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干旱灾害叙述正确的是   (  )
A.我国东部地区的春旱、伏旱都是因为长时间受单一的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B.各种干旱灾害的出现,都是冷、暖锋过境后形成的灾害性天气
C.西亚、北非沙漠出现的共同原因都是由于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控制和寒流的影响
D.世界有许多地方干旱灾害日益严重,与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加和森林资源遭到严重破坏有关
当前题号:1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2011年3月11日,日本以东太平洋海域发生里氏9.0级的特大地震并引发海啸。据观测:本次海啸引起甲、乙两地海岸的浪高分别达0.3米、2米。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分别说明本次海啸引起甲、乙两地海岸浪高不同的原因。
(2)简述应对海啸灾害的主要措施。
当前题号:2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下图为“某地某次地震烈度(地震发生时地面所受的破坏程度)分布图”,结合下表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①、②、③、④四处等震距最大的是 (  )
A.①B.②
C.③D.④
【小题2】图中③处可能为 (  )
A.一个村庄B.一座城市
C.一洼池塘D.一座小山
【小题3】此次地震可能引发的海洋灾害是 (  )
A.泥石流B.瘟疫
C.海啸D.火山喷发
当前题号:3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题文)下列铁路线受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危害严重的是   (  )
A.京广线、京九线B.石太线、石德线
C.成昆线、宝成线D.包兰线、兰新线
当前题号:4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题文)下列各组灾害中,可能由人为原因诱发的自然灾害是   (  )
A.滑坡、泥石流B.海啸、地面塌陷
C.台风、火山爆发D.环境污染、森林火灾
当前题号:5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读下表,表中灾害发生造成的死亡人数的变化说明(  )
A.人类的抗灾能力越来越强
B.自然灾害的强度越来越小
C.人类已能控制灾害的发生、发展
D.人口的密度越来越小
当前题号:6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读下表,分析回答问题。

(1)全球重大自然灾害事件发生次数的变化特点是________。这种特点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2)全球重大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随时间的变化趋势是__________。这种趋势的产生原因是什么?
(3)从保险理赔金额的变化中,能够反映出,在抗灾、防灾过程中,人们的_________正在不断增强。
当前题号:7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珠江三角洲近年来城市化速度加快,成为我国重点建设的三大城市群之一,但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也在加大,原因是 (  )
A.寒潮频频南下
B.台风登陆次数增多
C.人口增长迅速,经济发展快
D.人们消费水平提高,排污量增加
当前题号:8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西海固,史称“苦瘠甲天下”的地方。它地处黄土高原,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是西吉、海原、固原等七个国家级贫困县的统称。该地区位于黄土高原向北部风沙区的过渡地带,包括六盘山区和黄土丘陵区,地表以黄土丘陵为主,地形破碎,沟壑纵横,干旱少雨,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在200~400 mm之间,且季节分配不均,年际变化大,蒸发量却在1 000 mm以上,植被匮乏,森林覆盖率不到9%。
(1)结合材料,说出西海固所在的黄土高原地区的自然灾害有哪些。
(2)黄土高原成为自然灾害多发区的原因有哪些?
(3)由于长期的过度开发,西海固地区曾一度陷入“人口膨胀—粮食短缺—滥垦土地—植被破坏—生态环境恶化—贫穷加剧”的恶性循环之中。为改善当地生态环境和人民生活水平,你认为应采取哪些措施?
当前题号:9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读“我国2009年2月旱灾(阴影区域)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受旱灾影响的省区(简称)是:()
A.冀、豫、晋、陕B.桂、秦、甘、鲁
C.皖、湘、陇、赣D.闽、滇、晋、川
【小题2】受此干旱影响最严重的农作物是:()
A.春小麦B.冬小麦
C.水稻D.油菜
【小题3】缓解北方的旱情应采取的合理措施是:()
①减少用水量 ②发展节水农业 
③跨流域调水 ④大力开发地下水
⑤迁移人口  ⑥培育耐旱农作品种
A.①③⑤B.②④⑤
C.②③⑥D.③④⑥
当前题号:10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