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提高探究的能力
- 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基本技能
-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 生物的新陈代谢
- + 血液
- 心脏和血管
- 血液循环
- 血型与输血
- 生命活动的调节
- 生命的延续和进化
- 人、健康与环境
- 常见的物质
- 物质的结构
-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 人类生存的地球
- 当代社会重大课题
-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血液是反映人体健康状态的“晴雨表”,通过对血液成分的分析,可以了解身体的许多生理状况,所以体检时常需抽血化验。
(1)抽血前,在受试者的手臂穿刺部位以上的6厘米处系上止血带,然后要求受试者紧握和放松拳头几次,使血管变粗、隆起。由此可知抽取血液的血管是_____________。
(2)进针时,尽管有较强的疼痛感,但受试者并不会把手臂缩回,这是因为大脑能控制_________中的缩手反射中枢。
(3)抽血后,用脱脂棉球按住穿刺点,伤口很快就可止血,在此过程血液中的_______起着重要作用。
(1)抽血前,在受试者的手臂穿刺部位以上的6厘米处系上止血带,然后要求受试者紧握和放松拳头几次,使血管变粗、隆起。由此可知抽取血液的血管是_____________。
(2)进针时,尽管有较强的疼痛感,但受试者并不会把手臂缩回,这是因为大脑能控制_________中的缩手反射中枢。
(3)抽血后,用脱脂棉球按住穿刺点,伤口很快就可止血,在此过程血液中的_______起着重要作用。
下表是某成年男子血液的化验结果。根据表中的数据回答:
(1)依据化验项目第 项判断此人有炎症,请说明理由
(2)依据化验项目第①项判断此人患有贫血。请在下列四项中选择:他应该多吃含
丰富的食品。(可多选)
| 化验项目 | 正常情况 | 化验结果 |
血液 | ①血红蛋白 | 120~150克/升 | 100克/升 |
②白细胞 | 4×109~10×109个/升 | 16×109个/升 | |
③血清 | | 含抗A凝集素 |
(1)依据化验项目第 项判断此人有炎症,请说明理由
(2)依据化验项目第①项判断此人患有贫血。请在下列四项中选择:他应该多吃含
丰富的食品。(可多选)
A.钙 | B.铁 | C.维生素B1 | D.蛋白质 |
图中B处表示人体某处毛细血管网,A、C表示血管,箭头表示血流方向。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B表示肌肉组织内的毛细血管网,则B血管血液中的氧分子将会与血红蛋白迅速 。
(2)若B表示肺泡壁毛细血管网,则图中 血管内的血液是暗红色的静脉血。
(3)若在进食后一定时间内,A血管的血糖含量高于C血管,而在饥饿状况下,A血管的血糖含量略低于C血管,则B表示人体 部位的毛细血管网。

(1)若B表示肌肉组织内的毛细血管网,则B血管血液中的氧分子将会与血红蛋白迅速 。
(2)若B表示肺泡壁毛细血管网,则图中 血管内的血液是暗红色的静脉血。
(3)若在进食后一定时间内,A血管的血糖含量高于C血管,而在饥饿状况下,A血管的血糖含量略低于C血管,则B表示人体 部位的毛细血管网。
嵊州市应征入伍赴藏的青年,刚到达青藏高原时,常会头晕、头痛、耳鸣,有的甚至恶心、呕吐,其主要原因是()
A.高原上空气稀薄,气压偏低 |
B.高原上气温偏低,经常下雪 |
C.高原上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较多 |
D.高原上道路崎岖,人体能量消耗过多 |
血红蛋白与氧能进行可逆性结合,氧浓度高的地方则氧分压大,氧浓度低的地方则氧分压小,如图是血红蛋白结合氧的百分数随氧分压高低而变化的情况。已知肺泡里的氧分压是100mmHg,组织中的氧分压是40mmHg,并已测得每100mL血液中的血红蛋白最多能结合氧20mL。则每1000mL血液从肺泡流经组织所释放的氧可达__ ___mL。

