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表示治理汽车尾气所涉及反应的微观过程。下列关于该反应的判断,正确的是
A.属于置换反应B.反应方程式为2NO+2CO2N2+2CO2
C.将有毒物质转化为无毒物质D.分子个数发生改变,反应前后质量不相等
当前题号:1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根据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核事故时往往泄漏出污染物(具有放射性的碘原子131I),有关131I(碘-131)的相关报道成为热门话题。131I原子中含有53个质子,78个中子。自然界中普遍存在另一种稳定的碘原子127I,它和131I同属于碘元素。127I原子的质子数为________   
(2)血红蛋白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8000,经测定其中铁的质量分数为0.33%,则每个血红蛋白分子中铁的原子个数为________
当前题号:2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
下列是关于水蒸发致冷现象的解释,
① 水分子运动速度有大有小;
② 剩余的水内能减少,温度降低;
③ 剩余的水分子运动速度相对较小;
④ 速度大的水分子动能大,更易摆脱周围分子的“束缚”,跑到空气中。
此解释合理的顺序是()
A.① ④ ③ ② B.② ③ ① ④ 
C.③ ① ④ ② D.④ ③ ② ①
当前题号:3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桃树树干上的裂口,雨后会有桃胶沁出,主要成分有含钙、镁、钾元素的分子等。从物质组成的角度看,桃胶属于_____物(选填“混合物”或“纯净物”)。桃胶的主要成分是植物_____作用的产物。
当前题号:4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
漂白粉的主要成分是Ca(ClO)2,其中钙元素的化合价是+2价,氧元素的化合价是-2价,则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是(   )
A.-1B.+1C.+5D.+7
当前题号:5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工业用盐中含有的亚硝酸钠(NaNO2)是一种有毒物质,利用 NH4Cl 溶液可使 NaNO2 转化为无毒物质。该反应分两步进行:①NaNO2 +NH4Cl= NaCl + NH4NO2;② NH4NO2 = N2↑+ 2H2O。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NH4NO2 由三种元素组成
B.反应①为复分解反应,反应②为分解反应
C.利用 NH4Cl 处理 NaNO2 最终转化为 NaCl、N2 和 H2O
D.上述反应所涉及的物质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有四种
当前题号:6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金属钠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钠固体,现象如图,则
A.发生剧烈反应产生大量白雾
B.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
C.氯原子在反应中失去电子形成带负电荷的氯离子
D.钠原子和钠离子的差别在于质子数不同
当前题号:7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1911年物理学家卢瑟福用束带正电的、质量比电子大得多的粒子轰击金箔来探究原子的内部结构,根据实验现象提出原子的核式结构。该实验说明
A.绝大多数粒子穿过金箔方向不变,说明原子所带正电是均匀分布的
B.极少数粒子发生大角度的偏转,说明任何实验都存在一些偶然现象
C.原子全部正电荷和几乎全部质量都集中在体积较小的原子核里
D.带负电的电子在核外空间里绕着核旋转
当前题号:8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甲、乙、丙、丁四种元素:甲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乙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丙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索;丁元素原子核外只有一个电子。请写出相关符号:
甲元素________;乙元素________;丙元素________;丁的离子符号为________。
当前题号:9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
按要求用化学用语表示。
(1)3个铜离子________ (2)+2价的镁元素_________
(3)n个三氧化硫分子________ (4)液态氯气__________
当前题号:10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