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提高探究的能力
- 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基本技能
-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 生物的新陈代谢
- + 血液
- 心脏和血管
- 血液循环
- 血型与输血
- 生命活动的调节
- 生命的延续和进化
- 人、健康与环境
- 常见的物质
- 物质的结构
-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 人类生存的地球
- 当代社会重大课题
-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血液是反映人体健康状态的“晴雨表”,通过对血液成分的分析,可以了解身体的许多生理状况,所以体检时常需抽血化验。请回答:
(1)抽血前,在受试者的手臂穿刺部位以上约6厘米处系上止血带,然后要求受试者握紧和放松拳头几次,使血管变粗、隆起。由此可知抽取血液的血管是 。
(2)抽血后,用脱脂棉球按住穿刺点,伤口很快就可止血。在此过程中,血液中的 起着重要作用。
(1)抽血前,在受试者的手臂穿刺部位以上约6厘米处系上止血带,然后要求受试者握紧和放松拳头几次,使血管变粗、隆起。由此可知抽取血液的血管是 。
(2)抽血后,用脱脂棉球按住穿刺点,伤口很快就可止血。在此过程中,血液中的 起着重要作用。
右图是有关人体新陈代谢示意图,A、B、C分别为相关系统,D1、D2、D3、D4、D5为相应生理过程,图中箭头代表相关物质的移动方向,读图回答问题。

(1)完成A系统主要功能的器官是 。
(2)通过D2和D3生理过程,血液成分的变化是 。
(3)与完成D1、D2、D3、D4、D5生理过程有直接关系的血管类型是: 。

(1)完成A系统主要功能的器官是 。
(2)通过D2和D3生理过程,血液成分的变化是 。
(3)与完成D1、D2、D3、D4、D5生理过程有直接关系的血管类型是: 。
西藏位于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具有下列哪一生理指标的人员更适宜于进藏工作?()
A.血液中红细胞含量较多 |
B.血液中白细胞含量较多 |
C.血糖含量远高于正常人 |
D.呼吸、心率比正常人快 |
2011世界献血者日的主题是“捐献更多血液,挽救更多生命”。正常健康的人献占人体5%—10%的血量,不会对人体造成任何的影响,这是因为人体具有造血的功能。负责该功能的结构是()
A.红细胞 | B.心脏 | C.红骨髓 | D.肝脏 |
血液从
流向
后,血红蛋白和氧气的结合情况以及血液中二氧化碳含量情况如图。则
表示的结构分别是( )





A.右心室,左心室 |
B.肾静脉,肾动脉 |
C.肺静脉,肺动脉 |
D.毛细血管,肺静脉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人们长期使用铁锅煮饭不易患贫血病,其原因是红细胞中含有铁元素 |
B.在![]() ![]() ![]() ![]() |
C.输血原则上输同型血,特殊情况下![]() ![]() |
D.人体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是小肠 |
下列关于甲、乙、丙、丁四幅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是能够接受刺激产生兴奋和传导兴奋的神经组织 |
B.乙图中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是[②]胃 |
C.丙实验证明了根的生长具有向地性 |
D.用放大镜观察人体红细胞的结构 |
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它与我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
(1)人处在通风不良的环境中时间过长,血液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增加,血液的PH会_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从而引起头晕、恶心等症状。
(2)浓的食盐溶液能清洗伤口,是由于浓的食盐溶液会使细胞失去水分,使____________凝固,具有杀菌的作用。
(1)人处在通风不良的环境中时间过长,血液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增加,血液的PH会_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从而引起头晕、恶心等症状。
(2)浓的食盐溶液能清洗伤口,是由于浓的食盐溶液会使细胞失去水分,使____________凝固,具有杀菌的作用。
下列有关稳态生理意义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当血液的成分稳定时,人一定不会发生疾病 |
B.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
C.当稳态遭到破坏时,可导致疾病发生 |
D.稳态有利于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