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提高探究的能力
- 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基本技能
-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 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 观察多种多样的生物
- 细胞
- 种群
- 群落
- 生态系统
-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 生物的新陈代谢
- 生命活动的调节
- 生命的延续和进化
- 人、健康与环境
- 常见的物质
- 物质的结构
-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 人类生存的地球
- 当代社会重大课题
-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达尔文环球航行到达加拉帕戈斯群岛的某岛屿时,发现这里仙人掌非常丰富,地雀的喙也与其他岛屿地雀的喙不同,大多为尖而长(如图)。对这一现象最合理的解释是( )


A.喙尖而长的地雀比其他形状喙的地雀繁殖能力强 |
B.喙尖而长的地雀比其他形状喙的地雀更凶猛 |
C.喙尖而长的地雀比其他形状喙的地雀更高等 |
D.喙尖而长的地雀更适应在仙人掌丰富的岛屿生存 |
如图所示,图甲表示1940~1960年某地降雪天数,图乙表示在同一时间内该地区白色老鼠占同种个体的百分数,请分析回答:

(1)生活在雪地的老鼠的毛色为白色,这是生物对环境的_____现象,是长期的_____结果。如果降雪推迟,白色老鼠易被天敌发现而被捕食,这说明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_____的。
(2)随着降雪天数的增加,白色老鼠的数量_____,随着降雪天数的减少,白色老鼠的数量_____。从 1940~1960年的降雪天数看,开始是逐步上升,以后逐渐下降,这种变化的环境对老鼠的毛色起定向选择的作用。

(1)生活在雪地的老鼠的毛色为白色,这是生物对环境的_____现象,是长期的_____结果。如果降雪推迟,白色老鼠易被天敌发现而被捕食,这说明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_____的。
(2)随着降雪天数的增加,白色老鼠的数量_____,随着降雪天数的减少,白色老鼠的数量_____。从 1940~1960年的降雪天数看,开始是逐步上升,以后逐渐下降,这种变化的环境对老鼠的毛色起定向选择的作用。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湿地生态系统被称为“绿色水库” |
B.森林生态系统有“地球之肾”之称 |
C.海洋生态系统由海洋生物组成 |
D.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
据显微镜结构和植物细胞结构模式图,回答问题:

(1)图甲是某同学在用显微镜观察黑藻细胞时看到的物像,若让观察的物像达到图乙所示效果,需向____移动装片.若图丙表示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黑藻细胞细胞质环流方向示意图,则细胞质环流的方向是_____.
(2)在观察中若将物镜由10×换为40×,则视野变化是_____.(填“变亮或变暗”)此时要想更好地观察细胞的结构,需调节的结构是____.
(3)番茄吃起来酸甜可口,这些酸甜物质主要存在于_____.
(4)细胞中物质、能量的变化非常复杂,细胞的控制中心是[___]______.

(1)图甲是某同学在用显微镜观察黑藻细胞时看到的物像,若让观察的物像达到图乙所示效果,需向____移动装片.若图丙表示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黑藻细胞细胞质环流方向示意图,则细胞质环流的方向是_____.
(2)在观察中若将物镜由10×换为40×,则视野变化是_____.(填“变亮或变暗”)此时要想更好地观察细胞的结构,需调节的结构是____.
(3)番茄吃起来酸甜可口,这些酸甜物质主要存在于_____.
(4)细胞中物质、能量的变化非常复杂,细胞的控制中心是[___]______.
在动物界中,羚羊发现猎豹后迅速奔逃,这种现象体现出生物具有的特征是( )
A.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 B.生物能进行呼吸 |
C.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 D.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
桫椤是我国国家一类保护植物,喜欢阴湿环境,植株高大且有根、茎、叶等器官,但没有花、果实和种子,据此判断桫椤属于( )
A.苔藓植物 | B.蕨类植物 | C.裸子植物 | D.被子植物 |
如果生态系统自动调节能力越强,那么( )
①生态系统的成分越复杂;②生态系统的成分越简单;③营养结构越复杂;④营养结构越简单;⑤生态平衡越容易被破坏;⑥生态平衡越不易被破坏
①生态系统的成分越复杂;②生态系统的成分越简单;③营养结构越复杂;④营养结构越简单;⑤生态平衡越容易被破坏;⑥生态平衡越不易被破坏
A.①③⑤ | B.②④⑥ | C.①③⑥ | D.②④⑤ |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生态环境就是造福子孙后代。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 |
B.过度放牧造成草原的土地沙化,能通过草场的自动调节快速恢复原样 |
C.发展生态农业有助于改善农村生态环境质量 |
D.建立返湾湖国家湿地公园是保护生态系统的有效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