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下表代表寒潮、台风、干旱、洪涝对四个地区的危害程度(☆号越多代表危害程度越高)。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地区
甲
乙
丙
丁
粤
☆☆☆☆
☆☆☆☆
川
☆☆☆
新
☆☆
☆☆☆☆
晋
☆☆☆☆
☆☆
☆
【小题1】甲代表的自然灾害是 ( )
A.台风
B.寒潮
C.洪涝
D.干旱
【小题2】乙对广东省危害小的原因是 ( )
A.森林覆盖率高
B.地形
C.降水丰沛
D.纬度位置
【小题3】有关自然灾害的救援与救助叙述正确的是()
A.灾前准备、灾中救助、灾后恢复是灾害救助过程中的三个核心环节
B.确定救灾物资的储备地点是灾前准备的核心任务
C.灾后恢复最主要的目的是尽可能的挽救生命,保护财产安全
D.降低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是灾中应急和灾后恢复共有的目的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5-05-27 06:00:2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1998年长江汛期流量比1954年小但长江中游水位却比1954年高。其主要人为原因是( )
①降水集中、所有支流同时来水
②江堤年久失修,沿途挖沙失控
③围湖造田,湖面缩小,调蓄能力减弱
④上游滥砍滥伐森林,中游泥沙沉积加剧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同类题2
2010年9月新西兰克莱斯特彻奇城市发生里氏7.1级强震但无人员伤亡,2011年2月该地再次发生里氏6.3级地震,却造成较多人员伤亡。导致第二次地震比第一次地震破坏性更大的原因可能是
①释放的能量更大②震中距市中心更近③震源更浅④受损建筑物尚未修复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同类题3
根据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地震台网测定,2004年7月12日7时8分44秒在甲地(北纬30.5度,东经83.4度)发生6.7级地震;12月9日2时32分11.6秒在乙地(北纬42.9度,东经145.2度)发生7.1级地震;12月26日8时58分55.2秒在丙地(北纬3.9度,东经95.9度距海岸3Q公里)发生8.7级地震,地震将整个苏门答腊岛向西南方向推移了100英尺,地震引发海啸,波及印度、斯里兰卡、马尔代夫、泰国等国家,造成数十万人死亡、失踪,大批房屋损毁。
回答:
(1)丙地地震释放的能量是甲地的__倍。
(2)2月26日的印尼地震,中国地震台网测定震级为里氏8.7级,而美国地震监测网测定为9级。因此有人说一次地震有多个震级,请谈谈你的看法。
(3)本次丙地地震将整个苏门答腊岛向西南方向推移了100英尺,这会对国家版图产生什么影响?
(4)简述三次地震的成因,并分析甲、乙两地受灾程度比丙地轻的原因。
同类题4
(24分)下图是东亚地区不同季节某日的天气形势图(单位:百帕)。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乙图所示天气形势最可能出现的季节是_______,并说明理由。(6分)
(2)甲图所示时期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天气特点是__________,试简述其原因。(6分)
(3)分析甲图中A天气系统进一步西伸北进对我国长江中下游和北方地区天气的影响。(8分)
(4)乙图所示锋面如果在该季节出现在我国北方地区,那么给我国北方地区带来的自然灾害可能是______(台风、暴雨或寒潮),(2分)简述该自然灾害的主要危害。(2分)
同类题5
读“某地区年均温等温线分布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图中所示地区春季易发生的气象灾害是( )
A.干旱、寒潮、沙尘暴
B.蝗灾、干旱、洪涝
C.寒潮、干旱、地面沉降
D.土壤次生盐渍化、寒潮、蝗灾
【小题2】图中所示河流,其上游地区常见的自然灾害是( )
A.台风
B.地震
C.干旱
D.凌汛
相关知识点
选修地理
自然灾害与防治
中国的自然灾害
防灾与减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