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世纪以来,***走过光辉的历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近代以来,为了挽救民族危亡,各个阶级和政治力量纷纷登上政治舞台,从农民阶级到地主阶级,再到资产阶级,种种救国方案都没找到救世良方。中国的出路到底在哪里?许多先进的中国人在沉闷、彷徨中寻找新的社会力量和前进道路。几经失败之后,人民把实现民族独立、国家富强的希望寄托到新兴的无产阶级及其政党身上。

——出自《2017年6月学习时报访著名党史专家邵维正》

材料二:中共主要会议年代尺


(1)请在年代尺A、B、C处填上相应的内容
(2)“在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上,多次处于命运的十字路口,但中共凭借超强的自我纠错能力,最终还是走上了正确的道路。”根据年代尺请各举一例史实对此进行论证。
(3)综合上述材料和设问,你可以得出哪些历史结论?
当前题号:1 | 题型:非选择题 | 难度:0.99
新闻报刊见证时代变迁。刊登下列内容的四张报纸按发行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 

A.①④②③B.②①④③C.③②④①D.④①②③
当前题号:2 | 题型:None | 难度:0.99
时代特点会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留下烙印,人们所取的名字也能折射出不同时期的历史情况。下列名字反映了新中国的历史进程,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最合理的是
①马文革    
②李援朝  
③陈卫星     
④刘开放
A.②①③④B.②③①④C.②④①③D.②①④③
当前题号:3 | 题型:None | 难度:0.99
对联是时代的反映。以下对联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按其发生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
①万里山河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
②反反正正,正正反反,正反都一样;是是非非,非非是是,是非不分
③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保暖万人心 
④一桥架长江南北通畅;三路通雪域汉藏同乐
A.①②③④B.②①③④C.①④③②D.③④②①
当前题号:4 | 题型:None | 难度:0.99
阅读表格,你认为人均口粮和人均收入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时间
粮食产量
人均口粮
人均收入
1976年
35000斤
230斤
32元
1979年
132300斤
800斤
200元
 
A.人民公社的建立
B.生产方式的改革
C.土地改革的完成
D.科学技术的进步
当前题号:5 | 题型:None | 难度:0.99
1953 年底,鞍山钢铁公司全体职工送给朱德一段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根无缝钢管(如下图),当时正值(  )

A.改革开放时期
B.抗美援朝时期
C.“一五”计划时期
D.土地改革时期
当前题号:6 | 题型:None | 难度:0.99
在一篇有关某双百人物的报道中,里面包含了这样的信息:石油、大庆、铁人。请你判断他是(  )
A.邓稼先B.王进喜
C.焦裕禄D.袁隆平
当前题号:7 | 题型:None | 难度:0.99
1956年底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是(  )
A.***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B.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确立
C.基本完成了生产资料所有制的转变
D.第一个五年计划基本完成
当前题号:8 | 题型:None | 难度:0.99
中国人,中国梦。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梦想源于现实。材料中方志敏和罗阳的憧憬折射出中国怎样的变化?   
(2)梦想基于选择。在方志敏生活的年代,以他为代表的追梦人为什么坚定地选择***,请运用所学历史知识加以说明。   
(3)梦想成于信仰。请按图中所示,写出一位为我国建设作出杰出贡献的人物及主要事迹,并用一句话概括坚定信仰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意义。
当前题号:9 | 题型:非选择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