2006年7月1日,青藏铁路全线贯通,引发了西藏旅游热,许多游客刚到达西藏时会出现头晕、头痛、耳鸣,甚至恶心、呕吐等高原反应,其主要原因是( ):
①高原上气温偏低 ②高原上缺氧 ③高原上气压偏高 ④高原上人体能量消耗过多
①高原上气温偏低 ②高原上缺氧 ③高原上气压偏高 ④高原上人体能量消耗过多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根据如图所示分析下列说法,其中不正确的是( )


A.如果图中AB段表示肺部毛细血管,则该曲线表示氧气在血液中的含量变化 |
B.如果图中表示血液流经肾单位,在肾单位各个结构中含氮废物的质量分数的变化曲线,则AB段是出球小动脉 |
C.如果图中纵坐标表示萝卜的总质量,则AB段可以表示将萝卜放入清水的过程 |
D.如果图中AB段表示某人出现炎症,则纵坐标可以是血液中白细胞的数量变化 |
食品加工时,使用亚硝酸钠(NaNO2)可以改良食品的口感与色泽。现有一研究,探究这种化学物质对小鼠具有免疫功能的各种白细胞数量的影响。实验中分别以含有3种不同亚硝酸钠剂量的饲料喂食小鼠21天,在停喂含亚硝酸钠饲料而恢复正常饲料后的第一天(A)、第一星期(B)及第三星期(C),分别采血进行各种血球的计数,结果如下表。
实验结果显示亚硝酸钠对小鼠白细胞的影响,下列推论中正确的是( )
白细胞种类 | 时间 | 亚硝酸钠的剂量(毫克/千克) | ||
| | O | 5 O | 1 00 |
嗜中性细胞/总白细胞数(%) | A B C | 2 O.6±4.8 1 4.8 ±3.8 1 6.8±2.5 | 20.8±3.6 1 5.5±2.6 1 3.7±1.8 | 35.0±6.7 1 9.3±3.2 1 8.9±3.5 |
淋巴细胞/总白细胞数(%) | A B C | 80.5±9.8 85.2±8.3 8 3.2±8.2 | 80.2±8.9 82.8±7.6 8 6.3±9.2 | 6 8.5±5.5 80.7±6.2 80.2±7.8 |
总白细胞数(×1 09cells/mL) | A B C | 6.5±1.2 7.5±1.8 8.O±2.2 | 5.2±1.2 8.1±1.6 7.1±1.9 | 5.1±1.4 8.0±1.8 7.4 4±1.4 |
实验结果显示亚硝酸钠对小鼠白细胞的影响,下列推论中正确的是( )
A.亚硝酸钠会造成白细胞的增生率与未喂食的对照组相同 |
B.亚硝酸钠会造成各种白细胞比例上的改变 |
C.亚硝酸钠会造成嗜中性细胞分化成淋巴细胞 |
D.亚硝酸钠的影响与处理时间有关,而与剂量无关 |
下表是某成年男子血液的化验结果。根据表中的数据回答:
(1)依据化验项目第 项判断此人有炎症,原因在于 数目高出正常值。
(2)依据化验项目第①项判断此人患有贫血。请在下列四项中选择:他应该多吃含 丰富的食品。(可多选)
| 化验项目 | 正常情况 | 化验结果 |
血液 | ①血红蛋白 | 120~150克/升 | 100克/升 |
②白细胞 | 4×109~10×109个/升 | 16×109个/升 | |
③血清 | | 含抗A凝集素 |
(1)依据化验项目第 项判断此人有炎症,原因在于 数目高出正常值。
(2)依据化验项目第①项判断此人患有贫血。请在下列四项中选择:他应该多吃含 丰富的食品。(可多选)
A.钙 | B.铁 | C.维生素B1 | D.蛋白质 |
人体的组织细胞每时每刻都和毛细血管中的血液进行物质交换,细胞由此不断地进行着自我更新。请仔细观察下图,回答相关的问题:

(1)图左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人体血液涂片,其中的B是 细胞。
(2)图右表示血液流经人体组织细胞时进行的物质交换,其中能使甲乙气体进出交换的血管类型是 。

(1)图左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人体血液涂片,其中的B是 细胞。
(2)图右表示血液流经人体组织细胞时进行的物质交换,其中能使甲乙气体进出交换的血管类型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