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提高探究的能力
- 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基本技能
-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 生物的新陈代谢
- 生命活动的调节
- 生命的延续和进化
- 人、健康与环境
- 常见的物质
- 物质的结构
- 构成物质的微粒
- 物质的分类
-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 人类生存的地球
- 当代社会重大课题
-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人体缺乏维生素C(简称“Vc”)就会患坏血病,如图所示为某种“维生素C”药片说明书的一部分。其中,维生素C“化学式”部分残缺,用“C6H8On”表示。

(1)如果按照说明书的要求服用“维生素C”药片,每天可以补充维生素C的质量为_____g。
(2)维生素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76,则维生素C化学式中n为_____。

(1)如果按照说明书的要求服用“维生素C”药片,每天可以补充维生素C的质量为_____g。
(2)维生素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76,则维生素C化学式中n为_____。
下列对不同时期原子结构模型的提出时间排列正确的是( )
①卢瑟福原子模型 ②汤姆生原子模型 ③道尔顿原子模型 ④玻尔原子模型
①卢瑟福原子模型 ②汤姆生原子模型 ③道尔顿原子模型 ④玻尔原子模型
A.①②③④ | B.④③②① | C.③②①④ | D.③④①② |
如图是初中阶段学过的几种常见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

(1)若按氧元素的化合价相同的分为一类,则图中4种含氧元素的物质可被分为________类。
(2)在这些转化过程中,没有涉及到的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

(1)若按氧元素的化合价相同的分为一类,则图中4种含氧元素的物质可被分为________类。
(2)在这些转化过程中,没有涉及到的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
如图是某密闭容器中物质变化的微观示意图(“●”代表碳原子,“○”代表氧原子).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参加反应的物质分子个数比为1:1 | B.排列再紧密的分子之间也有间隙 |
C.过程Ⅰ反应类型为化合反应 | D.过程Ⅱ发生了物理变化 |
科学与生活密切相关,学好科学可以帮助我们分析、解决生产、生活中的问题,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全民的健康,我国推广使用强化铁酱油,这里的“铁”指的是_______。(填“单质”、“元素”或“原子”)
(2)小车暴晒后车内散发出有害气体,可用竹炭吸附。竹炭的主要成分竹炭纤维的化学式可表示为(C6H10O5)n,竹炭纤维中C、H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___ 。
(3)如图所示是简易压力传感器的原理图,弹簧甲连接在A、B两绝缘板之间,A板质量可忽略不计,B板固定,滑动变阻器R的滑片P与A板相连,并可随A板一起运动。无压力作用在A板上时,滑片P恰好与电阻R的最上端接触。E为电源,R0为定值电阻,开关S闭合,则:
①无压力时,电压表示数为_____ ;当用力F向下压弹簧甲时,压力F越大,电压表示数_____ (选填“越大”或“越小”)。
②用力F向下压弹簧甲的过程中,弹簧甲的弹性势能不断___(选填“增加”或“减少”)。
(1)为了全民的健康,我国推广使用强化铁酱油,这里的“铁”指的是_______。(填“单质”、“元素”或“原子”)
(2)小车暴晒后车内散发出有害气体,可用竹炭吸附。竹炭的主要成分竹炭纤维的化学式可表示为(C6H10O5)n,竹炭纤维中C、H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___ 。
(3)如图所示是简易压力传感器的原理图,弹簧甲连接在A、B两绝缘板之间,A板质量可忽略不计,B板固定,滑动变阻器R的滑片P与A板相连,并可随A板一起运动。无压力作用在A板上时,滑片P恰好与电阻R的最上端接触。E为电源,R0为定值电阻,开关S闭合,则:
①无压力时,电压表示数为_____ ;当用力F向下压弹簧甲时,压力F越大,电压表示数_____ (选填“越大”或“越小”)。
②用力F向下压弹簧甲的过程中,弹簧甲的弹性势能不断___(选填“增加”或“减少”)。
将很干净的玻璃板挂在弹簧测力计下,使玻璃板水平接触水面,如图甲所示。然后稍稍用力向上拉动玻璃板,玻璃板并未与水面分离,却发现其边缘处的水面稍微向上弯曲,如图乙所示,这是因为______,此时弹簧测力计示数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玻璃板自身重力。

下列对表中实验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
| A | B | C | D |
实 验 现 象 | ![]() 用扫描隧道显微镜获得的苯分子的图像 | ![]() 品红加入水中后,整个液体变红色 | ![]() 水分子在不同温度下的运动情况 | ![]() 50毫升水与50毫升酒精混合后的体积小于100毫升 |
解 释 | 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 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着 | 常温时分子不运动,加热时分子才运动 | 分子间有间隙 |
A.A | B.B | C.C | D.D |
物质X在9.6g氧气中恰好完全燃烧,反应方程式为X+3O2
RO2+2SO2,测得RO2和SO2的质量分别为4.4g和12.8g,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X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6 | B.参加反应的X的质量为8.6g |
C.X中含有R元素、S元素和O元素 | D.产物为气态时都是空气污染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