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涌现出被誉为“铁人”的石油工人王进喜,“两弹元勋”邓稼先,解放军的好战士雷锋,党的好干部焦裕禄。他们的先进事迹体现的时代精神是(  )
A.艰苦创业,无私奉献
B.和平民主,反对独裁
C.改革开放,与时俱进
D.坚持科学,崇尚民主
当前题号:1 | 题型:None | 难度:0.99
流动的声音档案,难忘的中国之声。以下是1949年以来我国在政治、外交、科技、经济等领域发出的震撼世界的声音。

***:“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

周恩来:“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的,而不是来吵架的。我们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

王进喜:“宁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

新华社:“(中国)成功地进行了第一次核试验。”

邓小平:“可以划出一块地方,就叫特区嘛……你们自己去搞,杀出一条血路来!”

(1)以上“中国之声”分别说明了中国发生的什么重大历史事件?
(2)后三个“中国之声”分别给我们留下了哪些精神财富?其核心都是什么?
当前题号:2 | 题型:非选择题 | 难度:0.99
1964年10月16日,新中国自己研制的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以下人物中为此作出过重大贡献的是(  )
A.邓稼先B.焦裕禄
C.王进喜D.雷锋
当前题号:3 | 题型:None | 难度:0.99
中美在朝鲜战场上的那一次交锋,让世界震惊,从此再也不敢低估中国的军事实力,因为那是一穷二白的新中国,单挑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超级大国以及它的小弟们。这表明此次“交锋”(  )
A.巩固了新生政权
B.为中国赢得和平的外部环境
C.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威望
D.取得了中国历史上反侵略的首次胜利
当前题号:4 | 题型:None | 难度:0.99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非常重视“三农”问题。就解决“三农”问题,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历史拐点:新中国成立后)

材料一 ……法规定,废除……;将没收的土地和其他生产资料,公平合理地分配给无地或少地的贫苦农民。

(1)新中国成立之初,党和政府在全国进行了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其法律依据是什么?土地改革完成后,农民的地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过渡时期:社会主义制度确立)

材料二 到1956年年底,全国96%的个体农户参加了高级农业合作社。

(2)从1953到1956年,党和国家为发展农村经济采取了怎样的措施?
(艰难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材料三 1958年8月,报纸上提出了“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口号,出现了“早稻亩产三万六千多斤”“花生亩产一万零五百多斤”。1958年夏秋之际,各地成立人民公社,公社的一切财产统一核算,统一分配,公社还大办公共食堂,实行吃饭不要钱。“鼓足干劲生产,放开肚皮吃饭”是当时流行的口号。

(3)1958年我国农村建设出现了怎样的失误?它带来怎样的危害?
(伟大的历史转折:改革开放)

材料四 “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转弯,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大包干,就是好,干部群众都想搞,只要搞上三五年,吃陈粮,烧陈草,个人富,集体富,国家还要盖仓库。”

(4)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政府对农村问题作的最大调整是什么?它对我国农业的发展起到了什么作用?
(历史照进现实:谈感悟)

材料五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农业兴则基础牢,农村稳则天下安,农民富则国家盛;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强调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

(5)党和政府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断调整农村政策,我们从中可以得到哪些启示?
当前题号:5 | 题型:非选择题 | 难度:0.99
“耕者有其田” 一直以来是各国民众的追求,下列文件能体现该思想的是   ▲ 
①《宅地法》   
②《人权宣言》   
③《中国土地法大纲》  
④《权利法案》
A.①②B.②④C.③④D.①③
当前题号:6 | 题型:None | 难度:0.99
一个世纪以来,***走过光辉的历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近代以来,为了挽救民族危亡,各个阶级和政治力量纷纷登上政治舞台,从农民阶级到地主阶级,再到资产阶级,种种救国方案都没找到救世良方。中国的出路到底在哪里?许多先进的中国人在沉闷、彷徨中寻找新的社会力量和前进道路。几经失败之后,人民把实现民族独立、国家富强的希望寄托到新兴的无产阶级及其政党身上。

——出自《2017年6月学习时报访著名党史专家邵维正》

材料二:中共主要会议年代尺


(1)请在年代尺A、B、C处填上相应的内容
(2)“在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上,多次处于命运的十字路口,但中共凭借超强的自我纠错能力,最终还是走上了正确的道路。”根据年代尺请各举一例史实对此进行论证。
(3)综合上述材料和设问,你可以得出哪些历史结论?
当前题号:7 | 题型:非选择题 | 难度:0.99
新闻报刊见证时代变迁。刊登下列内容的四张报纸按发行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 

A.①④②③B.②①④③C.③②④①D.④①②③
当前题号:8 | 题型:None | 难度:0.99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66—1968年我国经济状况统计


材料二 实践证明,“文化大革命”不是也不可能是任何意义上的革命或社会进步。……而只能是造成严重的混乱、破坏和倒退。历史已经证明,“文革”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

——《***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1)根据材料一中我国经济状况数据统计,你从中得出了什么结论?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文革”期间的两个反革命集团名称,并指出“文化大革命”发动的主要原因。
(3)我们应从“文化大革命”中吸取什么教训?
当前题号:9 | 题型:非选择题 | 难度:0.99
下列科技成就不属于“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是(  )
A.1967年6月,我国成功地爆炸了第一颗氢弹
B.1970年4月,我国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C.1973年我国首次培育成功籼型杂交水稻
D.我国首先完成了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当前题号:10 | 题型:None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