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后半期,欧美国家纷纷调整教育政策,开始大力发展平民教育,主要是因为(  )。​
A.平民地位得到提高B.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提高
C.工业化需要大批较高素质的劳动者D.国民的整体文化水平得到提高
当前题号:1 | 题型:None | 难度:0.99
世界历史是一部由孤立、分散走向整体、彼此联系的历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不同时期的世界地图


(1)对比材料一的两幅图片,说明在不同时期人们对世界的认知有何不同?

材料二 大工业创造了现代化的世界市场……,因为它使每个文明国家以及这些国家中的每一个人的需要的满足都依赖于整个世界,因为它消灭了以往自然形成的各国的孤立状态。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

(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现代化的世界市场”的形成需要哪些条件?

材料三 伦敦的居民可以在1911年的某天,一边喝下午茶,一边打电话订购世界上任何产品,……如果他愿意,他可以利用便利和舒适的交通工具,立即动身去任何国家。

——根据网络资料整理

(3)材料三中描述的现象在当时还可能出现在哪些国家?列举出这一时期加强了世界各地联系的主要发明创造。(至少两例)
(4)综上可见,哪些重大历史事件推动了整体世界的形成?
当前题号:2 | 题型:非选择题 | 难度:0.99
启蒙运动的旗手是
A.法国思想家伏尔泰B.波兰科学家哥白尼
C.英国科学家牛顿D.法国的卢梭
当前题号:3 | 题型:None | 难度:0.99
十月革命胜利后,苏俄人民响应布尔什维克党“一切为了前线”的号召,发扬拼命精神,忘我劳动。这里的“前线”指的是( )
A.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前线
B.反对帝国主义武装干涉的前线
C.反对帝国主义武装干涉和国内反革命叛乱的前线
D.社会主义建设的各条战线
当前题号:4 | 题型:非选择题 | 难度:0.99
学习历史可以用想象的方法来“重建”历史场景。假如你生活在1917 年的中国,可能会看到的情形有(  )
①人们出行乘火车
②报纸上刊登黄埔军校招生的消息
③有人在观看电影《定军山》    
④青年学生热议巴黎和会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当前题号:5 | 题型:None | 难度:0.99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19世纪以后,越来越多的人养成了食肉的习惯
B.工业革命后,威胁人们生命的霍乱、伤寒等疾病得到了控制
C.工业化使越来越多的妇女走出家庭,走向社会
D.妇女社会地位提高的根本原因是经过了长期的斗争
当前题号:6 | 题型:None | 难度:0.99
某同学在作“中世纪的欧洲大学”研究,根据他的研究笔记判断他研究的是(   )
A.巴黎大学B.剑桥大学
C.牛津大学D.伦敦大学
当前题号:7 | 题型:非选择题 | 难度:0.99
科技的进步使大量新式武器运用于战争,带来了大量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下列对科技与人类的关系的认识,正确的有
①科技的发展与人类社会的发展关系密切  ②科技对人类生活只有促进作用 
③科技的发展毁灭着人类 ④科技发展本身无害
A.③④B.①③C.①②D.①④
当前题号:8 | 题型:None | 难度:0.99
下列有关农业和工业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农业为工业提供粮食和生产资料
B.工业为农业提供机械以及各种化肥原料
C.进人工业社会后,农业就无足轻重了
D.进人工业文明时代,农业发生巨大的变革
当前题号:9 | 题型:None | 难度:0.99
下图所示现象的出现,主要是由于(    )
A.海外殖民活动的影响B.工业化及城市化进程加快
C.资产阶级革命爆发D.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恶果
当前题号:10 | 题型:None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