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6年胡适在英国进行了三次演讲。英方为胡适做广告时使用了“中国文艺复兴之父”来推介。英方所称的“中国文艺复兴”是指(  )
A.洋务运动B.新文化运动C.五四运动D.三大改造
当前题号:1 | 题型:None | 难度:0.99

   2016年是建党95周年,某校开展“知党史,报党恩”系列活动。收集了下列资料: 

  

(1)(读资料,知党史)资料一中新知识分子认为需要的“更基本的东西”是什么?他们在资料二中的活动说明了什么? 
(2)(唱歌谣,报党恩)歌谣唱出了共产党诞生具有怎样的历史意义? 
(3)为使“革命从此有方向”,共产党人在理论(或思想)与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前行,试用大革命失败至抗战爆发前的两例史实说明。
当前题号:2 | 题型:非选择题 | 难度:0.99
运用图表能有效归纳历史信息,下表中对四个不同历史阶段的时代特征归纳正确的是()
 
历史阶段
时代特征

1919-1927年
开天辟地,实现共和

1927-1936年
国共对峙,走向合作

1937-1945年
统一战线,抗日烽火

1946-1949年
民主科学,走向胜利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当前题号:3 | 题型:None | 难度:0.99
近代中国探索现代化道路的历程依次是学习西方的(   )
A.军事技术—政治制度—思想文化B.军事技术—思想文化—政治制度
C.政治制度—思想文化—军事技术D.政治制度—军事技术—思想文化
当前题号:4 | 题型:None | 难度:0.99
一些重大的历史事件会对历史进程产生深远的影响。以下搭配正确的有(   )
①中共一大——第一次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②北伐战争——中国工人阶级从此登上政治舞台
③八七会议——确立了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方针
④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第一枪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当前题号:5 | 题型:None | 难度:0.99
下图是20世纪初一场学生运动的标语,对这次运动表述正确的有( )

①“外争主权,内除国贼”是其斗争目标
②它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③工人阶级参加并起了重大作用
④在北洋政府的镇压下失败了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当前题号:6 | 题型:None | 难度:0.99
五四爱国运动取得初步胜利的标志有( )
①北洋政府被迫释放被捕学生
②罢免曹汝霖等三个卖国贼的职务
③日本归还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夺去的德国在山东的各种特权
④拒绝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当前题号:7 | 题型:None | 难度:0.99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明显地,采取共和体制而带来的政治面貌,并不足以革新国家,还需要有一些更基本的东西来唤醒国家及人民。受到西方教育或影响的新知识分子,进行一场激烈的社会变革。这场思想革命有时被描述为“中国的文艺复兴”。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1918年11月,欧洲的第一次分裂给中国创造了第一次成为战胜国的喜悦,

但短短两个月不到的时间,巴黎会议就狠狠地给了中国一记“耳光”。面对这样屈辱的局 面,中国人心中的怒火最终爆发。

材料三:有人说:“1901年,中国陷入无尽的黑暗中;1911年,一道闪电划过,却黑暗依旧;1921年,中国终于迎来了曙光。”   

(1)“进行一场激烈的社会变革”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为什么称它为“中国的文艺复兴”?   
(2)“给了中国一记耳光”是指当时中国受到了怎样不公平的对待?“中国人心中的怒火最终爆发”指的是当时中国发生了什么重大历史事件?   
(3)你如何理解“1921年,中国终于迎来了曙光”?上述两则材料中提及的历史事件与 1921年这道“曙光”有何联系?
当前题号:8 | 题型:非选择题 | 难度:0.99
下面是某同学进行历史探究学习时设计的年代尺,你能推断他探究的主题是( )
A.近代化的探索B.抗日战争的胜利
C.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发展壮大D.中共与新民主主义革命
当前题号:9 | 题型:None | 难度:0.99
中国(知识界)对外国作品的兴趣经历了从纯科技转向民主制度和民主政治方面……对自然科学和应用科学的热情向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转移。新的着重点对中国政治和社会发展起着重大影响。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
A.新思想的萌发,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引进西方启蒙思想
B.洋务运动,主张师夷长技以自强,推行民主政治
C.戊戌变法,主张通过改良的方式,实行君主立宪制
D.新文化运动,宣传民主和科学,维护了儒家的正统地位
当前题号:10 | 题型:None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