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季风影响,我国多洪水灾害。下图为“我国长江、黄河、珠江的多年平均受灾比的月变化图”。读图回答问题。

注:受灾比为遭受水灾的县域个数与总县域个数的比值。
(1)黄河流域受灾比在________月最高。
(2)黄河洪灾多发生在________游,长江多发生在________游。
(3)简述黄河和长江洪灾出现位置不同的原因。
(4)为减少水灾的发生,我们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注:受灾比为遭受水灾的县域个数与总县域个数的比值。
(1)黄河流域受灾比在________月最高。
(2)黄河洪灾多发生在________游,长江多发生在________游。
(3)简述黄河和长江洪灾出现位置不同的原因。
(4)为减少水灾的发生,我们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我国位于北半球中纬度环球灾害带与环太平洋灾害带交界的位置,是世界上自然灾害发生广泛、灾种多样、灾情严重的国家之一。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我国自然灾害特征并不表现在( )
【小题2】我国自然灾害多发的原因是( )
【小题1】我国自然灾害特征并不表现在( )
A.灾种特点——种类多、频次高 |
B.分布特点——分布范围广 |
C.地域差异特点——地域差异显著 |
D.灾种特点——现代火山活动频繁,地壳运动强烈 |
A.地处世界两条灾害带的交界处,灾害多发 |
B.经济快速发展,是世界经济最活跃的地区之一 |
C.人口基数大、增长快,是世界上的人口稠密区之一 |
D.灾害防御能力有限、灾害监测系统不健全 |
阅读下列材料并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我国四川省汶川县(31.0°N,103.4°E)发生了8.0级地震。地震造成巨大的灾害。另外,5月13日地震灾区有中到大雨。
材料二:四川盆地西部地质构造分布图(甲图)。
材料三:四川盆地及周边地区等高线图(乙图)。

(1)阅读材料,试分析说明此次汶川地震的成因。
(2)分析地震危害程度的地域差异。
(3)在同一次自然灾害中,北川县是受灾最严重的地区,分析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
材料一: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我国四川省汶川县(31.0°N,103.4°E)发生了8.0级地震。地震造成巨大的灾害。另外,5月13日地震灾区有中到大雨。
材料二:四川盆地西部地质构造分布图(甲图)。
材料三:四川盆地及周边地区等高线图(乙图)。

(1)阅读材料,试分析说明此次汶川地震的成因。
(2)分析地震危害程度的地域差异。
(3)在同一次自然灾害中,北川县是受灾最严重的地区,分析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
读美国本土主要自然灾害示意图。图中阴影部分①—④代表不同的灾害类型。完成问题。

【小题1】图中灾害类型与序号对应正确的是( )
【小题2】下列关于美国本土自然灾害发生时间的叙述,正确的是( )

【小题1】图中灾害类型与序号对应正确的是( )
A.① 龙卷风② 海啸③ 飓风④ 暴风雪 |
B.① 海啸② 暴风雪③ 龙卷风④ 飓风 |
C.① 海啸② 飓风③ 龙卷风④ 暴风雪 |
D.① 飓风② 龙卷风③ 暴风雪④ 海啸 |
A.飓风一般发生在春季 | B.龙卷风主要发生在夜晚 |
C.海啸一般发生在白天 | D.暴风雪主要发生在冬季 |
山洪是指由于暴雨、冰雪融化或拦洪设施溃决等,在山区形成的沿河流、溪沟形成的暴涨暴落的洪水及伴随发生的滑坡、崩塌、泥石流的总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暴雨引起的山洪在我国极为常见,主要原因是( )
【小题2】我国山洪频繁多发的地带,集中分布在( )
【小题1】暴雨引起的山洪在我国极为常见,主要原因是( )
A.受季风环流影响,降水变率大,夏季多暴雨 |
B.山区面积占国土面积的1/3 |
C.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分布 |
D.地壳运动活跃,断裂构造发育 |
A.青藏高原的边缘地区 |
B.第一级与第二级阶梯过渡地带 |
C.南方低山丘陵区 |
D.河流纵横交织,河网密度较大的地区 |
读“广东省1975~1995年干旱和洪涝、台风、风暴潮成灾面积率过程线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1977年,广东省的主要自然灾害可能是( )
【小题2】广东省干旱、洪涝灾害频繁的主要原因是( )

