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提高探究的能力
- 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基本技能
-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 生物的新陈代谢
- 生命活动的调节
- 生命的延续和进化
- 人、健康与环境
- 常见的物质
- 物质的结构
-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 常见的化学反应
- 运动和力
- 电和磁
- 波
- 物质间的循环与转化
- 能量转化与守恒
- 能源与社会
-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 人类生存的地球
- 当代社会重大课题
-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如下图所示,射水鱼发现水面上的小昆虫后,从口中快速喷出一束水柱。

(1)则下图中能表示射水鱼观察到小昆虫的光路是_____。
(2)射水鱼射出的水柱若要将昆虫顺利击落,射水鱼应朝着________(选填“看到的昆虫的像的位置”、“看到的昆虫的像高一点的位置”或“看到的昆虫的像低一点的位置”)射出水柱。

(1)则下图中能表示射水鱼观察到小昆虫的光路是_____。
A.![]() | B.![]() | C.![]() | D.![]() |
如图所示,舞蹈演员站在平面镜前训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演员要想看到自己的全身像,平面镜高度应不低于她的身高 |
B.演员远离平面镜时,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将变小 |
C.演员在平面镜中成实像 |
D.演员与平面镜距离减小0.25m时,像与演员距离将减小0.5m |
如图是同学们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几种情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Failed to download image : http://192.168.0.10:8086/QBM/2019/11/19/2337268561461248/2337491669901312/STEM/b7b4aaa6505040549743fc883eed5518.png]
[Failed to download image : http://192.168.0.10:8086/QBM/2019/11/19/2337268561461248/2337491669901312/STEM/b7b4aaa6505040549743fc883eed5518.png]
A.为了便于观察,实验最好在较明亮的环境中进行 |
B.实验中想要成像更清晰,可以点燃玻璃板后方的蜡烛B |
C.若蜡烛A在玻璃板中的像偏低且倾斜,则丙图是产生该现象的原因 |
D.若在玻璃板与B蜡烛之间放一块挡光板,则不能透过玻璃板看到A的像 |
某人由于晶状体曲度过小,使来自近处物体的光聚焦在视网膜的后面,则此人患


A.近视,可配戴凸透镜矫正 |
B.近视,可配戴凹透镜矫正 |
C.远视,可配戴凹透镜矫正 |
D.远视,可配戴凸透镜矫正 |
小王用凸透镜、蜡烛、光屏和光具座等器材,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桌上现有A、B两个凸透镜,其中凸透镜A的焦距为50cm,凸透镜B的焦距为10cm。光具座上标尺的刻度范围如图。

(1)小王想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应选用__________凸透镜(选填“A”或“B”)。
(2)小王在图中的光具座上,不断改变蜡烛与透镜间的距离,并移动光屏进行实验,所获得的实验数据如表所示。分析实验数据可知:实验次序2、3、4可以看出,当成实像时,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越短,光屏上像的大小就越__________;同一凸透镜,成实像时,像距v随物距u的增大而__________。
(3)你认为小王同学的实验过程是否全面?请提出你的看法(只需写出一种)。答:________________。

(1)小王想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应选用__________凸透镜(选填“A”或“B”)。
(2)小王在图中的光具座上,不断改变蜡烛与透镜间的距离,并移动光屏进行实验,所获得的实验数据如表所示。分析实验数据可知:实验次序2、3、4可以看出,当成实像时,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越短,光屏上像的大小就越__________;同一凸透镜,成实像时,像距v随物距u的增大而__________。
次序 | 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u/ cm | 光屏上像到凸透镜的距离v/cm | 屏上像的大小 |
1 | 60 | 12 | 缩小 |
2 | 30 | 15 | 缩小 |
3 | 20 | 20 | 等大 |
4 | 15 | 30 | 放大 |
5 | 12 | 60 | 放大 |
(3)你认为小王同学的实验过程是否全面?请提出你的看法(只需写出一种)。答:________________。
(1)如图所示,在凸透镜的右焦点处有一平面镜垂直于主光轴放置。一束光AB经凸透镜和平面镜怎样传播?画出光路图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图所示水面上方有一发光点A1,水中另有一发光点A2,人在空气中看到A2在水中的位置就是A1在水中的像的位置。画出:A1发出的光经水面反射进入人眼的光路图。A2发出的光经进入人眼的光路图。___________

(3)请在下图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的像A′B′______________(保留作图痕迹)


(2)如图所示水面上方有一发光点A1,水中另有一发光点A2,人在空气中看到A2在水中的位置就是A1在水中的像的位置。画出:A1发出的光经水面反射进入人眼的光路图。A2发出的光经进入人眼的光路图。___________

(3)请在下图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的像A′B′______________(保留作图痕迹)

如图所示,有一塑石英正方体,内有一空气层,当一束平行光垂直通过石英正方体时,光在空气层中发生的现象是( )


A.光束在空气层中将变的发散 | B.光束在空气层中将变的会聚 |
C.光束在空气中中传播方向不会发生变化 | D.光束在空气层中将发生反射 |
探究“凸透镜成像特点”实验。
(1)让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中心在同一高度。根据物距与像距大小关系,推断这个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_____(填序号)

A.5 cm B.10 cm C.15 cm D.20 cm
(2)眼睛可能观察到烛焰经凸透镜所成虚像是如下图所示四幅图中的_____;
A.
B.
C.
D.
(3)某同学用装有6个发光二极管的有方格的白纸板做发光物体,如下图甲所示。又用这种有同样大小方格的白纸板做光屏,将发光物体、凸透镜和光屏组装到光具座上并调整好。当发光物体在a点时,如图乙所示,在光屏上成的像如图丙所示。用这种发光物体和光屏做实验,最主要的一条优点_____。如下图乙所示,发光物体在a点时,物与像之间的距离为
;当发光物体在b点时,物与像之间的距离为
,则
_____
。(选填“
”“
”“
”)
(1)让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中心在同一高度。根据物距与像距大小关系,推断这个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_____(填序号)

A.5 cm B.10 cm C.15 cm D.20 cm
(2)眼睛可能观察到烛焰经凸透镜所成虚像是如下图所示四幅图中的_____;
A.




(3)某同学用装有6个发光二极管的有方格的白纸板做发光物体,如下图甲所示。又用这种有同样大小方格的白纸板做光屏,将发光物体、凸透镜和光屏组装到光具座上并调整好。当发光物体在a点时,如图乙所示,在光屏上成的像如图丙所示。用这种发光物体和光屏做实验,最主要的一条优点_____。如下图乙所示,发光物体在a点时,物与像之间的距离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