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我国某区域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甲、乙两地之间的山脉是
A.秦岭B.天山C.阴山D.巴颜喀拉山
【小题2】甲、乙两地存在的差异是
A.甲地是中温带,乙地是暖温带B.甲地是半干旱地区,乙地是半湿润地区
C.甲地是草原,乙地是森林D.甲地是落叶阔叶林,乙地是常绿阔叶林
当前题号:1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我国幅员辽阔,地理环境差异显著,地理环境的差异导致了人类活动的差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广东人经常喝凉茶,四川人喜欢吃麻辣。形成这种饮食习惯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植被B.土壤C.气候D.地形
【小题2】我国南方地区以水田农业为主,北方地区以旱作农业为主,西北地区发展畜牧业。形成这种生产活动地域差异的主要 自然因素是
A.降水B.地形C.土壤D.热量
当前题号:2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关于我国温度带的正确叙述是(   )
A.亚热带和暖温带的河流都不结冰B.塔里木盆地主要位于中温带
C.台湾、海南两省全部属于热带D.秦岭一淮河一线基本上是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分界线
当前题号:3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我国秦岭-淮河一线以北,250毫米年降水量线以东的东北、华北和西北地区,农业地域类型为(  )
A.水田农业B.旱作农业C.牧场畜牧业D.地中海型农业
当前题号:4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下图为我国部分地区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序号表示的区域
A.①降水稀少,河流均为内流河
B.②光照充足,植被类型为荒漠
C.③雨热同期,主要为半湿润地区
D.④水热充足,主要为热带和暖温带地区
【小题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①到②地势由第一级阶梯到第二级阶梯B.②到③由畜牧业过渡到种植业为主
C.③到④人口密度逐渐递增D.④到⑤的植被变化体现了经度地带性规律
当前题号:5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读下图,我国三大自然区(I、II、III),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地理界线P南北两侧种植业不同,主要原因是( )
A.地形条件不同B.水热条件不同
C.土壤条件不同D.光照条件不同
【小题2】有关I、II、III三个自然区的叙述,正确的有(  )
A.II区比III区纬度高,故热量较III少
B.III区比II纬度低且地势高,故太阳光照比II区强
C.III区与I区南部距海远近不同,故以400mm等降水量线为界线
D.II区比I区北部降水少,故以400mm等降水量线与I区北部为界
当前题号:6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淮河是我国南、北方自然分界线。安徽省地跨我国南北方,近年来该省南部的皖江经济带(城市带)已成为长江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西部承接产业转移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读皖江经济带位置图。

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淮河成为我国南、北方自然分界线主要是因为
A.淮河南北植被差异明显B.历史上黄河曾夺淮入海
C.淮河源头位于秦岭山脉D.自然地理分异指标显著
【小题2】皖江经济带在承接产业转移时,应重点做好
①促进产业结构升级②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③加快传统工业发展④促进土地资源开发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当前题号:7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阅读材料完成下题

材料一:读“我国三大自然区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各自然区在划分时所考虑的因素是(双选)(   )
A.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B.某一地理要素
C.地理环境的区域分异  D.综合地理要素
(2)e、f两区域大致以 山为界,g区域与a、b、c等区域大致以为 界。
(学法题)关键环节考核题:
区域特点和主导因素是区域问题分析的关键所在,下面我们对其进行重点考查。
(3)就种植方式而言,b地以水田为主,c地以旱地为主,f地以灌溉农业为主,导致其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b、c之间以 一线作为分界线。
(4)不同区域粮食作物有所不同:b地以水稻为主,c地以冬小麦为主,d以    为主,g地以青稞为主,导致其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5)a、b、c、d四个区域的气候对农业生产共同的有利之处是  ,不利之处是   

材料二:下图为我国东、中、西部三个经济地带的产业结构图。

(6)三个地带比较( )
A.①地区第一产业的比重小,说明其第一产业发展落后
B.随着我国西部地区的开发,③地带的第一产业比重将会大幅度地提高
C.随着经济的发展,三个地带的第二产业比重将会上升,第三产业的比重会有所下降
D.三个地带中第三产业有可能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材料三:2014年12月12日14点32分,随着南水北调中线陶岔渠首缓缓开启闸门,清澈的汉江水奔流北上,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正式通水,通水后可有效缓解河南、河北、北京、天津四省市的水资源短缺状况。下图为“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路线图”。


(7)说明石家庄市水资源短缺的三条原因。
(8)分析南水北调中线通水后对石家庄市的三条有利影响。
当前题号:8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关于“秦岭-淮河”一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800mm年等降水量线通过处 
②1月0℃等温线通过处 
③热带与亚热带分界线 
④半湿润、半干旱区分界线 
⑤南方与北方分界线 
⑥水田耕作区与旱作区分界线 
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与亚寒带针叶林分界线 
⑧河南省与湖北省分界线
A.①②③B.③④⑤
C.⑥⑦⑧D.②⑤⑥
当前题号:9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2010年5月,兰州大学陈全功教授等人首次对中国南北分界线给出了定量、定位分析,将“线”还原成了宽度26.42公里—195.41公里的“带”。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关于中国南北分界带的地理意义,错误的叙述是
A.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B.半湿润地区和半干旱地区的分界
C.常绿阔叶林与落叶阔叶林的分界D.水田农业和旱作农业的分界
【小题2】中国南北分界带西端,最接近我国
A.季风气候区与非季风区交界带B.地势一、二级阶梯交界地带
C.河流外流区与内流区的交界带D.森林向温带荒漠过渡的地带
【小题3】我国三大自然区的内部
A.①区经度地带性差异较显著
B.②区纬度地带性差异较显著
C.③区垂直地带性差异较显著
D.地带性差异均以热量为主导
当前题号:10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