍拉得老长,道上飞扬的尘土是他们的旗号。
同类题5
根据下面提示语和要求写句子。(3分)
为帮助贫困山区的失学儿童重返课堂,教育行政部门决定在各高中开展“学雷锋” 献爱心捐款、捐物活动。请你为这次活动拟条宣传标语。
要求:①、至少用一种修辞手法,如比喻、对偶等;②、有文采;③、不超过40个字。
相关知识点
语言文字运用
句子
修辞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