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读“2011年我国甲、乙两省区农作物的播种面积(千公顷)比较表”,据此回答下题。
地区
稻谷
小麦
甘蔗
甜菜
甲
80.9
418.7
36.3
乙
334.7
69.9
【小题1】甲、乙两省区分别是( )
A.内蒙古、海南
B.山东、广东
C.安徽、宁夏
D.黑龙江、上海
【小题2】甲省区发展农业的不利条件是( )
A.多沼泽地
B.水资源不足
C.多泥石流
D.多台风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4-11-07 08:14:35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我国目前部分优势商品粮基地分布和粮食流通方向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关于甲、乙、丙、丁商品粮基地优势条件和限制性因素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地人均耕地多,热量不足
B.乙地夏季水充足,光热不足
C.丙地水充足,土壤肥力低
D.丁地光、热、水充足,旱涝灾害频发
【小题2】Q地区曾经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目前其地位有所下降,主要原因有
①水利工程的建设
②农业劳动力严重流失
③城市化发展快,非农用地增多
④农业结构调整,粮种面积减少
A.①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
同类题2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甲基地主要的商品性农作物与该基地形成和发展的优势自然条件组合正确的是( )
A.棉花——气候适宜
B.小麦——雨热同期
C.大豆——地形平坦
D.花生——灌溉便利
【小题2】图中乙地河流流量最小值出现在春季的主要原因是( )
①春季降水少 ②上游补给少 ③河水渗漏严重 ④蒸发旺盛 ⑤农业用水量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④⑤
同类题3
我国确保粮食安全的主要措施是( )
A.保护耕地,走科技兴农道路
B.垦山种粮,促进山区农业发展
C.开发草原,把牧场变为耕地
D.围湖造田,扩大粮食种植面积
同类题4
下表是位于我国两大地形区上甲、乙两地的气象和农业资料。据表回答下列问题。
(1)甲地区适宜发展的农业类型是牧业。简述促进该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措施。
(2)乙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是季风水田农业。简要分析该地区发展该农业的主要有利条件。
(3)简要分析乙地区农产品商品率低的主要原因。
同类题5
我国人口多、耕地少,为解决粮食问题,必须()
A.减少经济作物播种面积,增加粮食作物播种面积
B.增加开垦荒地,以增加粮食产量
C.开垦草原,扩大粮食作物播种面积
D.坚持走科教兴国的道路,提高农业生产力
相关知识点
中国地理
中国的经济发展
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