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提高探究的能力
- 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基本技能
-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 生物的新陈代谢
- 生命活动的调节
- 生命的延续和进化
- 遗传和变异现象
- 遗传物质的传递
- 进化理论的发展
- 育种与优生
- 化石告诉我们什么
- + 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
- 进化论的演变
- 自然选择学说
- 人、健康与环境
- 常见的物质
- 物质的结构
-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 人类生存的地球
- 当代社会重大课题
-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图示为两个未被破坏的地层中发掘出来的动物A和B的化石。下列关于物种A、B关系的叙述最不合理的是()


A.物种A比物种B低等![]() | B.物种A比物种B结构复杂 |
C.物种A的出现晚于物种B | D.在Ⅱ层内可能找到物种B的化石 |
下列关于生命起源和生命进化的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过程已经完全被实验证实 |
B.生物的遗传变异和环境因素的共同作用,导致了生物的进化 |
C.地球上的生物经历了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中生活到陆地生活的进化过程 |
D.化石记录、解剖学和胚胎学等能从不同方面为生物进化理论提供证据 |
在生物圈中,最高等的植物是____________,最高等的动物是____________,构成它们的基本单位都是________。
2008年美国和加拿大科学家发现了大约距今42亿年的古老岩石。这一发现最有可能成为下列哪一观点的证据( )
A.宇宙诞生于距今137亿年前 | B.地球的年龄为46亿年 |
C.距今2亿年前大陆发生了漂移 | D.距今6500万年前哺乳类动物开始繁盛 |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最早出现的陆生植物是蕨类植物 | B.最简单的多细胞动物是海绵动物 |
C.种类最多的动物是节肢动物 | D.最低等的脊椎动物是鱼类 |
古生物学家从不同的地层中挖掘出的动物化石的种类和数量如下表所示:
分析:
(1)在中生代中占优势的动物是____________。
(2)表中各类生物之间的进化趋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
(3)前肢已经变成翅膀,具有羽毛,但是翅膀上有爪,还有一条长尾巴的始祖鸟可能出现在_________纪
代 | 纪 | 发现的化石种类和数量 |
中 生 代 | 白垩纪(距今1.35亿至0.65亿年) | 鸟类、哺乳类(少量)、爬行类 |
侏罗纪(距今2.08亿至1.35亿年) | 爬行类(大量) | |
三叠纪(距今2.5亿至2.08亿年) | 硬骨鱼类 |
分析:
(1)在中生代中占优势的动物是____________。
(2)表中各类生物之间的进化趋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
(3)前肢已经变成翅膀,具有羽毛,但是翅膀上有爪,还有一条长尾巴的始祖鸟可能出现在_________纪
化石在地层按一定顺序出现的事实是生物进化最可靠最直接的证据;化石在地层中的分布说明了生物是经过 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逐渐进化而来的,它反映了生物进化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更先进更科学的推断生物间的亲缘关系的方法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较早出现的单细胞动物和腔肠动物大多数生活在水中,而较晚出现的爬行类、鸟类和哺乳动物大多生活在陆地上,从生物生活环境的变化可以看出生物进化的趋势是_______。
(2)较早出现的藻类植物结构简单,没有器官的分化。而较晚出现的被子植物结构复杂,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的分化。从生物体的结构组成可以看出生物进化的趋势是__________。
(3)研究发现,在古老的地层中只有低等生物出现,而高等生物则出现在较近的地层中。从这一研究结果可以看出生物进化的趋势是____________。
(2)较早出现的藻类植物结构简单,没有器官的分化。而较晚出现的被子植物结构复杂,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的分化。从生物体的结构组成可以看出生物进化的趋势是__________。
(3)研究发现,在古老的地层中只有低等生物出现,而高等生物则出现在较近的地层中。从这一研究结果可以看出生物进化的趋势是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