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然地理
- 人文地理
- 区域地理
- 选修地理
- 世界地理
- 中国地理
- 从世界看中国
- 中国的自然环境
- 中国的自然资源
- + 中国的经济发展
- 交通运输业
- 农业
- 工业
- 地方特色文化与旅游
- 国内贸易与国际贸易
- 环境问题与环境保护
- 中国的地理差异
- 认识省际区域
- 认识省级行政区域
- 认识省内区域
- 中国的地位与责任
读“2011年我国甲、乙两省区农作物的播种面积(千公顷)比较表”,据此回答下题。
【小题1】甲、乙两省区分别是( )
【小题2】甲省区发展农业的不利条件是( )
地区 | 稻谷 | 小麦 | 甘蔗 | 甜菜 |
甲 | 80.9 | 418.7 | | 36.3 |
乙 | 334.7 | | 69.9 | |
【小题1】甲、乙两省区分别是( )
A.内蒙古、海南 | B.山东、广东 |
C.安徽、宁夏 | D.黑龙江、上海 |
A.多沼泽地 | B.水资源不足 | C.多泥石流 | D.多台风 |
某学校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学生通过调查,记录了某地区农事活动的时间表。分析表中信息,回答下题。
该地区可能位于我国的
时间 | 6月~9月 | 9月~次年6月 | 6月~9月 |
农作物种植 | 玉米 | 小麦 | 玉米 |
该地区可能位于我国的
A.松嫩平原 | B.黄淮海平原 | C.鄱阳湖平原 | D.准噶尔盆地的绿洲 |
读下面两幅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两图所示地区的特征,正确的是( )
①灌溉水源是影响两地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②两地多为粉砂性土壤 ③两地水土流失都很严重 ④两地皆全年少雨
【小题2】两地生产、生活方面的正确叙述为( )
①甲图所示地区主要粮食作物是小麦、小米 ②两地都是我国重要的牧区 ③乙图所示地区是精耕细作的水稻产区 ④出现乙图居住景观的最主要原因是土质

【小题1】两图所示地区的特征,正确的是( )
①灌溉水源是影响两地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②两地多为粉砂性土壤 ③两地水土流失都很严重 ④两地皆全年少雨
A.①② | B.①④ | C.③④ | D.②③ |
①甲图所示地区主要粮食作物是小麦、小米 ②两地都是我国重要的牧区 ③乙图所示地区是精耕细作的水稻产区 ④出现乙图居住景观的最主要原因是土质
A.①② | B.①④ | C.③④ | D.②③ |
对下图中我国四省区中的四条铁路线的叙述,正确的( )


A.铁路线①穿越张家界自然风景区 |
B.铁路线②连接着我国3个钢铁基地 |
C.铁路线③跨越我国地势的二、三级阶梯 |
D.铁路线④是通往邻国的国际铁路 |
下图为我国部分经济作物主要分布区示意图,图中①、②表示的经济作物分别是( )


A.油菜、甜菜 | B.甘蔗、棉花 |
C.棉花、油菜 | D.甜菜、甘蔗 |
下列关于我国农业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东北地区山环水绕,是我国茶叶的主要产区 |
B.青藏地区的农业主要分布在河谷地区 |
C.我国的牧区主要分布在年降水量800mm以上的地区 |
D.甘肃兰州当地的农作物熟制为一年三熟 |
下列对土地资源的利用,既有利于生态平衡,又符合“因地制宜”原则的是( )

①在江南丘陵修筑梯田
②在太湖平原退耕还林
③在内蒙古高原退耕还草
④在黄土高原开荒种粮

①在江南丘陵修筑梯田
②在太湖平原退耕还林
③在内蒙古高原退耕还草
④在黄土高原开荒种粮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③ | D.②④ |
读东北地区局部山地和河流分布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字母所注的地形区()
【小题2】A处适宜大面积种植的农作物是()

【小题1】图中字母所注的地形区()
A.A―小兴安岭 | B.B―大兴安岭 | C.C―三江平原 | D.D―辽河平原 |
A.春小麦、棉花 | B.春小麦、油菜 | C.冬小麦、玉米 | D.春小麦、甜菜 |
下图为“我国某省2001~2013年工业产值比重及污染密集型行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比重的变动趋势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由图示信息可知
【小题2】据图推测,该省2013年后工业结构调整的重点是

【小题1】由图示信息可知
A.高新技术产业的比重呈波动上升趋势 |
B.高新技术产业比重的变化幅度小于污染密集型行业 |
C.工业产值在GDP中所占比重先增后减 |
D.2008年后污染密集型行业比重高于高新技术产业 |
A.加快发展第三产业 | B.提高资源密集型产业的比重 |
C.降低污染密集型行业比重 | D.减缓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速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