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假说是根据已获得的经验材料和已知的事实,运用科学思维方法,对未知事物产生的原因及其规律做出推测性的解释。“海底扩张说”的建立,所依据的事实是( )
A.大西洋两岸古生物群具有的亲缘关系
B.海底山脉岩石的年龄离大洋中脊越远越老
C.非洲西海岸与南美洲东海岸的大陆海岸线的吻合性
D.一种叫舌羊齿的植物化石在印度、澳大利亚和非洲的岩层中被发现
当前题号:1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20世纪初,德国地球物理学家魏格纳意外地发现大西洋两岸的轮廓具有可拼合性,提出了一个大胆的假说——大陆是漂移的。之后通过努力寻找证据,于1915年正式确立“大陆漂移说”。1960~1962年,美国地质学家赫斯和迪茨对大洋中脊(海底山脉)的研究发现,远离大洋中脊的洋底岩石年龄越来越老,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海底扩张说”。随着海洋地质学、古地磁学、地球物理科学等的发展,人们在“大陆漂移说”和“海底扩张说”的基础上创建了一种新地球构造理论——板块构造学说。请回答:
(1)根据“板块构造学说”,地球表面的海洋、陆地处在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板块的________是引起海陆变化的主要原因。
(2)下列现象不能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的是__________。
A.火山和地震B.宇宙的起源
C.长江三角洲平原的形成 D.高山上有海洋生物化石
(3)有人认为“板块构造学说”是解释地壳运动的完美理论,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_____。
当前题号:2 | 题型:简答题 | 难度:0.99
某同学在学习“板块的运动”时,用纸张和书本做了一个模拟实验。如图甲,用手挤压书本,观察书本发生的变化;如图乙,用手向两侧撕拉纸张,观察纸张发生的变化。实验中的书本(纸张)代表了地球上的板块,图甲实验反映了板块的_________运动,图乙实验反映了板块的_________运动。能够说明喜马拉雅山脉形成原因的是图__________(填“甲”或“乙”)的实验。
当前题号:3 | 题型:简答题 | 难度:0.99
下列地形变化主要是由流水作用引起的是
A.流动的岩浆B.迷人的溶洞C.移动的沙漠沙丘D.美丽的水库大坝
当前题号:4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世界上最深的海沟马里亚纳海沟地处北太平洋西部海底,是太平洋板块在这里俯冲到另一大洋板块之下形成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马里亚纳海沟是由地球外力作用形成的
B.马里亚纳海沟与东非大裂谷的形成原因相同
C.两个板块相互碰撞、挤压形成马里亚纳海沟
D.该地附近地壳稳定,一般不会出现火山和地震
当前题号:5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地震来临时,教室里的学生应采取的合理措施是( )
A.立即跑向室外
B.护头下蹲并躲在桌子旁边,震动结束后快速撤离
C.一直躲在教室里,待救护人员来救援
D.立即从窗户处外跳逃生
当前题号:6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今年全球地震和火山喷发的次数较多,下列有关地震和火山的说法错误的是()
A.火山和地震的活动周期是11年
B.火山的喷发使酸雨发生的可能性增加
C.火山喷发和地震都是地壳运动的表现形式
D.火山和地震发生时释放的巨大能量来自地球内部
当前题号:7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下列不属于火山带来的益处的是( )
A.形成矿产B.形成温泉
C.形成干湿适宜的气候D.生成肥沃的火山灰
当前题号:8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如图是地球的内部构造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填写各圈层的名称:A:_______;B:地幔;C:_______。
(2)假如我们把地球的内部结构与鸡蛋类比的话,那么鸡蛋的蛋白相当于地球的__________。
当前题号:9 | 题型:简答题 | 难度:0.99
2018年5月12日是我国第十个全国防灾减灾日,面对灾害和意外,下列措施不合理的是
A.泥石流发生时,应设法从房屋里跑出并顺沟方向往上游或下游逃生
B.发生火灾且室内浓烟密布时,应俯伏在地上爬行并用潮湿毛巾掩盖口鼻
C.发生地震时,底楼的人应迅速跑到室外开阔的地带避险
D.发现煤气中毒者,首先必须将病人从中毒环境迅速转移到空气清新的地方
当前题号:10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