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甲所示,在白纸上画出一个向左的箭头,在透明的玻璃杯中装满水。将玻璃杯移至白纸前方,会看到箭头方向向右了,如图乙所示。此实验中,盛水的玻璃杯相当于一个______镜,所成的是一个_______像(说明像的正倒、大小、虚实)。
 
当前题号:1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
光的传播遵循着一定的规律。
(1)如图甲,正在向左匀速行驶的小车上有一杯水,一束方向不变的光线从右方斜射向水面,在小车刹车的过程中,杯中水面略有倾斜,则此时反射角将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如图乙。

①将眼镜甲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得模糊,只将光屏远离透镜移动时,又能在光屏上看到烛焰清晰的像;
②将另一眼镜乙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也变得模糊了,只将光屏靠近透镜移动时,又可以在光屏上看到烛焰清晰的像。分析实验现象可知:在实验现象①和②中,属于近视眼矫正原理的是________。
当前题号:2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
如图所示是一种在阳光下能不断摇摆的塑料小花。花盆表面的太阳能电池板在光照下,产生电流驱动电动机,使小花左右摆动。下列有关该小花摆动过程中能量转化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叶片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
B.电动机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C.太阳能电池板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当前题号:3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天气越来越冷了,爸爸给小明买了个电暖器,样子有点像电风扇,当然这个不是电风扇。电风扇工作时主要是把电能转化成_____能,电暖器工作时主要是把电能转化成______能,让人在冬天感到温暖。小明发现电暖器工作的时候是红红的,说明还有一部分电能转化成了______能。
当前题号:4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
去年全球首段光伏路面在济南投入运营,该路面发电可为公路照明设备供电。

(1)已知光伏路面太阳能电池板总面积为 6000m2,1m2 面积接受太阳平均辐射功率为1kW,光电转化效率为 20%,若每天光照时间为6h,高速公路照明设备功率为720kW,则光伏发电可供照明设备正常工作多少h?___
(2)在未来,电动汽车可在光伏路面移动充电(图甲),当汽车经过充电区域时,充 电垫发出高频电磁波,汽车底盘上的接受装置将电磁波能量转化为电能为电池充 电。一辆电量不足的汽车,以速度v匀速通过充电区域(图乙),已知充电区域长度S1为100m,两段充电区域之间距离S2为10km,由于S1远小于S2,忽略汽车在 充电过程中消耗的电能;接收装置接受到的电磁波功率P0为5000kW,它将电磁波能量转化为电能并存储在电池中,效率为20%,汽车行驶时受到的阻力为1000N.若汽车电池消耗电能全部用于维持汽车行驶,为了使汽车能顺利到达下一段充电区域,汽车在充电时速度不能大于多少 m/s?___
(3)为了提高汽车充电时移动速度,你有哪些合理的建议?___
当前题号:5 | 题型:None | 难度:0.99
如图所示是“风光互补”景观照明灯。它“头顶”小风扇,“肩扛”光电池板,“腰挎”照明灯,“脚踩”蓄电池。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
A.光电池板是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
B.景观照明灯是将电能转化为光能
C.蓄电池夜晚放电,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D.小风扇是风力发电,将空气的内能转化为电能
当前题号:6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下列图形中,属于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  )
A.滑下滑梯
B.弯折铁丝
C.做功冲程
D.压缩点火
当前题号:7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尽管日本福岛核电站发生了严重的核泄漏事故,但人们不会因此停下和平利用核能发电为人类造福的脚步。关于现已建成的核电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核电站发电是利用核裂变原理
B.核电站发电是利用可控热核反应
C.核反应堆的链式反应速度是不可控的
D.核反应堆工作时直接将核能转化为电能
当前题号:8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利用核能发电(如图)是人们和平利用核能的一个重要方向,下列有关核电站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核反应堆利用核聚变原理来工作的
B.发电机工作时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C.能量转化顺序是:核能→内能→机械能→电能
D.核反应过程属于化学变化
当前题号:9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中科院的“人造太阳”EAST物理实验获重大突破,实验中首次实现持续时间达102秒的超高温长脉冲等离子体放电,为目前世界最长。
(1)“人造太阳”获得核能的方式是_________。
(2)我国不久前研制出一台人造太阳的必备“移动电源”--立式脉冲发电机组,这台发电机组在短时运行功率达3x105千瓦,则该发电机组在该功率下36s的时间释放电能为________千瓦时.
(3)“人造太阳”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到现在已经进行了半个世纪,下列观点支持继续进行这项研究的是:_________。
A.“人造太阳”实验人力财力投入很大,得不偿失。
B.“人造太阳”实验表明可以通过核变化来提供大量的能源。
C.“人造太阳”一旦投入使用,可以缓解传统能源危机问题
D.“人造太阳”产生的核辐射小,核废料少,基本不污染环境。
E.“人造太阳”需要利用多种高能量方式驱动,条件苛刻,难实现持续供电。
当前题号:10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