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1)狮泉河汛期出现在8月,具有陡涨陡落的特点。试说明原因。
(2)分析西藏阿里地区成为星空观测条件极佳区域的原因。
材料一:狮泉河,藏语称森格藏布。印度河上源,西藏自治区西部主要大河之一。发源于冈底斯山主峰冈仁波齐峰北面的冰川湖,自南向北流至邦巴附近转向西流,经革吉在扎西岗附近与噶尔藏布相汇合转向西北,流入克什米尔地区。狮泉河流域8月份降水占全年的40%,气候干旱少雨,处于半荒漠和荒漠地带。
材料二:暗夜公园是国际暗夜协会为呼吁治理全球光污染,而在全球范围内评选的一些暗夜条件极佳的区域。2014年7月,我国首家以星空观测、星空摄影为主题的暗夜公园——西藏阿里暗夜公园已试运行,为广大游客及天文爱好者提供了观测夜空的好去处。
材料三:西藏行政区划简图和阿里地区景点示意图

(1)狮泉河汛期出现在8月,具有陡涨陡落的特点。试说明原因。
(2)分析西藏阿里地区成为星空观测条件极佳区域的原因。
川藏铁路(下图)因修建难度大,进行了分段建设。2018年1月,拉萨———林芝段中目前最长的桑珠岭隧道全线贯通。4月,成都至雅安段开始铺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拉萨与成都相比,拉萨市
【小题2】川藏铁路修建难度大的主要原因是

【小题1】拉萨与成都相比,拉萨市
A.全年气温较低 | B.全年正午太阳高度角小 |
C.因纬度低,全年日照强 | D.一年中,夜晚大气逆辐射强 |
A.线路较长,建设成本高 |
B.板块张裂处,多地质灾害 |
C.地形复杂,地势起伏大 |
D.气候寒冷,高寒荒漠广布 |
藏族是全世界人均饮茶最多的民族之一。历史上茶马古道是汉藏民族之间一种传统的以茶马互市为中心内容的贸易往来通道,它是世界上通行难度最大的古道。下图示意茶马古道路线(局部)分布。
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藏区居民酷爱饮茶,结合区域特征推测原因不包括
A.高寒地区适宜大量种植茶叶 |
B.畜牧业为主,分解过量脂肪 |
C.蔬菜产量低,补充维生素 |
D.历史饮食文化影响深刻 |
A.春节 | B.夏季 | C.秋季 | D.冬季 |
下图为我国某地区等降水量线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图中等降水量线明显向北凸出的主要原因是:
【小题2】下列有关该区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小题3】拉萨一带的种植农业特点是:

【小题1】图中等降水量线明显向北凸出的主要原因是:
A.受西南季风的影响,暖湿气流沿河谷深入 |
B.地处迎风坡 |
C.地势西高东低,有利于东南季风深入 |
D.多锋面、气旋活动 |
A.该区有丰富的水能、地热能资源 |
B.图中河谷成因与东非大裂谷相似 |
C.图中甲处自然带表现为明显的垂直地带性 |
D.图中甲处等降水量线密集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地形 |
A.绿洲农业 | B.密集农业 | C.河谷农业 | D.商品农业 |
西藏自治区位于青藏高原西南部,全区面积为120.84万km2,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8,水资源占有量居全国第一。下图示意2005-2014年西藏自治区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的年际变化。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2005-2014年西藏自治区人均水资源占有量
A.呈波动增长趋势 | B.低于全国人均水平 |
C.受地形的影响大 | D.变化受气温、降水影响 |
A.冰川、河湖数众多 | B.外流区面积比内流区广 |
C.区域内年降水量丰富 | D.水资源需求量少 |
读某地等高线图,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对图示区域的描述,正确的是()
【小题2】对区域内众多湖泊成因的解释,可信的是()
①冰川侵蚀形成冰蚀洼地,冰雪融化,形成湖泊
②地壳活动强烈,造成地表断层形成沟谷及洼地,形成湖泊
③火山喷火口休眠以后积水而成 ④河流摆动和改道而形成的湖泊
⑤洼地积水融化其下冻土层中的冰,使得洼地越来越深,积水越来越多,形成湖泊

【小题1】对图示区域的描述,正确的是()
A.水能、太阳能资源丰富 |
B.河流春汛、夏汛明显 |
C.湖泊均为咸水湖,且面积不断增大 |
D.日较差较大,年较差较小 |
①冰川侵蚀形成冰蚀洼地,冰雪融化,形成湖泊
②地壳活动强烈,造成地表断层形成沟谷及洼地,形成湖泊
③火山喷火口休眠以后积水而成 ④河流摆动和改道而形成的湖泊
⑤洼地积水融化其下冻土层中的冰,使得洼地越来越深,积水越来越多,形成湖泊
A.①②⑤ | B.①③④ | C.①②③ | D.①④⑤ |
读“我国三大自然区(Ⅰ、Ⅱ、Ⅲ)图”,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地理界线P南北两侧种植业不同,主要原因是()
【小题2】有关Ⅰ、Ⅱ、Ⅲ三个自然区的叙述,正确的有()

【小题1】地理界线P南北两侧种植业不同,主要原因是()
A.地形条件不同 | B.水热条件不同 |
C.土壤条件不同 | D.光照条件不同 |
A.Ⅱ区比Ⅲ区纬度高,故热量较Ⅲ区少 |
B.Ⅲ区比Ⅱ区纬度低,故太阳光照比Ⅱ区强 |
C.Ⅲ区与Ⅰ区南部距海远近不同,故以400mm等降水量线为两区界线 |
D.Ⅱ区比Ⅰ区北部降水少,故以400mm等降水量线与Ⅰ区北部为界 |
读我国风能资源分布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下列关于图中①②③④四地风能丰富与否及其成因的叙述,错误的是
【小题2】图中M地区具有较大发展潜力的新能源是

【小题1】下列关于图中①②③④四地风能丰富与否及其成因的叙述,错误的是
A.①地风能丰富是由于接近冬季风的源地 |
B.②地风能较贫乏是由于周围高山环绕 |
C.④地风能较贫乏是由于距海遥远 |
D.③地风能较丰富是由于地处沿海 |
A.太阳能、地热能和风能 | B.太阳能、风能和沼气 |
C.地热能、风能和沼气 | D.太阳能、地热能和生物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