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生植物是湖泊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部分鱼类的繁殖及肥育场所,一般情况下,湖泊枯水季节的“露滩”和“晒滩”利于水生植物种子的萌发。某校地理实践小组通过查阅资料得知,甲湖流域(下图)历史上水旱灾害频发,部分地区含磷地层广泛出露。甲湖蓝藻水华的发生最早可追溯到19世纪末。1962年湖口水闸建成后,湖中水生植物覆盖率和食藻鱼类比例大幅下降。20世纪80年代以来,甲湖蓝藻水华频发,富营养化严重。2018年初,甲湖流域开始全面实施河长制和湖长制,统一规划综合整治流域水体。
黄(渤)海沿岸湿地是东亚~澳大利亚候鸟迁徙路线上关键的鸟类栖息地,1983年我国在江苏盐城建立的珍禽自然保护区,拥有中国面积最大的滩涂、软体动物、鱼类、藻类等物种多达500余种,下图为“某候鸟迁飞路线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2016年10月1日下午,天津滨海新区汉沽林业站工作人员与志愿者在中新天津生态城内发现大面积鸟网和大量诱鸟器,鸟网之多,堪称“网海”。大量朱雀、蓝喉歌鸲以及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东方角鸮挂网。滨海新区农委汉沽林业站一位负责人说:“设网捕鸟者用专业割草机开拓出十多条网道,芦苇太密,人工没办法数清具体的数量。”
近年来,内蒙古蒙草生态研究院通过在当地找寻野生物种,进行驯化,培育出一批新的优良品种。昔日没人理睬的野花野草,不仅成为録化产业广受欢迎的“明星”,也在为草原生态修复做贡献。
2022年冬奥会将在北京市和河北省张家口市联合举行,据报道,为满足冬奥会需求,延庆小海坨山区将依托现有山体地形修建临时场地设施:小海坨坐落于北京松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境内有多种国家级保护动植物,其中大花杓兰为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数量不多,且因花大、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而倍遭采摘、盗挖,其种群逐年减小,有学者担心冬奥会场地建设会进一步破坏动植物生存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