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阅读下列材料并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我国四川省汶川县(31.0°N,103.4°E)发生了8.0级地震。地震造成巨大的灾害。另外,5月13日地震灾区有中到大雨。
材料二:四川盆地西部地质构造分布图(甲图)。
材料三:四川盆地及周边地区等高线图(乙图)。
(1)阅读材料,试分析说明此次汶川地震的成因。
(2)分析地震危害程度的地域差异。
(3)在同一次自然灾害中,北川县是受灾最严重的地区,分析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综合题 更新时间:2018-01-07 08:22:15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题文)对我国农业生产危害最大的寒潮,大多发生于
A.隆冬
B.仲夏
C.早秋
D.春季
同类题2
【自然灾害与防治】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刚刚过去的8月8日和9日,在四川的九寨沟和新疆博尔塔拉州精河县,连续发生两次地震,震级分别为7.0级和6.6级。而在更早的时候,国内还发生过2008年汶川8.0级地震、2010年玉树7.1级地震、2013年芦山7.0级地震等等。
请分析材料中列举的地震发生的共同点并简述如何才能减轻地震带来的危害。
同类题3
山西省柳林县黄土自然滑坡多发生在( )
A.1、2月份
B.4、5月份
C.7、8月份
D.11、12月份
同类题4
救灾物资储备基地的选址非常重要,因为这关系到灾害发生过程中救援物资的到达时间。下面有关救灾物资储备基地选址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接近人口密集区
B.接近灾害易发区
C.接近交通线
D.在全国平均分布
同类题5
自然灾害与防治(10分)
2013年7月以来,江南大部及重庆、湖北西部的部分地区极端最高气温在38~40℃,局部地区极端最高气温超过40℃。读中央气象台发布的2013年7月31日全国高温区域预报图。
试综述长时间的强烈高温给人们的生活、生产带来的不利影响。
相关知识点
选修地理
自然灾害与防治
防灾与减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