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科技创新之路

料一:下表是我国经济与科技、全球创新指数与创新型国家比较情况表。

 

创新型国家

中国

经济发展对国外技术的依赖

30%

50%

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

70%

52%

全球创新指数排名

瑞士第一、美国第五

中国第三十五

科技研发投入占GDP比重

2.1%

1.4%

 

材料二:党的十八大强调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2016年5月31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实施创新发展战略》,明确提出我国科技发展分“三步走”:第一步,到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第二步,到2030年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第三步,到2050年建成科技强国。


(1)结合材料一,说说我国在科技发展中还存在哪些主要问题?
(2)结合材料一、二,分析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有什么重要意义?
(3)为成功创建创新型国家和科技强国,请你为政府提几条合理化建议。
当前题号:1 | 题型:非选择题 | 难度:0.99
九年级某同学在学习了“沧桑之变,历史告诉了我们什么”后,整理了下列笔记。笔记中错误的是(  )
沧桑之变,历史告诉了我们什么
笔记一:社会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笔记二:社会生产力决定社会生产关系;
笔记三:任何国家或地区的历史发展过程是一模一样的;
笔记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得来的……
A.笔记一B.笔记二
C.笔记三D.笔记四
当前题号:2 | 题型:None | 难度:0.99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在古代曾有过对外开放、经济繁荣的辉煌时期。但到了近代,当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进行工业革命、开拓世界市场,并称霸整个世界时,中国古老的农业文明就开始衰落了。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我国以更加开放的姿态主动参与到全球化的过程当中去。

(1)请列举史实说明“中国在古代曾有过对外开放、经济繁荣的辉煌时期”。
(2)到了近代,为什么“中国古老的农业文明就开始衰落了”?
(3)“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我国以更加开放的姿态主动参与到全球化的过程当中去”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
(4)请列举中国在改革开放以来两个世纪中的重大事件各一例。
当前题号:3 | 题型:非选择题 | 难度:0.99
航天领域每投入1元,将会产生7元至12元的回报——这是美国、欧洲多家研究机构采用不同模型得出的评估结果。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同样创造了不可忽视的经济效益。我国1 100多种新型材料中有80%是在空间技术的牵引下研制完成的,空间技术正广泛运用于通信、医疗等行业,改变着人们的生活。由此可见(  )
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②中国的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的进步 
③我国科技总体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已没有差距 
④我们必须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提高科技创新能力
A.①②③④B.①②③
C.①②④D.②③④
当前题号:4 | 题型:None | 难度:0.99
经济特区的创办使一个昔日的边陲小镇,在短短的几年内发展成为一座现代化的城市,成为我国经济特区的代表、对外开放的“窗口”。它是(  )
A.深圳B.海南岛
C.广州D.珠海
当前题号:5 | 题型:None | 难度:0.99
流动的声音档案,难忘的中国之声。以下是1949年以来我国在政治、外交、科技、经济等领域发出的震撼世界的声音。

***:“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

周恩来:“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的,而不是来吵架的。我们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

王进喜:“宁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

新华社:“(中国)成功地进行了第一次核试验。”

邓小平:“可以划出一块地方,就叫特区嘛……你们自己去搞,杀出一条血路来!”

(1)以上“中国之声”分别说明了中国发生的什么重大历史事件?
(2)后三个“中国之声”分别给我们留下了哪些精神财富?其核心都是什么?
当前题号:6 | 题型:非选择题 | 难度:0.99
表格数据出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相关推动因素包括(  )
年份
美国对华出口(百万美元)
中国对美国出口(百万美元)
1972年
60
32
1975年
304
156
1980年
3 755
1 059
 
①尼克松访华 
②中国实行对外开放 
③中美建交 
④党的八大召开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④
当前题号:7 | 题型:None | 难度:0.99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非常重视“三农”问题。就解决“三农”问题,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历史拐点:新中国成立后)

材料一 ……法规定,废除……;将没收的土地和其他生产资料,公平合理地分配给无地或少地的贫苦农民。

(1)新中国成立之初,党和政府在全国进行了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其法律依据是什么?土地改革完成后,农民的地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过渡时期:社会主义制度确立)

材料二 到1956年年底,全国96%的个体农户参加了高级农业合作社。

(2)从1953到1956年,党和国家为发展农村经济采取了怎样的措施?
(艰难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材料三 1958年8月,报纸上提出了“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口号,出现了“早稻亩产三万六千多斤”“花生亩产一万零五百多斤”。1958年夏秋之际,各地成立人民公社,公社的一切财产统一核算,统一分配,公社还大办公共食堂,实行吃饭不要钱。“鼓足干劲生产,放开肚皮吃饭”是当时流行的口号。

(3)1958年我国农村建设出现了怎样的失误?它带来怎样的危害?
(伟大的历史转折:改革开放)

材料四 “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转弯,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大包干,就是好,干部群众都想搞,只要搞上三五年,吃陈粮,烧陈草,个人富,集体富,国家还要盖仓库。”

(4)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政府对农村问题作的最大调整是什么?它对我国农业的发展起到了什么作用?
(历史照进现实:谈感悟)

材料五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农业兴则基础牢,农村稳则天下安,农民富则国家盛;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强调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

(5)党和政府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断调整农村政策,我们从中可以得到哪些启示?
当前题号:8 | 题型:非选择题 | 难度:0.99
某学校为了让学生了解当今世界的政治经济局势,在时事宣传栏刊出了三则材料。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进入新世纪,我国仍面临多元复杂的安全威胁。美国持续推进亚太“再平衡”战略,日本大幅度调整军事安全政策,个别海上邻国在涉及中国领土主权问题上采取挑衅性举动……暴力恐怖事件也影响着国家的安全。

材料二 美国某汽车零部件产地分布表

美国

比利时

奥地利

挪威

日本

韩国

阀门

制动器

加热器

排气机

油泵

弹簧

 

材料三 21世纪初,经济全球化加速扩张之时,中国踩着历史的节奏,每一步都没有落空,然而,入世以来,我国出口商品遭受的反倾销诉讼不断上升,某些发达国家对我国商品设置贸易壁垒、采取歧视政策,贸易摩擦不断。

(1)材料一反映了当今世界存在哪一问题?导致这一问题产生的因素有哪些?
(2)从材料二可以看出世界经济呈现怎样的趋势?这种趋势对经济发展产生什么积极影响?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简要概括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采取了哪些重大决策“踩着历史的节奏,每一步都没有落空”?
(4)材料三中解决贸易摩擦的国际机构是什么?面对以上情况我国应如何应对?
当前题号:9 | 题型:非选择题 | 难度:0.99

   中国的社会主义运动是从1919年的“五四”运动开始的,至今已经92个年头。历史的发展是有连续性的,不能割裂。在这92年当中,大体上有三个30年。   

(1)理想追求:第一个30年从1919年“五四”运动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可称为社会主义理想追求的30年。
在理想追求的30年中,为了民族的独立和复兴,国共两党共同作出了怎样的努力?   
(2)艰辛探索:第二个30年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社会主义艰辛探索的30年。
这期间,中国在经济领域发生了一系列运动或变革,请概述其主要内容。   
(3)成功实践:第三个30年是从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今天,是社会主义成功实践的30多年。
第三个30年是成功实践的30年,总结经验集中到一点是什么?如何评价它的核心作用?
当前题号:10 | 题型:非选择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