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促进了东西方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其主要史实有(  )
①中国的凿井、冶铁等技术传到西方 
②中亚的葡萄、黄瓜、胡萝卜、大蒜等农作物传入中国 
③罗马的毛织品、玻璃等手工业品和杂技传入中国 
④印度的佛教传入中国 
⑤越南的占城稻传入中国
A.①②③④⑤B.①③④⑤
C.①②③⑤D.①②③④
当前题号:1 | 题型:None | 难度:0.99
张骞通西域后,不少西域的物种传到中原,丰富了中原人民的生活。下列物种,哪一种不是从西域传入的( )
A.核桃B.小麦C.石榴D.葡萄
当前题号:2 | 题型:None | 难度:0.99
交流是每个时代永恒的主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下图


材料二 从平城到洛阳的北魏是汉化先行者……折射出中华民族历史重新走向全国统一的曙光。……隋朝的统一,建立在魏晋南北朝民族大交融的基础之上。

——《简明中国史读本》

材料三 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庄稼成熟),则数郡忘饥。……渔盐杞梓之利,充仞八方;丝绵布帛之侥,覆衣天下。

——《宋书》

(1)材料一中的路线是谁开辟出来的?他为后来哪条路的开通奠定基础?
(2)材料二中“北魏是汉化先行者”是指哪一历史事件?依据材料指出这一历史事件有何意义?
(3)材料三反映了江南地区经济有何发展?这与人口的迁徙有何联系?
(4)综上所述,谈谈你对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与交流有怎样的认识?
当前题号:3 | 题型:非选择题 | 难度:0.99
马镫见证了中世纪欧亚国家间的文明传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公元前3世纪,中国人已铸造金属马镫
B.战国时期的骑兵马具中已经出现马镫
C.金属马镫的传播路线:中国   萨珊波斯人  突厥人   北欧、西欧   东欧、东罗马帝国
D.成熟的马镫的使用,标志着骑兵的发展进入新时期
当前题号:4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一带一路沿线,异域风光特色民居,自然人文景观众多。读图,请完成下列问题。(注:“一带一路”即丝绸之路经济带和 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1)从图1看,“一带一路”战略涵盖哪些大洲?
(2)A处海峡被誉为“东方十字路口”,它沟通了哪两大洋? 
(3)从西安到鹿特丹,年降水量的变化规律是先逐渐减少再逐渐增加,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4)图2的民居会出现在B地还是C地?试从气候角度分析其原因。
当前题号:5 | 题型:非选择题 | 难度:0.99
从下列三张学习卡片上,我们可以提炼的学习主题是(   ) 

A.民族的交流与融合B.国家的统一与发展C.对外的交往与进步D.经济的繁荣与昌盛
当前题号:6 | 题型:None | 难度:0.99
汉代丝绸之路的开辟有力地促进了东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是东西方沟通交流的重要桥梁。作为一条重要的商路,汉代的商人可能在丝绸之路上看到的事物有(  )
①产自中国景德镇的瓷器
②来自西域大宛的名马
③罗马商人运来的珠宝
④购买大宗货物的商人用交子进行交易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③
当前题号:7 | 题型:None | 难度:0.99
罗马帝国与当时中国哪个王朝有贸易往来?(  )
A.西周B.秦朝C.汉朝D.唐朝
当前题号:8 | 题型:None | 难度:0.99
今新疆地区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目前已知中央政府直接管辖新疆最早的是在(  )
A.秦朝B.西汉C.东汉D.唐朝
当前题号:9 | 题型:None | 难度:0.99
汉初西汉政府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到汉武帝时却大力反击匈奴的原因有(  ) 
①经济繁荣,国力强大  ②巩固西汉的政权  ③为了吞并匈奴  ④确保北部边疆的安宁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当前题号:10 | 题型:None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