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我国“小震成灾,小震大灾”的现象經常发生,尤其在农村地区更为常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农村地区“小震成灾,小震大灾”现象产生的原因是
①余震次数较多②防震意识较差③建筑质量较差④人口较为密集
【小题2】当地震来临时,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小题1】农村地区“小震成灾,小震大灾”现象产生的原因是
①余震次数较多②防震意识较差③建筑质量较差④人口较为密集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③ |
A.![]() | B.![]() |
C.![]() | D.![]() |
我国东南半壁灾害点位多,西北半壁灾害点位稀少的主要原因在于 ( )
A.东南部人口稠密,经济发达,受灾体多;西北部受灾体少 |
B.东南部人多地少,环境问题多而重;西北部人少地多,生态脆弱 |
C.东南防灾意识强,西北部减灾能力强 |
D.东南部季风气候,西北部大陆性气候 |
2010年1月4日,中央气象台发布寒潮橙色警报,强冷空气再度袭击我国大部分地区,大风降温天气成了春节前的主旋律。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下列关于寒潮灾害的叙述,正确的是( )
【小题2】我国寒潮标准不一致的原因是( )
【小题1】下列关于寒潮灾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冬季爆发的寒潮对农作物危害最大 |
B.寒潮影响的范围小 |
C.寒潮能够引发多种灾害 |
D.寒潮影响范围在陆地 |
A.寒潮源地不同 |
B.产生寒潮的天气系统不同 |
C.国家缺乏统一管理 |
D.南北气候差异大 |
建设救灾物资储备基地和应急避难场所是灾前准备的重要手段。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某救灾物资储备基地储备的救生类物品主要是救生圈、救生舟、救生衣等。该基地及其附近地区最主要的自然灾害是
【小题2】北京市在太阳宫公园等处建设了大型应急避难场所。应急避难场所
【小题1】某救灾物资储备基地储备的救生类物品主要是救生圈、救生舟、救生衣等。该基地及其附近地区最主要的自然灾害是
A.旱灾 | B.泥石流 | C.水灾 | D.寒潮 |
A.专为市民躲避地震提供避难空间 |
B.应配备充足的水源和基本救生物资 |
C.适合建在地形平坦开阔的远郊区县 |
D.平常可用作大型停车场 |
图中,某地高速公路一侧的坡面防护设施的主要功能是


A.挡风升温,防御寒潮 | B.减缓坡度,防御地震 |
C.降低风速,防御台风 | D.加固坡面,防止滑坡 |
关于室内避震说法正确的是
①如果在平房或一楼室内,并且在12秒的预警时间内能安全逃到室外空地,就应该选择跑②如果不能在预警时间内逃离,应就地躲避到牢固的床下、桌下或三角空间处③高层建筑不能跳楼,应就地躲避、伏而待定④震后应留在室内,等待救援
①如果在平房或一楼室内,并且在12秒的预警时间内能安全逃到室外空地,就应该选择跑②如果不能在预警时间内逃离,应就地躲避到牢固的床下、桌下或三角空间处③高层建筑不能跳楼,应就地躲避、伏而待定④震后应留在室内,等待救援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冰雹灾害是由强对流天气系统引起的一种剧烈的气象灾害,会对人们的生产生活产生巨大的危害,下图为某区域冰雹次数等值线(单位:次/年)分布图。

(1)试分析该区域冰雹空间分布特征。
(2)试说明冰雹给该区域带来的危害。
冰雹灾害是由强对流天气系统引起的一种剧烈的气象灾害,会对人们的生产生活产生巨大的危害,下图为某区域冰雹次数等值线(单位:次/年)分布图。

(1)试分析该区域冰雹空间分布特征。
(2)试说明冰雹给该区域带来的危害。
读下表,完成下列问题。
1975~2001年自然灾害发生次数统计(%)

注:表中数据为各大洲各类灾害发生次数占全球总次数的比重。
(1)亚洲发生次数在各个大洲中居首位的灾害类型是什么?世界上发生频次最高的灾害类型是什么?
(2)非洲和大洋洲的地质类灾害发生次数的比重在各大洲中的比重较小,试分析其原因。
(3)非洲的生物类灾害发生的次数所占比重最大,试分析其原因。
1975~2001年自然灾害发生次数统计(%)

注:表中数据为各大洲各类灾害发生次数占全球总次数的比重。
(1)亚洲发生次数在各个大洲中居首位的灾害类型是什么?世界上发生频次最高的灾害类型是什么?
(2)非洲和大洋洲的地质类灾害发生次数的比重在各大洲中的比重较小,试分析其原因。
(3)非洲的生物类灾害发生的次数所占比重最大,试分析其原因。
下图为“某地某次地震烈度(地震发生时地面所受的破坏程度)分布图”,结合下表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①、②、③、④四处等震距最大的是 ( )
【小题2】图中③处可能为 ( )
【小题3】此次地震可能引发的海洋灾害是 ( )


【小题1】图中①、②、③、④四处等震距最大的是 (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A.一个村庄 | B.一座城市 |
C.一洼池塘 | D.一座小山 |
A.泥石流 | B.瘟疫 |
C.海啸 | D.火山喷发 |
读下表,分析回答问题。

(1)全球重大自然灾害事件发生次数的变化特点是________。这种特点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2)全球重大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随时间的变化趋势是__________。这种趋势的产生原因是什么?
(3)从保险理赔金额的变化中,能够反映出,在抗灾、防灾过程中,人们的_________正在不断增强。

(1)全球重大自然灾害事件发生次数的变化特点是________。这种特点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2)全球重大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随时间的变化趋势是__________。这种趋势的产生原因是什么?
(3)从保险理赔金额的变化中,能够反映出,在抗灾、防灾过程中,人们的_________正在不断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