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提高探究的能力
- 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基本技能
-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 生物的新陈代谢
- 生命活动的调节
- 生命的延续和进化
- 人、健康与环境
- 常见的物质
- 物质的结构
- 构成物质的微粒
- 物质的分类
-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 人类生存的地球
- 当代社会重大课题
-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将 2 个分别装有空气和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ρ 二氧化氮>ρ 空气)的玻璃瓶口对口对接,中间用玻璃板隔开。抽开隔板后,通过观察瓶内颜色变化推断气体分子是否做无规则运动。对于玻璃瓶的三种放置方法(如图所示),四位同学判断正确的是


A.小华认为甲图放置最不合理 | B.小夏认为乙图放置最不合理 |
C.小梦认为丙图放置最不合理 | D.小满认为三种放置方法都不合理 |
某体育比赛的发令枪所用的“火药”成分是氯酸钾和红磷,经撞击发出响声,同时产生白色烟雾,撞击时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5KClO3+6P=3P2O5+5KCl。则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KClO3中氯元素显+5价 | B.KClO3和KCl属于盐类物质 |
C.上述反应是复分解反应 | D.P2O5吸收水形成的雾呈酸性 |
目前,各地十分关注空气质量,主要是PM2.5值走高,PM2.5是指空气中直径小于2.5μm的颗粒物,其浮在空中做无规则运动,很难自然沉降到地面,吸入后会进入血液对人体形成危害,下列关于PM2.5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温度低于0℃,PM2.5不具有内能 |
B.PM2.5在空气中的运动属于分子热运动 |
C.颗粒之间存在分子的相互作用力 |
D.PM2.5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
有3种不同的原子,甲原子核内有6个质子和6个中子,乙原子核内有6个质子和8个中子,丙原子核内有7个质子和7个中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和乙是同一种元素 ![]() | B.甲和乙的核电荷数不同 |
C.乙和丙核外电子数相等 ![]() | D.乙和丙互为同位素原子 |
下列物质:①氧气②自来水③硫④洁净的空气⑤二氧化碳⑥氯酸钾⑦食盐水⑧冰水混合物⑨矿泉水⑩过氧化氢
属于纯净物的有:_______________;属于混合物的有_______________;
属于单质的有:_______________;属于化合物的有_______________;
属于氧化物的有__________________。
属于纯净物的有:_______________;属于混合物的有_______________;
属于单质的有:_______________;属于化合物的有_______________;
属于氧化物的有__________________。
X、Y两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之比为7:2,由它们组成的某化合物中,X、Y两元素的质量比为21:8,则这种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
A.XY2 | B.X2Y3 | C.X3Y4 | D.X2Y |
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习的特点。
已知在一密闭容器中,某两种物质在光照条件下能发生化学反应,其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

(1)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___( 填序号 ).
A. 图示中共有 3 种原子 B. 图示中共有 4 种分子 C. 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2)该化学反应中 , 不发生变化的是 ___( 填序号 ).
A. 原子种类 B. 原子个数 C. 分子种类。
已知在一密闭容器中,某两种物质在光照条件下能发生化学反应,其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

(1)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___( 填序号 ).
A. 图示中共有 3 种原子 B. 图示中共有 4 种分子 C. 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2)该化学反应中 , 不发生变化的是 ___( 填序号 ).
A. 原子种类 B. 原子个数 C. 分子种类。
用o代表氢原子,〝○〞代表氧原子,由氢、氧两种原子构成的分子如下:(填〝同〞或〝不同〞)

(1)比较A、B、D可知,分子可由_____种原子构成。
(2)比较C,E可知,分子可由_____种原子构成。
(3)比较B,D可知,数量不同的同种原子可构成_____种分子。

A.氢分子 | B.氧分子 | C.水分子 | D.臭氧分子 | E.过氧化氢分子 |
(2)比较C,E可知,分子可由_____种原子构成。
(3)比较B,D可知,数量不同的同种原子可构成_____种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