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提高探究的能力
- 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基本技能
-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 生物的新陈代谢
- 生命活动的调节
- 生命的延续和进化
- 人、健康与环境
- 常见的物质
- 物质的结构
- 构成物质的微粒
- 物质的分类
-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 人类生存的地球
- 当代社会重大课题
-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最近,科学家研制出一种纸质电池,这种“软电池”采用薄层纸片作为载体和传导体,在一边附着锌,在另一边附着二氧化锰。电池总反应为:Zn+2MnO2+X=ZnO+2MnOOH。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为H2O | B.该反应中MnO2为催化剂 |
C.该反应为复分解反应 | D.该反应中锌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发生改变 |
下列各组物质中,按氧化物、酸、碱、盐的顺序排列的是( )
A.H2SO4、Na2O、MgCl2、Ca(OH)2 | B.K2CO3、Ba(OH)2、Na2O、HNO3 |
C.CaO、HNO3、NaOH、Na2CO3 | D.SO3、H2SO4、CaCO3、KOH |
某实验室的药品按物质分类放置,部分药品摆放如下表:
若刘老师需要高锰酸钾制氧气,他能取到该药品的药品柜是
药品柜 | 甲 | 乙 | 丙 | 丁 |
药品 | NaCl、CuSO4等 | HCl、H2SO4等 | NaOH、Ca(OH)2等 | CuO、MnO2等 |
若刘老师需要高锰酸钾制氧气,他能取到该药品的药品柜是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我市出售的食盐中多含有亚铁氰化钾[K4Fe(CN)6],小明对此产生了兴趣,查阅资料如下:亚铁氰化钾,化学式为K4Fe(CN)6,浅黄色固体,略有咸味,有微毒,添加到食盐中可防止食盐结块。我国《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规定每吨食盐中亚铁氰化钾不得超过17g。请计算:
(1)亚铁氰化钾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_______。
(2)亚铁氰化钾中钾元素、铁元素、碳元素、氮元素的质量比是________________。
(3)经检测某食盐每吨含铁元素(假设铁元素只存在于亚铁氰化钾中)5.6g,该食盐____________(填“是”或“否”)符合我国《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写出计算过程)
(1)亚铁氰化钾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_______。
(2)亚铁氰化钾中钾元素、铁元素、碳元素、氮元素的质量比是________________。
(3)经检测某食盐每吨含铁元素(假设铁元素只存在于亚铁氰化钾中)5.6g,该食盐____________(填“是”或“否”)符合我国《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写出计算过程)
化学用语可准确简洁地表达和交流化学信息。请用化学符号填写:
(1)氮气_______。
(2)2个硫酸根离子______。
(3)五个水分子________。
(1)氮气_______。
(2)2个硫酸根离子______。
(3)五个水分子________。
某同学发现他家菜园中蔬菜生长迟缓,便施用了一种氮肥(一种化肥),图是氮肥包装标签的部分文字。求:

(1)硝酸铵中各元素的质量比为N:H:O=_____。
(2)多少克CO(NH2)2与40克NH4NO3含氮量相等? ____
(3)图中氮肥中硝酸铵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____

(1)硝酸铵中各元素的质量比为N:H:O=_____。
(2)多少克CO(NH2)2与40克NH4NO3含氮量相等? ____
(3)图中氮肥中硝酸铵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____
某牙膏的标签内容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组成单氟磷酸钠的元素种类有________种;
(2)单氟磷酸钠中氟元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____计算结果用最简分数表示)
(3)一支新买的该牙膏中氟元素的质量是多少克?________
(4)一支新买的该牙膏中单氟磷酸钠的质量是多少克?_____________

(1)组成单氟磷酸钠的元素种类有________种;
(2)单氟磷酸钠中氟元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____计算结果用最简分数表示)
(3)一支新买的该牙膏中氟元素的质量是多少克?________
(4)一支新买的该牙膏中单氟磷酸钠的质量是多少克?_____________
某实验室的药品按物质分类放置,部分药品摆放如下表:
若科学老师需要NaOH,他能取到该药品的药品柜是( )
药品柜 | 甲 | 乙 | 丙 | 丁 |
药品 | CuO、MnO2等 | HCl、H2SO4等 | KOH、Ca(OH)2等 | NaCl、CuSO4等 |
若科学老师需要NaOH,他能取到该药品的药品柜是( )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伟大的科学家费曼说:“假如只允许把人类的科学史压缩成一句话,它就会是--一切东西都是由原子构成”。人类在探索物质是由什么构成的历史长河中,充满了智慧。
(1)1803年,近代化学之父,英国科学家道尔顿(Dalton J)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道尔顿原子论”:一切物质都由原子构成,原子很小、呈圆球状、不可再分……但由于受当时实验条件限制,道尔顿无法用事实证明自己的观点。
1811年,意大利化学家阿伏伽德罗提出:有些物质也是由分子构成,原子的基本工作形式是分子。
1897年,汤姆森通过实验发现了电子,进一步发展了原子。分子论。汤姆森主要是纠正了“道尔顿原子论” 中______ 的观点。
1911年,卢瑟福又通过实验,推测原子是由 ______ 构成,并提出了沿用至今的现代原子结构理论。
(2)道尔顿的原子论,不是事实的归纳,而是思维的产物,体现了直觉和想象在科学创造中的作用。在科学研究中,像汤姆森和卢瑟福这样。对实验现象进行解释的过程叫做 ______ 。
原子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微粒,为了帮助人们理解原子的结构,这三位科学家都运用了 ______ 来表达他们的理论成果。
(1)1803年,近代化学之父,英国科学家道尔顿(Dalton J)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道尔顿原子论”:一切物质都由原子构成,原子很小、呈圆球状、不可再分……但由于受当时实验条件限制,道尔顿无法用事实证明自己的观点。
1811年,意大利化学家阿伏伽德罗提出:有些物质也是由分子构成,原子的基本工作形式是分子。
1897年,汤姆森通过实验发现了电子,进一步发展了原子。分子论。汤姆森主要是纠正了“道尔顿原子论” 中______ 的观点。
1911年,卢瑟福又通过实验,推测原子是由 ______ 构成,并提出了沿用至今的现代原子结构理论。
(2)道尔顿的原子论,不是事实的归纳,而是思维的产物,体现了直觉和想象在科学创造中的作用。在科学研究中,像汤姆森和卢瑟福这样。对实验现象进行解释的过程叫做 ______ 。
原子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微粒,为了帮助人们理解原子的结构,这三位科学家都运用了 ______ 来表达他们的理论成果。
宏观辨识和微观剖析是化学核心素养之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及化合价均未发生改变 |
B.参加反应的![]() ![]() |
C.反应涉及的物质中,![]() ![]() |
D.该反应生成的单质和化合物的质量比是3∶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