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提高探究的能力
- 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基本技能
-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 生物的新陈代谢
- 生命活动的调节
- 生命的延续和进化
- 人、健康与环境
- 常见的物质
- 物质的结构
- 构成物质的微粒
- 物质的分类
-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 人类生存的地球
- 当代社会重大课题
-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初中科学学习中,我们初步认识了物质的微观结构。
(1)氯化钠、金刚石、干冰三种物质中,由离子构成的物质是_____ 。
(2)下图是CO与O2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反应前后没有发生变化的粒子是____ (填序号)。

(1)氯化钠、金刚石、干冰三种物质中,由离子构成的物质是
(2)下图是CO与O2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反应前后没有发生变化的粒子是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④⑤ |
碳﹣12、碳﹣13、碳﹣14都是碳元素的原子,它们的主要差别在于()
A.电子数目不同 | B.中子数目不同 |
C.质子数目不同 | D.化学性质不同 |
据中央电视台6月3日对云南抚仙湖底古城考古的现场报道,科学家曾经通过测定古生物遗骸中的碳﹣14来推断古城年代。碳﹣14原子的核电荷数为6,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为14,下列关于碳﹣14原子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质子数为6 |
B.中子数为6 |
C.电子数为6 |
D.电子数和中子数之和为14 |
探究原子结构的奥秘;
1808年,英国科学家道尔顿提出了原子论,他认为物质都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原子是一个实心球体,不可再分割。
1897年,英国科学家汤姆生发现原子中存在电子。他认为在原子结构中,电子就像“西瓜子”一样镶嵌在带正电的“西瓜瓤”中。
1911年英国科学家卢瑟福做了一个实验:用一束质量比电子大很多的带正电的高速运动的α粒子轰击金箔,结果是大多数α粒子能穿过金箔且不改变原来的前进方向,但也有一小部分改变了原来的方向,还有极少数的α粒子被反弹了回来。据此他提出了带核的原子结构模型: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
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科学家对原子结构的探究经历了三个过程,下列(填字母序号,下同)____是汤姆森原子结构模型,_____是卢瑟福原子结构模型;

(2)在卢瑟福的实验中,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方向不变,说明_____;
A.原子的质量是均匀分布的
B.原子内部绝大部分空间是“空的”
(3)根据卢瑟福的实验所产生的现象,不能够获得的结论是_____;
A.原子核体积很小
B.原子核质量较大
C.原子核带正电
D.核外电子带负电
(4)通过人类认识原子结构的历史,你对科学的发展有那些感想?______________。(答一点即可);
1808年,英国科学家道尔顿提出了原子论,他认为物质都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原子是一个实心球体,不可再分割。
1897年,英国科学家汤姆生发现原子中存在电子。他认为在原子结构中,电子就像“西瓜子”一样镶嵌在带正电的“西瓜瓤”中。
1911年英国科学家卢瑟福做了一个实验:用一束质量比电子大很多的带正电的高速运动的α粒子轰击金箔,结果是大多数α粒子能穿过金箔且不改变原来的前进方向,但也有一小部分改变了原来的方向,还有极少数的α粒子被反弹了回来。据此他提出了带核的原子结构模型: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
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科学家对原子结构的探究经历了三个过程,下列(填字母序号,下同)____是汤姆森原子结构模型,_____是卢瑟福原子结构模型;

(2)在卢瑟福的实验中,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方向不变,说明_____;
A.原子的质量是均匀分布的
B.原子内部绝大部分空间是“空的”
(3)根据卢瑟福的实验所产生的现象,不能够获得的结论是_____;
A.原子核体积很小
B.原子核质量较大
C.原子核带正电
D.核外电子带负电
(4)通过人类认识原子结构的历史,你对科学的发展有那些感想?______________。(答一点即可);
下图是甲烷与氧气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请通过比较、归纳,回答下列问题(不利用相对原子质量):
(1)一个甲烷分子和一个二氧化碳分子的不同点是__________________ ;
(2)氧分子、二氧化碳分子、水分子的相同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 ;
(3)根据上述示意图,请从微观角度描述你获得的关于化学变化的一个信息__________ 。

请通过比较、归纳,回答下列问题(不利用相对原子质量):
(1)一个甲烷分子和一个二氧化碳分子的不同点是
(2)氧分子、二氧化碳分子、水分子的相同点是
(3)根据上述示意图,请从微观角度描述你获得的关于化学变化的一个信息
负质子、正电子都属于反粒子,它们与质子、电子的质量、带电量均相等,但电性相反。那么根据你的理解,下列关于反氢原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由一个带正电的质子和一个带负电的电子构成 |
B.由一个带负电的质子和一个带正电的电子构成 |
C.由一个带负电的质子和一个带负电的电子构成 |
D.由一个带正电的质子和一个带正电的电子构成 |
物质是由原子所组成的,原子又由电子、质子与中子等更微小的粒子所构成。若以○、
、●分别代表电子、中子与质子,则下列各示意图中,带正电的是()

A.![]() | B.![]() |
C.![]() | D.![]() |
下列关于分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一切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
B.分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
C.分子是不能再分的粒子 |
D.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