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图8为1981—2001年我国农业旱灾和水灾受灾面积情况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4分)我国旱灾与水灾比较,有何特征?
(2)(6分)解释产生上述特征的原因。

(1)(4分)我国旱灾与水灾比较,有何特征?
(2)(6分)解释产生上述特征的原因。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5分)

(1)西南地区长时间受高压控制,出现干旱。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还有哪些自然因素加剧旱情。(6分)
(2)简述此次大旱的危害,说出主要的防减抗措施。(9分)

(1)西南地区长时间受高压控制,出现干旱。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还有哪些自然因素加剧旱情。(6分)
(2)简述此次大旱的危害,说出主要的防减抗措施。(9分)
读下面两图,分析回答问题:

(1)影响左图中Ⅰ地区和Ⅳ地区最严重的自然灾害分别是什么?
(2)右图中死亡人数最多的自然灾害①是哪一种?
(3)2005年我国各类自然灾害共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042.1亿元。综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我国成为世界上自然灾害较严重国家之一的原因。

(1)影响左图中Ⅰ地区和Ⅳ地区最严重的自然灾害分别是什么?
(2)右图中死亡人数最多的自然灾害①是哪一种?
(3)2005年我国各类自然灾害共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042.1亿元。综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我国成为世界上自然灾害较严重国家之一的原因。
读图10、图11结合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25分)

农业是气候变化最敏感的领域之一,灾害性天气直接影响着农业生产。
(1)说出我国农业气象灾害构成的特点。
(2)分析2004年以后灾损面积大小对粮食总产量的影响力下降的原因。
(3)提出防御农业干旱、洪涝灾害的措施。

农业是气候变化最敏感的领域之一,灾害性天气直接影响着农业生产。
(1)说出我国农业气象灾害构成的特点。
(2)分析2004年以后灾损面积大小对粮食总产量的影响力下降的原因。
(3)提出防御农业干旱、洪涝灾害的措施。
读我国部分自然灾害分布图和我国自然灾害区划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自然灾害主要可以分为 灾害和 灾害两大类,
它们共同的危害是 。
(2)除图例中已表示的自然灾害以外,图中地区Ⅰ和地区Ⅲ都还有比较严重的
等自然灾害。
(3)地区Ⅱ中的 灾害严重,这里是我国的 高原,导致这种现象的人为原因主要是 。
(4)地区Ⅳ中的 灾害严重,这里地质灾害严重的自然原因主要是 。
(5)结合我国热带气旋与台风路线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有

(1)图中自然灾害主要可以分为 灾害和 灾害两大类,
它们共同的危害是 。
(2)除图例中已表示的自然灾害以外,图中地区Ⅰ和地区Ⅲ都还有比较严重的
等自然灾害。
(3)地区Ⅱ中的 灾害严重,这里是我国的 高原,导致这种现象的人为原因主要是 。
(4)地区Ⅳ中的 灾害严重,这里地质灾害严重的自然原因主要是 。
(5)结合我国热带气旋与台风路线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有
|
影响我国的台风有西移、西北移、转向三种移动路径,其中转向路径台风常到达我国东部海面或我国沿海地区登陆后转向东北方向,路径呈抛物线状。左图是西太平洋台风转向点的平均经纬图,括号内是台风统计次数,实折线上各点表示纬度,虚折线上各点表示经度。右图是西太平洋部分地区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 台风转向点自西北向东南方向变化的时段是_________。
A.5—6月 B. 6—8月 C. 8—10月 D.10—11月
(2) 右图中,台风中心正从东南向西北偏北力向移动,靠近台湾东部沿海,速度明显减小,有转向的迹象,这个台风可能出现的时段是___________ 。
A.5—6月 B. 6—7月 C.9—10月 D.10—11月
(3) 右图中的台风靠近台湾时,对台湾的危害主要是通过哪些方式造成的?

(1) 台风转向点自西北向东南方向变化的时段是_________。
A.5—6月 B. 6—8月 C. 8—10月 D.10—11月
(2) 右图中,台风中心正从东南向西北偏北力向移动,靠近台湾东部沿海,速度明显减小,有转向的迹象,这个台风可能出现的时段是___________ 。
A.5—6月 B. 6—7月 C.9—10月 D.10—11月
(3) 右图中的台风靠近台湾时,对台湾的危害主要是通过哪些方式造成的?
读下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据报道,2008年冬季到2009年春季,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山东、河南、安徽、陕西、湖北等十多个省市区出现三十年一遇的罕见干旱,最严重时,粮食作物受旱面积高达1.6亿亩。
材料二我国部分地区灾害分布示意图。

(1)2008年冬季,我国部分地区旱情严重的主要天气状况是什么?
(2)此次旱情中受灾面积最大的农作物是
(3)一般情况下,图中A、B、C三个地区中春旱最严重的是 地区,主要原因是
。
(4)B地区干旱最容易出现的季节是 ,原因主要是 。
材料一据报道,2008年冬季到2009年春季,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山东、河南、安徽、陕西、湖北等十多个省市区出现三十年一遇的罕见干旱,最严重时,粮食作物受旱面积高达1.6亿亩。
材料二我国部分地区灾害分布示意图。

(1)2008年冬季,我国部分地区旱情严重的主要天气状况是什么?
(2)此次旱情中受灾面积最大的农作物是
A.水稻 | B.小麦 | C.棉花 | D.玉米 |
。
(4)B地区干旱最容易出现的季节是 ,原因主要是 。
读我国干旱灾害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干旱季节分布看,我国春旱常出现在 平原,主要原因是 ;伏旱常出现在 平原,主要原因是 。
(2)我国干旱频次>30的三个地区又是我国洪水灾害多发地区,水旱灾害频发的主要原因是由于 。
(3)我国干旱频次>30的地区中,沙尘暴多发地区是 ,形成沙尘暴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

(1)从干旱季节分布看,我国春旱常出现在 平原,主要原因是 ;伏旱常出现在 平原,主要原因是 。
(2)我国干旱频次>30的三个地区又是我国洪水灾害多发地区,水旱灾害频发的主要原因是由于 。
(3)我国干旱频次>30的地区中,沙尘暴多发地区是 ,形成沙尘暴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
沙尘天气分为浮尘、扬沙、沙尘暴和强沙尘暴四类。

(1)从上述材料看,引起沙尘天气必备条件是什么?
(2)沙尘天气的强弱决定于什么?
(3)我国北方沙尘暴天气多发生在什么时段?原因是什么?
浮尘:尘土、细沙均匀地浮游在空中,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0公里的天气现象。扬沙:风将地面尘沙吹起,使空气相当混浊,水平能见度在1公里至10公里以内的天气现象。沙尘暴:强风将地面大量尘沙吹起,使空气很混浊,水平能见度小于1公里的天气现象。强沙尘暴:大风将地面尘沙吹起,使空气很混浊,水平能见度小于500米的天气现象。

(1)从上述材料看,引起沙尘天气必备条件是什么?
(2)沙尘天气的强弱决定于什么?
(3)我国北方沙尘暴天气多发生在什么时段?原因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