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代表寒潮、台风、干旱、洪涝对四个地区的危害程度(☆号越多代表危害程度越高)。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地区





☆☆☆☆
 
 
☆☆☆☆

 
 
 
☆☆☆

 
☆☆
☆☆☆☆
 

 
☆☆☆☆
☆☆

 
【小题1】甲代表的自然灾害是 ( )
A.台风B.寒潮C.洪涝D.干旱
【小题2】乙对广东省危害小的原因是 ( )
A.森林覆盖率高B.地形
C.降水丰沛D.纬度位置
【小题3】有关自然灾害的救援与救助叙述正确的是()
A.灾前准备、灾中救助、灾后恢复是灾害救助过程中的三个核心环节
B.确定救灾物资的储备地点是灾前准备的核心任务
C.灾后恢复最主要的目的是尽可能的挽救生命,保护财产安全
D.降低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是灾中应急和灾后恢复共有的目的
当前题号:1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地震烈度表示地面受地震影响和破坏的程度。下图为“汶川5.12”大地震等烈度线分布图,图中城市在抗震救灾中都发挥了各自的服务功能。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此次地震烈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A.以汶川为中心呈同心圆状递减
B.以汶川一北川为中心向周围递减
C.由汶川向西南的变化幅度小于向东北的变化幅度
D.重庆、西安两地均未受地震的影响
【小题2】抗震救灾中可以利用遥感技术(RS)
A.为救援车辆定位、导航B.提供灾区实时影像资料
C.对救灾物品进行跟踪管理D.确定人口伤亡数量
当前题号:2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10分)【自然灾害与防治】
2015年2月初,持续几天的特大暴风雪肆虐美国东北部地区,造成15人死亡,5000多次航班取消,估计对航空公司以及受困旅客所造成的损失达2亿美元,地面交通也发生多起致命车祸。
试从防灾减灾角度提出减少暴风雪损失的应对措施。(10分)
当前题号:3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干热风是高温、低湿和一定风力引起农作物减产的一种农业气象灾害。下图示意青海省近50年各月出现干热风的累计日数。

(1)说出青海省干热风日数较多的季节,并简析其原因。(6分)
(2)简述减轻干热风危害的主要措施。(9分)
当前题号:4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10 分)【自然灾害】
风暴潮可以冲毁海堤,吞噬码头、工厂和村镇,是一种能够构成巨大威胁的海洋 灾害。下图示意我国相关省区风暴潮灾害系数,系数越大风暴潮灾害造成的损失越大。 读图回答问题。

(1)指出我国风暴潮空间分布的主要特点。(4 分)
(2)为有效抵御风暴潮提出合理化建议。(6 分)
当前题号:5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10分)【自然灾害与防治】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 据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4月25日14时11分在尼泊尔(北纬28.2度,东经84.7度)发生8.1级地震,震源深度20千米,首都震感强烈。 地震使尼泊尔建筑物、文化古迹等受到严重损毁,导致大量人员伤亡,经济损失可能超过50亿美元。

(1)据震中位置分析此次地震易带来的主要次生灾害。(4分)
(2)分析尼泊尔地震导致重大灾情损失的原因。(6分)
当前题号:6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读相关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2013年我国西南地区发生大面积旱灾,西南五省区(云南、贵州、广西、重庆、四川)旱情严重。
材料二:  2013年4月20日四川雅安7.0级地震,2013年7月22日甘肃6.6级地震。
材料三:  2013年7月四川暴雨天气导致洪涝和泥石流、滑坡灾害发生。
(1)自然灾害具有群发性的特征,请将下列选项添加到合适的位置。

A:洪 水 B:暴 雨 C:地 震
D:泥石流 E:台 风 F:崩 塌
(2)简述地理信息技术在干旱灾害防治方面的作用。
(3)简述在一般情况下,我国东部地区出现旱灾的主要自然的原因。
(4)我国西南地区干旱与异常的气候有关外还与其特殊的地貌有关,试解释该地区地貌对干旱的影响。
当前题号:7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读我国西南局部地区主要地质灾害分布示意图,回答以下问题。(20分)

(1)请从自然灾害的联系性分析该地区地震、泥石流频发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12分)
(2)针对该地区地质灾害频发的特点,应该采取哪些措施可以减轻灾害损失。(8分)
当前题号:8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1:经国务院批准,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为全国“防灾减灾日”。一方面顺应社会各界对中国防灾减灾关注的诉求,另一方面提醒国民重视防灾减灾,努力减少灾害损失。洪水、滑坡和泥石流、地震都是破坏性很强的自然灾害。在遇到这些灾害时,我们要掌握正确的自救和互救方法,才能在灾害中获得生的希望。
材料2:(下图)

(1)材料2所示的灾害中,属于地质灾害的是_________(填名称)属于水文灾害的是_______。(4分)
(2)请简单说出我国洪涝灾害多发的主要原因。(2分)
(3)请列举出地震发生时一些正确的避震方法。(4分)
当前题号:9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11分)
材料一:向北运动的板块,使青藏高原隆升并向东运动,再挤压相对稳定的四川盆地,其应力蓄积到了一定程度,导致位于横断山区高山深谷的汶川县发生了地震,见下图。

材料二:堰塞湖是由火山熔岩流或地震活动等原因引起山崩,滑坡体等堵截河谷或河床后贮水而形成的湖泊。堰塞湖的堵塞物也会受冲刷、侵蚀、溶解、崩塌。一旦堵塞物被破坏,湖水便漫溢而出,倾泻而下,形成洪灾。截至2008年5月21日,汶川灾区发现一共有34处堰塞湖,其水位上升很快,必须及时进行预警和排险。
材料三:易倒塌房的结构。(左图)
材料四:汶川的地形地貌。(右图)

(1)主动挤压青藏高原的是________板块;汶川大地震从成因看属于________地震。为及时准确了解此次地震造成的地质、水文灾害和建筑破坏等分布状况,优先采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________。
(2)此次地震造成的最大烈度达11度,试简要分析汶川地震烈度大的原因。
(3)此次地震造成许多次生灾害,其中,次生地质灾害有________、________和堰塞湖等。试分析此时此地的堰塞湖水位为何上升很快,有哪些措施可用来应对其可能产生的洪灾。
当前题号:10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