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提高探究的能力
- 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基本技能
-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 生物的新陈代谢
- 人体呼吸系统的结构和气体交换
- + 呼吸作用
- 动物的呼吸作用
- 生命活动的调节
- 生命的延续和进化
- 人、健康与环境
- 常见的物质
- 物质的结构
-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 人类生存的地球
- 当代社会重大课题
-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如图所示为人体部分生理过程示意图,A、B、C表示不同的物质,序号①②表示消化和吸收的过程。

(1)图中甲细胞表示血细胞中的________细胞。
(2)完成①②过程的主要器官是________。
(3)如果C表示葡萄糖,则其进入乙细胞后通过________作用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该过程需要图中的________(填字母)物质参与。

(1)图中甲细胞表示血细胞中的________细胞。
(2)完成①②过程的主要器官是________。
(3)如果C表示葡萄糖,则其进入乙细胞后通过________作用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该过程需要图中的________(填字母)物质参与。
关于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人体总是先进行同化作用,再进行异化作用 |
B.呼吸作用属于同化作用 |
C.健康成年人的同化作用总是等于异化作用 |
D.青少年一般同化作用会大于异化作用 |
如图为人体血液中某种物质,在流经某些结构的过程中,含量变化情况示意图。纵坐标代表某种物质含量,横坐标代表血液流经的某些结构和血流方向,Ⅰ、Ⅱ、Ⅲ表示血液流经的器官或结构。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该物质为氧气,则血液流经器官Ⅰ时,氧气的含量________,Ⅰ表示的器官是________。
(2)若该物质为二氧化碳,则Ⅲ表示的器官是________,Ⅱ中流动的是________血。
(3)若该物质为有机营养物质,则表示小肠的是________;若该物质为含氮废物,则表示肾脏的是________。

(1)若该物质为氧气,则血液流经器官Ⅰ时,氧气的含量________,Ⅰ表示的器官是________。
(2)若该物质为二氧化碳,则Ⅲ表示的器官是________,Ⅱ中流动的是________血。
(3)若该物质为有机营养物质,则表示小肠的是________;若该物质为含氮废物,则表示肾脏的是________。
如图是某人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的一次平静呼吸中肺内气压的变化曲线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曲线AB段表示____(填“吸气”或“呼气”)时肺内气压的变化。
(2)在曲线BC段的变化中,胸腔的体积____(填“增大”或“减小”)。
(3)本次呼吸中,吸气结束的那一瞬间是坐标系中的____点,此时肺内气压与外界大气压的值____。

(1)曲线AB段表示____(填“吸气”或“呼气”)时肺内气压的变化。
(2)在曲线BC段的变化中,胸腔的体积____(填“增大”或“减小”)。
(3)本次呼吸中,吸气结束的那一瞬间是坐标系中的____点,此时肺内气压与外界大气压的值____。
为了证明动物也像人一样会呼吸,小明设计了如图①所示的实验:


根据以上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碱石灰能吸收二氧化碳,而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极少,因此通过实验现象:A试管中红色液滴向左移了一段距离;而B试管中红色液滴几乎没有移动,从而证明该动物消耗了一定量的空气中某种成分同时放出______气体。
(2)小明同学认为该实验还需证明A装置被消耗了的成分是氧气,那么小明还应该进行的操作是______。
(3)小王同学受到小明的启示后认为该实验若把装置改变成如图②所示,还能用来测定空气中的氧气体积分数。你认为合理吗?请说明理由:______。


根据以上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碱石灰能吸收二氧化碳,而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极少,因此通过实验现象:A试管中红色液滴向左移了一段距离;而B试管中红色液滴几乎没有移动,从而证明该动物消耗了一定量的空气中某种成分同时放出______气体。
(2)小明同学认为该实验还需证明A装置被消耗了的成分是氧气,那么小明还应该进行的操作是______。
(3)小王同学受到小明的启示后认为该实验若把装置改变成如图②所示,还能用来测定空气中的氧气体积分数。你认为合理吗?请说明理由:______。
如图是人体在平静呼吸时肺内气体容量变化曲线,则在t0—t1时间段内,膈肌___(选填“舒张”或“收缩”),肺内气压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外界气压;对于同一个人来说,若t1时刻肺内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为w1,t2时刻肺内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为w2,则w1_______w2(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肺内的二氧化碳来自空气和人体_______(填生理过程)产生的

下表为人的吸入或呼出的气体成分,请根据右表中的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表中A、B两种气体分别表示吸入和呼出的气体,则____(填“A或B”)是呼出的气体,其中二氧化碳主要来自____。
(2)肺部变化示意图C对应是人在____过程(填“呼气”或“吸气”),此时膈肌____。

气体成分 气体含量 | 氮气 | 氧气 | 二氧化碳 | 水蒸气 | 其他气体 |
A | 78% | 16% | 4% | 1.1% | 0.9% |
B | 78% | 21% | 0.03% | 0.07% | 0.9% |
(1)表中A、B两种气体分别表示吸入和呼出的气体,则____(填“A或B”)是呼出的气体,其中二氧化碳主要来自____。
(2)肺部变化示意图C对应是人在____过程(填“呼气”或“吸气”),此时膈肌____。
如图是某人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的一次平静呼吸中肺内气压的变化曲线图,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曲线AB表示吸气时肺内气压的变化情况,此时,膈肌收缩,肋骨下移 |
B.曲线BC的变化中,胸廓的前后、左右、上下径都扩大 |
C.本次呼吸中,呼气结束那一瞬间是坐标系中的B点,此时肺内气压与大气压的值相等 |
D.曲线AB段呼吸肌收缩,肺内气压较小;曲线BC段呼吸肌舒张,肺内气压较大 |
PM2.5颗粒能通过呼吸系统进人血液,危害人体健康。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雾霾天气里人吸入气体中的二氧化碳含量远低于氧气含量 |
B.雾霾天气里人呼出气体中的二氧化碳含量远高于非雾霾天气时的 |
C.植树造林可以减少雾霾改善空气质量 |
D.PM2.5颗粒经过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泡进入血液 |
如图为胸腔和肺的示意图,当肋间外肌和膈肌收缩时,图中三部位压力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A.c>a>b |
B.a>b>c |
C.a>c>b |
D.b>c>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