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叔叔要把一张100元换成小面值的人民币.
(1)把表填写完整.
(2)人民币面值和张数成反比例吗?为什么?
面值/元 | 1 | 2 | 5 | 10 | 20 | 50 |
数量/张 | | | | | | |
(1)把表填写完整.
(2)人民币面值和张数成反比例吗?为什么?
下面几组相关联的量中,成正比例的是( )
A.看一本书,每天看的页数和看的天数 |
B.圆锥的体积一定它的底面积和高 |
C.修一条路已经修的米数和未修的米数 |
D.同一时间、地点每棵树的高度和它影子的长度 |
长方形的长是A,宽是B,面积是S,则S=A×B。如果A一定,那么B和S成(________)比例;如果B一定,那么A和S成(________)比例;如果S一定,那么A和B成(________)比例。
在括号里填“正”或“反”。
(1)每袋牛奶质量一定,牛奶袋数和总质量成(______)比例。
(2)教室地板面积一定,每块地砖的面积和块数成(______)比例。
(3)长方形的面积一定,长和宽成(______)比例。
(4)衣服的单价一定,购买衣服的数量和应付钱数成(______)比例。
(5)地砖的面积一定,教室地板面积和地砖块数成(______)比例。
(6)稻谷的出米率一定,碾成大米重量和稻谷重量成(______)比例。
(1)每袋牛奶质量一定,牛奶袋数和总质量成(______)比例。
(2)教室地板面积一定,每块地砖的面积和块数成(______)比例。
(3)长方形的面积一定,长和宽成(______)比例。
(4)衣服的单价一定,购买衣服的数量和应付钱数成(______)比例。
(5)地砖的面积一定,教室地板面积和地砖块数成(______)比例。
(6)稻谷的出米率一定,碾成大米重量和稻谷重量成(______)比例。
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比的前项一定,比的后项和比值(________)。
(2)人的年龄和身高(________)。
(3)三角形的高一定,底和面积(________)。
(4)和一定,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________)。
(5)如果
,那么
与
(________)。
A.成正比例 | B.成反比例 | C.不成比例 |
(2)人的年龄和身高(________)。
(3)三角形的高一定,底和面积(________)。
(4)和一定,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________)。
(5)如果



判断下面每题中的两种量是否成什么比例?成什么比例?并说明理由。
(1)路程一定,速度和时间(__________)。
(2)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定,底和高(__________)。
(3)小刚从家到学校行走的路程和剩下的路程(__________)。
(4)长方形的周长一定,长和宽(__________)。
(5)圆锥的体积一定,底面积和高(__________)。
(1)路程一定,速度和时间(__________)。
(2)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定,底和高(__________)。
(3)小刚从家到学校行走的路程和剩下的路程(__________)。
(4)长方形的周长一定,长和宽(__________)。
(5)圆锥的体积一定,底面积和高(__________)。
文具盒每个售价8元,购买2个,3个,…分别需要多少元?
(1)填一填。
(2)判断应付金额与文具盒的数量是否成正比例,并说明理由。
(3)把上表中数量和应付金额所对应的点描在方格纸上再顺次连接。
(4)买9个文具盒要花 元。
(5)李老师买的文具盒个数是王老师的5倍,他花的钱是王老师的 倍。
(1)填一填。
数量/个 | 0 | 1 | 2 | 3 | 4 | 5 | 6 | 7 | … |
应付金额/元 | 0 | 8 | 16 | 24 | 32 | 40 | | | … |
(2)判断应付金额与文具盒的数量是否成正比例,并说明理由。
(3)把上表中数量和应付金额所对应的点描在方格纸上再顺次连接。
(4)买9个文具盒要花 元。
(5)李老师买的文具盒个数是王老师的5倍,他花的钱是王老师的 倍。

下面是一辆货车的行程图,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这辆货车每时行驶多少千米?
(2)这辆货车行驶的路程与时间成比例吗?如果成比例,成什么比例?

(1)这辆货车每时行驶多少千米?
(2)这辆货车行驶的路程与时间成比例吗?如果成比例,成什么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