【小题1】1977年,广东省的主要自然灾害可能是( )
A.台风 | B.洪涝 |
C.干旱 | D.风暴潮 |
A.纬度位置偏低,太阳辐射强 |
B.季风气候降水变化大 |
C.位于东南沿海,地形区较多 |
D.地势低,河流多,容易形成洪涝 |
我国气象灾害种类多、分布广、发生频率大。其中以干旱和雨涝这两种灾害最为严重,约占气象灾害造成经济损失的70%。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我国旱灾频发,主要原因是( )
【小题2】在我国,干旱与洪涝常相伴而生,其主要形成因素是( )
【小题1】我国旱灾频发,主要原因是( )
A.气温比同纬度地区高 |
B.受副高控制范围广 |
C.降水量的时空变化大 |
D.多受大陆气团控制 |
A.季风活动 | B.地面状况 |
C.太阳辐射 | D.海陆位置 |
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山东省平阴县林业局森保站监测人员首次发现了美国白蛾虫卵的一种新天敌,初步判定为瓢虫的一种。
材料二 据监测报告显示,山东全省美国白蛾的繁殖呈加快态势。
材料三 美国白蛾分布于美国、加拿大、东欧各国以及日本、朝鲜等国。1979年在辽宁省被首次发现,其幼虫食性很杂。美国白蛾的传播途径一是老熟幼虫爬行及成虫飞翔传播,但成虫飞翔能力不强;二是幼虫、蛹随寄主植物、交通工具等远距离传播。
(1)根据材料分析美国白蛾传播到中国的途径是______________,美国白蛾的传播速度有________的趋势。
(2)美国白蛾属于________灾害,它主要危害________。
(3)请你为山东防治美国白蛾提出几条合理化的建议。
材料一 山东省平阴县林业局森保站监测人员首次发现了美国白蛾虫卵的一种新天敌,初步判定为瓢虫的一种。
材料二 据监测报告显示,山东全省美国白蛾的繁殖呈加快态势。
材料三 美国白蛾分布于美国、加拿大、东欧各国以及日本、朝鲜等国。1979年在辽宁省被首次发现,其幼虫食性很杂。美国白蛾的传播途径一是老熟幼虫爬行及成虫飞翔传播,但成虫飞翔能力不强;二是幼虫、蛹随寄主植物、交通工具等远距离传播。
(1)根据材料分析美国白蛾传播到中国的途径是______________,美国白蛾的传播速度有________的趋势。
(2)美国白蛾属于________灾害,它主要危害________。
(3)请你为山东防治美国白蛾提出几条合理化的建议。
阅读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受强冷空气影响,2015年4月15日北京地区出现13年来最强沙尘暴,这次沙尘暴的成分几乎没有“沙”,以“尘”为主。专家指出,自去年冬季以来北半球温带地区平均温度偏高,出现了“暖冬”天气,“暖冬”和强冷空气对本次沙尘暴影响很大。专家还指出,此次沙尘暴与以往不同,它主要发源于外蒙古地区而不是我国。

(1)简析暖冬天气与沙尘暴的关联性。
(2)说明北京此次沙尘暴的成分为什么几乎没有“沙”,而是以“尘”为主。
受强冷空气影响,2015年4月15日北京地区出现13年来最强沙尘暴,这次沙尘暴的成分几乎没有“沙”,以“尘”为主。专家指出,自去年冬季以来北半球温带地区平均温度偏高,出现了“暖冬”天气,“暖冬”和强冷空气对本次沙尘暴影响很大。专家还指出,此次沙尘暴与以往不同,它主要发源于外蒙古地区而不是我国。

(1)简析暖冬天气与沙尘暴的关联性。
(2)说明北京此次沙尘暴的成分为什么几乎没有“沙”,而是以“尘”为主。
2012年8月中旬,四川暴雨不断,导致山谷中发生严重的地质灾害,致使道路损毁中断,同时也给人民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此次地质灾害是 ( )
【小题2】四川此次发生灾害的相关因素不包括( )
【小题3】自然灾害造成的最严重的后果是( )
【小题1】此次地质灾害是 ( )
A.洪水 | B.地震 |
C.泥石流 | D.暴雨 |
A.暴雨 | B.植被破坏 |
C.山高谷深 | D.火山喷发 |
A.对人类心理、生理的损害 |
B.财产损失 |
C.自然资源与环境破坏 |
D.停工停产、交通通信中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