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下图为“某地某次地震烈度(地震发生时地面所受的破坏程度)分布图”,结合下表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①、②、③、④四处等震距最大的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小题2】图中③处可能为 ( )
A.一个村庄
B.一座城市
C.一洼池塘
D.一座小山
【小题3】此次地震可能引发的海洋灾害是 ( )
A.泥石流
B.瘟疫
C.海啸
D.火山喷发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8-05-31 08:02:05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2013年2月18日中午11点多,贵州省黔东南州凯里市龙场镇一处山体发生崩塌,事故造成6栋职工工棚被埋,5人失踪,附近70多名村民被紧急转移。
事故地点位于凯里市龙场镇鱼洞村岔河,那里的地形就像是一个凹字,两座直立的山峰中间夹着一条小河,河口处公路旁有一个平地煤矿处,山体崩塌发生时,附近煤矿仍有工人在地底作业。受持续零星崩塌及降雨影响,现场救援一度陷入困境。
(1)试分析此次崩塌、滑坡产生的主要原因。
(2)为避免类似事件的发生,提出相应的防御措施。
同类题2
【选修5——自然灾害与防治】
下图示意1950~1998年我国南方某山区洪、旱灾害受灾面积的变化状况,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说出1950—1998年该区域洪、旱灾害的变化特点,并从大气环流角度分析形成原因。(7分)
(2)简述当地政府为减轻洪旱灾损应采取的措施。(8分)
同类题3
(10分)【自然灾害与防治】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为1740-1950年我国洪涝灾害持续时间统计图。
概括建国前我国洪涝灾害持续时间的变化,并分析产生这种变化的社会经济原因。
同类题4
(本题10分)【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下表示意我国南方某地形区不同地点某种地质灾害孕灾环境因子加权情况。读表回答下列问题。
注:★越多,表示灾害孕灾环境因子加权数值越大。
(1)该种地质灾害五个地点共同的致灾自然因子M是指什么?分别指出五地中最需实施生态移民的地点和最适宜接纳移民的地点。
(2)分析④地防灾减灾可采取的措施。
同类题5
自然灾害的发生,既受自然环境因素的制约,又受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不同区域由于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背景不同,自然灾害的类型和发生频率存在很大差异。例如,一般情况下,洪涝灾害的发生,沿海多,内陆少;平原低地多,高原山地少。下图示意某区域自然灾害的分布状况。
判断A、B两类地区分布的主要地形类型,并说明A、B两类地区应分别采取的防灾减灾措施。
相关知识点
选修地理
自然灾害与防治
防灾与减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