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提高探究的能力
- 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基本技能
-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 生物的新陈代谢
- 生命活动的调节
- 生命的延续和进化
- 人、健康与环境
- 常见的物质
- 物质的结构
- 构成物质的微粒
- 物质的分类
-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 人类生存的地球
- 当代社会重大课题
-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地质考察人员发现一种带螺纹的矿石,研究时发现该矿石能在氧气中燃烧,主要反应是4X+11O2点燃 2Fe2O3+8SO2.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X的化学式是Fe4S8 |
B.SO2分子中的硫、氧原子的个数比为1:2 |
C.反应前后氧元素的化合价发生改变 |
D.Fe2O3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70% |
原子结构模型的建立,经过了几代科学家的艰辛努力,直到现在仍在探索中。其中,行星模型的提出标志着原子结构的现代模型的问世,如图是锂原子结构的行星模型,图中原子核内有3个质子、4个中子。不能根据原子结构的行星模型得出的结论是( )


A.原子始终在做无规则的运动 |
B.原子核的体积只占整个原子体积的很小一部分 |
C.构成原子核的粒子之间存在一种互相吸引的力 |
D.电子绕原子核沿一定轨道运动 |
同位素标记可以追踪有关反应中有关原子的去路,16O与18O是氧的二种同位素原子。1939年,美国科学家鲁宾和卡门利用某种植物,采用同位素标记法进行了如下实验:第一组:H218O+C16O2→某种植物→18O2,第二组:H216O+C18O2→某种植物→16O2。关于该实验,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实验目的是为了研究光合作用制造的氧来自于水还是二氧化碳 |
B.第二组实验是没必要做的 |
C.16O与18O两种原子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化学性质相同 |
D.为了得到科学结论,此实验应该在密闭的容器里进行,重复多次 |
对于Fe、Fe2+、Fe3+三种微粒子判断,正确的是( )
①核电荷数相同 ②核外电子数相等 ③电子层结构完全相同 ④质量几乎相等
⑤等质量的三种微粒所含的质子数相等。
①核电荷数相同 ②核外电子数相等 ③电子层结构完全相同 ④质量几乎相等
⑤等质量的三种微粒所含的质子数相等。
A.①④⑤ | B.①③⑤ | C.①④ | D.①②③④ |
某同学对一些化学符号中数字的含义有如下理解,其中正确的是( )
A.根据N2,可判断氮气是由2个氮原子构成的 |
B.2S2-可表示2个硫离子带2个单位负电荷 |
C.Mg2+可表示1个带2个单位正电荷的镁离子 |
D.根据NH3可判断出该物质中N、H元素的个数比为1︰3 |
作为相对原子质量基准的1个碳12原子的质量为1.993×10-26 kg,某种氢原子1个原子的质量为3.348×10-27 kg,则该氢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约为( )
A.1 | B.2 | C.3 | D.4 |
酒精(C2H5OH)是一种很好的可再生资源,它是由________种元素组成的,其一个分子中共有________个原子,其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