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硫酸亚铁(FeSO4)和硫酸铁[Fe2(SO43] 的混合物中,硫的质量分数是22℅,则混合物中铁的质量分数是
A.34℅B.44℅C.66℅D.无法确定
当前题号:1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室温下某气体可能是由 SO2、CO、N2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测得该气体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50%,则该气体组成可能为(    )
①SO2;②SO2、CO;③SO2、N2;④CO、N2;⑤SO2、CO、N2
A.①②③B.②③⑤C.①②⑤D.①④⑤
当前题号:2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如图是微信热传的“苯宝宝表情包”,苯(化学式C6H6)、六氯苯(化学式 C6Cl6)都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苯分子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
B.苯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小于 10%
C.六氯苯是由碳和氯气组成的
D.六氯苯由 6 个碳原子和 6 个氯原子构成
当前题号:3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小铭在班里是出了名的粗心,以下是从他的课堂笔记中摘录下来的部分物质的化学式,其中错误的是()
A.铝 Al B.氯化钾 KCL C.氧化铜CuO D.五氧化二磷P2O5
当前题号:4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以下内容请你用最合适的化学符号填空: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________;3个亚铁离子________;能保持二氧化硫化学性质的微粒________;调味品食盐的阳离子________;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________;温度计中填充的液态金属________;-2价的硫元素________ ;3个二氧化碳分子________ .
当前题号:5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
探究原子结构的奥秘。
(情景提供) 19世纪以前,人们一直以为原子是不可分的,直到1887年,汤姆生发现了带负电的电子后,才引起人们对原子结构模型的探索。
(提出问题)电子带负电,原子不带电,说明原子内存在着带正电荷的部分,它们是均匀分布还是集中分布的呢?
(进行实验) 1910年英国科学家卢瑟福进行了著名的α粒子轰击金箔实验。
实验做法如图所示:

①放射源——放射性物质放出α粒子(带正电荷),质量是电子质量的7000倍;
②金箔——作为靶子,厚度1 μm,重叠了3000层左右的原子;
③荧光屏——α粒子打在上面发出闪光;
④显微镜——通过显微镜观察闪光,且通过360度转动可观察不同角度α粒子的到达情况。
(收集证据)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仍沿原来的方向前进,但是有少数α粒子却发生了较大的偏转,并且有极少数α粒子的偏转超过90°,有的甚至几乎达到180°,像是被金箔弹了回来。
(猜想与假设) α粒子遇到电子后,就像飞行的子弹碰到灰尘一样运动方向不会发生明显的改变,而结果却出乎意料,除非原子的大部分质量集中到了一个很小的结构上,否则大角度的散射是不可能的。
(解释与结论)   
(1)若原子质量、正电荷在原子内均匀分布,则极少数α粒子就________(填“会”或“不会”)发生大角度散射。卢瑟福所说的“除非原子的大部分质量集中到了一个很小的结构上”中的“很小的结构”指的是________。   
(2)1 μm厚度的金箔包含了3000层金原子,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后方向不变,说明____;   
A. 原子的质量是均匀分布的     B. 原子内部绝大部分空间是空的
(3)科学家对原子结构的探究经历了三个过程,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你认为原子结构为下图中的________。   
A. 道尔顿模型特点:不可再分的实心球体
B. 汤姆生模型特点:正负电荷均匀分布
A. 卢瑟福模型特点:核位于原子中心,重量集中在核上
当前题号:6 | 题型:None | 难度:0.99
关于二氧化硫、二氧化碳、二氧化锰、氧气四种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都含有氧分子B.氧元素的化合价都相同
C.都是氧化物D.都含有氧元素
当前题号:7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以下属于符号的是()
A.AB.BC.CD.D
当前题号:8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上课时,老师拿出一张卡片,标有“Cu“,要学生说出其含义。下列不.能.表示的其含义的是()
A.AB.BC.CD.D
当前题号:9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下图中“○”、“●”分别表示质子数不同的原子。其中,属于化合物的是__ ;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____
当前题号:10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