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物质的化学式为H2RO2n+2,则R的化合价为______.
当前题号:1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
有一瓶气体,是初中化学常见气体组成,经测定含有碳、氧两种元素,且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关于这瓶气体的组成说法错误的是(   )
A.可能由三种气体组成
B.不可能是纯净物
C.一定存在一氧化碳
D.不可能含有氧气
当前题号:2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生活中常接触到“加碘食盐”、“高钙牛奶”,其中的“碘”和“钙”应理解为( )
A.单质
B.分子
C.元素
D.原子
当前题号:3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写出下列符号中数字2的意义
Cl2  ____________ 2H _____________________。
Ca2+ _________    _____________。
当前题号:4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
某化学反应类型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化学方程式表示的反应类型于阴影部分的是( )
A.Fe2O3+3CO2Fe+3CO2
B.2KMnO4K2MnO4+MnO2+O2
C.Zn+2HCl2=ZnCl2+H2
D.NaOH+HCl=NaCl+H2O
当前题号:5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核事故时往往泄漏出污染物(具有放射性的碘原子)。为避免核辐射,需一次性口服100毫克(不具放射性的碘原子),使人体甲状腺中碘达到饱和而不再吸收外界的碘,从而起到保护作用。请回答:
(1)“具有放射性的碘原子”是一种质子数为53、中子数为78的碘原子。该原子核外电子数为________。
(2)“具有放射性的碘原子”和“不具有放射性的碘原子”两者的关系是________。
A、同种元素 B、同种物质 C、同种分子 D、同种原子
(3)若所处的环境已受污染,通过服用加碘食盐(注:加碘食盐中的碘为碘酸钾)的方法能否有效起到避免核辐射的目的呢?
(查阅资料)成人每天食用食盐的质量通常为6g;某种加碘食盐的标签如图所示。

(问题分析)500g该品牌食盐中,含碘的最大质量是____________;若要使人体甲状腺中的碘达到饱和,至少需要一次性食用该品牌碘盐_____________。
(结论)日常服用加碘食盐_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起到避免核辐射目的。
当前题号:6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
氢气被看成是最环保的清洁能源,但用电解水的方法制氢气成本高。据报道科学家制出了一种氮化镓—锑合金,利用它能更好地促进水在太阳光下分解获得氢气,且可重复使用。

(1)如图是水分解为氢气和氧气过程中出现的微粒示意图,请按它们在化学变化过程中出现的顺序排列___________(用图中字母表示)
(2)氮化镓—锑合金在利用太阳光分解水的反应中起_____________作用。
当前题号:7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
请用符号表示:
(1)保持过氧化氢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_______________。
(2)3个锰酸根离子_____________。     ​
当前题号:8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
我国早期的化学著作《化学鉴原》(1871年)中把一种元素翻译为“矽(xi)”。
(1)该元素在地壳里的含量占第二位,现在这种“矽”元素的名称为___________。
A.硅B.硒C.锡D.氧
(2)该元素属于______________(选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
当前题号:9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
在电影《流浪地球》中,主人公通过燃烧木星大气,在最后关头拯救地球。木星大气中,除含有大量的氮氢化合物外,还有一种气体—乙烷(C2H6),则下列关于乙烷说法正确的是
A.乙烷是由2个碳原子和6个氢原子构成
B.乙烷中,碳元素显-3价
C.乙烷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0g
D.乙烷中碳氢元素质量比为1:3
当前题号:10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