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借代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B.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C.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D.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6-01-20 12:17:15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下列语句中,
没有
使用比喻手法的一项是
A.人类的血战前行的历史,正如煤的形成,当时用大量木材,结果却只一小块,但请愿是不在其中的,更何况是徒手。
B.月亮变化无常,每个月都有盈亏圆缺,你要指着它起誓,也许你的爱情也会像它一样无常。
C.旧记载有细长如指的“龙牙”,有圆小如珠的“珍珠”,这些品种缺少经济价值,现在已经没有了。
D.蛇的报复往往超出必要的限度,比如,一个人要为他不识趣的打扰付出昂贵的代价,以余生的残疾补偿它受到破坏的几秒钟。
同类题2
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两句话,要求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
假如我是一粒种子,我愿播进你肥沃的土地,萌发一片葱郁的生机。
同类题3
下列各项运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雪花似的水鸟栖息在我们的肩头/飞去又回来(江河《让我们一起奔腾吧》)
B.黑夜像山谷/白昼像峰巅/睡吧/合上双眼/世界就与我无关(顾城《生命幻想曲》)
C.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徐志摩《再别康桥》)
D.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舒婷《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同类题4
“虽然是满月”,却“不能朗照”,作者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是因为 ( )
A.朦朦胧胧的月色下一切都变得美好,正和他向往美好生活的心情吻合。
B.这淡淡的月色能给人丰富的遐想,使作者感到“到了另一个世界”似的,它使作者摆脱了惆怅与烦恼。
C.它与作者孤寂冷落的感受相一致。
D.它与作者淡淡的哀愁和片刻的逍遥的喜悦感受相合拍。
同类题5
对下列句子的修辞判断不正确的一项( )
A.两家求合葬,合葬华山傍。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互文)
B.何以解忧? 惟有杜康。(反问)
C.竹叶烧了,还有竹枝;竹枝断了,还有竹鞭;竹鞭砍了,还有深埋在地下的竹根。 (顶真)
D.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比喻)
相关知识点
语言文字运用
句子
修辞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