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提高探究的能力
- 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基本技能
-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 生物的新陈代谢
- 生命活动的调节
- 生命的延续和进化
- 人、健康与环境
- 常见的物质
- 物质的结构
-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 内能
- 生物体能量的来源和转化
- 热机
- 燃料的热值
- 热平衡方程的应用
- + 热量的计算
- 比热容
- 物体内能的改变方法
- 温度、热量与内能的关系
- 化学能与内能的转化
-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 人类生存的地球
- 当代社会重大课题
-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电热饮水器是家庭常用的饮水装置,如图所示为该饮水器的简化电路图,其中S是温控开关,R2是调节电阻,其阻值为88Ω,R1是供加热的电阻丝,饮水器的铭牌如表所示。已知水的比热容为С水=4.2×103J/(kg·℃),试回答下列问题:

(1)试判断:在加热状态下,温控开关S应_____ (填“闭合”或“断开”)。
(2)R1的阻值是多少?_____
(3)若饮水机正常工作的加热效率为80%,现将满容积的一箱水,从初温20℃至烧开(一标准大气压下),电加热需要多长时间?_____
(4)当该饮水器处于保温状态时,R1的电功率是多少?_____

(1)试判断:在加热状态下,温控开关S应
(2)R1的阻值是多少?
(3)若饮水机正常工作的加热效率为80%,现将满容积的一箱水,从初温20℃至烧开(一标准大气压下),电加热需要多长时间?
(4)当该饮水器处于保温状态时,R1的电功率是多少?
寒假里小金和小徐一起玩了一回极速滑雪,如图甲。为研究方便将其简化为模型,如图乙。设小徐和小金及坐垫的总质量分别为m和M,他们分别从轨道A点以初速度为0向下滑行,求:

(1)小金及坐垫由A点到达B点时,重力做功为________;
(2)设曲线轨道光滑,则小徐和小金由A点到达B点时的速度vm=vM,请证明之(已知M>m,动能表达式
);_______
(3)若曲线轨道粗糙,小金由A点到达B点时速度刚好为零,坐垫材料的比热为C,质量为m0,小金在滑动过程中克服摩擦所做的功40%转化为坐垫的内能,则坐垫温度升高多少?_______

(1)小金及坐垫由A点到达B点时,重力做功为________;
(2)设曲线轨道光滑,则小徐和小金由A点到达B点时的速度vm=vM,请证明之(已知M>m,动能表达式

(3)若曲线轨道粗糙,小金由A点到达B点时速度刚好为零,坐垫材料的比热为C,质量为m0,小金在滑动过程中克服摩擦所做的功40%转化为坐垫的内能,则坐垫温度升高多少?_______
通过增加压力的方法,普通水也可以切割很多坚硬物体,例如大理石、牛皮、钢板等,我们称其为“水刀”。“水刀”算是一种超高压水切割,对切割表面可以产生很大的压强。下图是某高压水切割机技术参数:
(1)高速水流之所以能切割坚硬物体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不考虑水从喷嘴喷出后横截面积的变化,高压水流对切割面的压力为多大? __
(3)高压水流15分钟做功多少? ____________
(4)钢锯条在锯木头时锯条会发热, 有同学联想到水流在切割物体时也会导致水温升高,假如水流在切割过程中机械能的70%转化成水的内能,则水温将升高多少℃ ?____________
型号 | 压强(Pa) | 喷嘴横截面积 (m2) | 排量 (L/min) | 油泵电机功率 (kW) | 电源 (V) |
1330 | 4×108 | 100×10-8 | 5 | 25 | 380 |
(1)高速水流之所以能切割坚硬物体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不考虑水从喷嘴喷出后横截面积的变化,高压水流对切割面的压力为多大? __
(3)高压水流15分钟做功多少? ____________
(4)钢锯条在锯木头时锯条会发热, 有同学联想到水流在切割物体时也会导致水温升高,假如水流在切割过程中机械能的70%转化成水的内能,则水温将升高多少℃ ?____________
养生壶是一种用于养生保健的烹饮容器,采用新型电加热材料,通电后产生热量把壶内的水加热.下图是某款养生壶及其铭牌,求:
(1)养生壶正常工作时的电阻_____________;
(2)若正常工作时,养生壶加热效率为70%,将1kg水从10℃加热到100℃需要多长时间 ___________;(c水=4.2╳103J/(kg·℃))
(3)用电高峰期,家中只有液晶电视机和养生壶工作时,养生壶将1kg水从10℃加热到100℃,实际用时600s,此时养生壶的实际功率多大___________.(设养生壶的电阻和加热效率不变).
(1)养生壶正常工作时的电阻_____________;
(2)若正常工作时,养生壶加热效率为70%,将1kg水从10℃加热到100℃需要多长时间 ___________;(c水=4.2╳103J/(kg·℃))
(3)用电高峰期,家中只有液晶电视机和养生壶工作时,养生壶将1kg水从10℃加热到100℃,实际用时600s,此时养生壶的实际功率多大___________.(设养生壶的电阻和加热效率不变).

