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提高探究的能力
- 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基本技能
-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 生物的新陈代谢
- 生命活动的调节
- 生命的延续和进化
- 人、健康与环境
- 常见的物质
- 物质的结构
-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 著名的星座与恒星
- + 阳历和地球公转的关系
- 冬至、夏至、春分、秋分
- 阴历与月相的关系
- 月相
- 日食和月食的成因
- 人类生存的地球
- 当代社会重大课题
-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每年6、7、8三个月是北半球的_____季。
(2)图1中,当地球在公转轨道上出A位置转到B位置时,泉州(位于北半球)昼夜长短的变化情况是_____。材料:我国某校地理兴趣小组分别在图示的四个节气当天,于当地正午时刻测量学校旗杆影子长度(如图2中OP),数据记录见表:
(3)判断教学楼位于旗杆的_____方向。
(4)表中测量时间④对应的节气是_____。
A.秋分 B.冬至 C.春分 D.夏至
(5)该学校最有可能位于下列哪个省(区,市)_____。
A.黑龙江 B.北京 C.新疆 D.广东


(1)每年6、7、8三个月是北半球的_____季。
(2)图1中,当地球在公转轨道上出A位置转到B位置时,泉州(位于北半球)昼夜长短的变化情况是_____。材料:我国某校地理兴趣小组分别在图示的四个节气当天,于当地正午时刻测量学校旗杆影子长度(如图2中OP),数据记录见表:
测量时间/节气 | 3 | ② | ③ | ④ |
旗杆影长 | 5.2 | 0 | 5.2 | 12.9 |
(3)判断教学楼位于旗杆的_____方向。
(4)表中测量时间④对应的节气是_____。
A.秋分 B.冬至 C.春分 D.夏至
(5)该学校最有可能位于下列哪个省(区,市)_____。
A.黑龙江 B.北京 C.新疆 D.广东
如图,当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由B到C运行时,宁波地区的昼夜长短变化情况是 ;我国一批科考队员准备前往南极洲进行科学考察活动,你认为应选择在A、B、C、D四个位置中的___________位置最合适。

2009年7月22日上午8时许,我国出现了500 年一遇的日食奇观。这次日全食发生在我国人口十分密集的长江流域,全食带覆盖人口达到 3 亿,在我国史无前例。由于其最佳观测点集中在中国,因此被国际天文界誉为“中国日全食”。发生日食时月球的位置应在如图 处,此日的月相为 .


有关部门每年都要发布春季和秋季“卫星日凌时间预告”。卫星日凌是指由于地球的公转,使定点在赤道上空的通讯卫星与太阳及地面卫星接收站大致位于一条直线,此时太阳发出的电磁波干扰卫星发射的电磁波,从而影响地面卫星接收站收到的电视信号质量。

(1)每年会出现两次卫星日凌现象,时间分别在________(填节气)前后。
(2)如果当年为太阳活动峰年,那么接收站受到的干扰会更大。常见的太阳活动有太阳黑子、耀斑、日珥等,其中________的多少和大小往往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

(1)每年会出现两次卫星日凌现象,时间分别在________(填节气)前后。
(2)如果当年为太阳活动峰年,那么接收站受到的干扰会更大。常见的太阳活动有太阳黑子、耀斑、日珥等,其中________的多少和大小往往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
图中为太阳光照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此时节气是春分日 |
B.此时节气是冬至日 |
C.该图表示的是北半球的俯视图 |
D.该图表示的是南半球的俯视图 |
如图为太阳光照射地球的示意图(图中阴影部分表示夜半球),回答下列问题:

(1)图示时北半球的节气为 。
(2)图中A、B、C、D四地的正午太阳高度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 。
(3)由此图所示时间到冬至日,北半球昼夜情况: ,极昼或极夜范围如何变化? 。

(1)图示时北半球的节气为 。
(2)图中A、B、C、D四地的正午太阳高度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 。
(3)由此图所示时间到冬至日,北半球昼夜情况: ,极昼或极夜范围如何变化? 。
小明到黑龙江漠河去旅游时,他观察到:这一天太阳挂在空中的时间很短,只有不足7小时。这一天最有可能是下图中的()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如图所示,地球在公转轨道上沿A→B→C→D绕着太阳公转。

(1)地球公转产生了 现象(填“四季更替”或“昼夜交替”)。
(2)6月12日这天,地球位置处于图中哪一段区域 →

(1)地球公转产生了 现象(填“四季更替”或“昼夜交替”)。
(2)6月12日这天,地球位置处于图中哪一段区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