今年“十一”期间,爸爸开车带着鲁鲁去旅游,汽车(包括车上的人和物品)质量为1.6×103kg,汽车以90km/h的速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230km,所受的平均阻力是汽车总重的0.05倍,汽车发动机的效率为25%,汽油的热值是4.6×107J/kg(假设汽油完全燃烧)。
(1)汽车以90km/h的速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时,汽车发动机的牵引力是多少?_________
(2)汽车行驶230km牵引力做了多少功?_________
(3)汽车全程消耗汽油多少千克?_________
(1)汽车以90km/h的速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时,汽车发动机的牵引力是多少?_________
(2)汽车行驶230km牵引力做了多少功?_________
(3)汽车全程消耗汽油多少千克?_________
汽油机工作时要产生大量的热,通常采用水循环将热量带走,水箱中有5kg的水,温度从20℃升高到40℃,这些水所吸收的热量为________焦(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
在家中用电热水壶烧水,第一次烧了一壶水直到沸腾,第二次仍用该壶烧了半壶水直到沸腾,则两次水温随时间变化关系正确的是(第一次为细线,第二次为粗线)( )
A.![]() |
B.![]() |
C.![]() |
D.![]() |
如图是用完全相同的加热装置给甲、乙两种质量相等的不同晶体同时均匀加热,两种晶体熔化前后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单位质量的两种晶体熔化过程中吸收的热量相比较,
___
;AB是晶体甲熔化图像上的两个点,该晶体在A点时的内能___B点时的内能.(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若甲晶体为质量为1kg的金属铝,其温度从30℃升高到660℃,需要吸收多少热量____?铝的比热为
。




汽车给人民生活带来便捷的同时也带来了空气污染、道路拥挤等社会问题。杭州G20峰会期间,杭州、萧山多地实施机动车“环保行动”,更多的“杭州蓝”会让我们看见。
(1)燃油汽车的发动机通常是汽油机,如图所示汽油机的四个冲程,你认为让汽车获得动力的冲程是图中的[ ] _____________(填字母和名称)

(2)汽车尾气是城市空气的主要污染物之一,尾气中的主要污染物有________。(从下列选项中选择序号填写)
①一氧化碳;②二氧化碳;③氮的氧化物;④含铅化合物和烟尘
(3)有一辆燃油汽车油箱容量50L,则这些燃油完全燃烧时产生热量_____J。若这些热量有42%被水吸收,那么它能使得30℃,质量为2t的水上升温度为_______℃(飞机的燃油密度800kg/m3,热值约为4.5×107J/kg)
(4)小轿车从静止到高速运动,汽车对地面的压强将如何变化?____________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
(1)燃油汽车的发动机通常是汽油机,如图所示汽油机的四个冲程,你认为让汽车获得动力的冲程是图中的[ ] _____________(填字母和名称)

(2)汽车尾气是城市空气的主要污染物之一,尾气中的主要污染物有________。(从下列选项中选择序号填写)
①一氧化碳;②二氧化碳;③氮的氧化物;④含铅化合物和烟尘
(3)有一辆燃油汽车油箱容量50L,则这些燃油完全燃烧时产生热量_____J。若这些热量有42%被水吸收,那么它能使得30℃,质量为2t的水上升温度为_______℃(飞机的燃油密度800kg/m3,热值约为4.5×107J/kg)
(4)小轿车从静止到高速运动,汽车对地面的压强将如何变化?____________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
小华同学利用图甲所示装置对 100g 冰加热,他每隔相同时间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并观察物质的状态.图乙是他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的温度﹣时间图象,根据图象可知:
(1)冰属于________ (选填 “ 晶体 ” 或 “ 非晶体 ” ).
(2)在 BC 阶段物质处于________ 状态(选填 “ 固体 ” 、 “ 液体 ” 或 “ 固液共存 ” ).
(3)设相同时间内物质吸收的热量相同,则 BC 阶段物质共吸收了________ J 的热量( c 冰 =2.1×10 3 J/ ( kg•℃ ), c 水 =4.2×10 3 J/ ( kg•℃ ).
(4)图丙是另一位同学在完成同一实验时绘制的温度﹣时间图象,老师认为他的 CD 段数据有问题,老师做出这样的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 .

(1)冰属于________ (选填 “ 晶体 ” 或 “ 非晶体 ” ).
(2)在 BC 阶段物质处于________ 状态(选填 “ 固体 ” 、 “ 液体 ” 或 “ 固液共存 ” ).
(3)设相同时间内物质吸收的热量相同,则 BC 阶段物质共吸收了________ J 的热量( c 冰 =2.1×10 3 J/ ( kg•℃ ), c 水 =4.2×10 3 J/ ( kg•℃ ).
(4)图丙是另一位同学在完成同一实验时绘制的温度﹣时间图象,老师认为他的 CD 段数据有问题,老师做出这样的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