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然地理
- 人文地理
- 区域地理
- 选修地理
- 宇宙与地球
- 海洋地理
- + 旅游地理
- 现代旅游及其作用
- 旅游资源
- 旅游景观的欣赏
- 旅游开发与保护
- 文明旅游
- 城乡规划
- 自然灾害与防治
- 环境保护
- 世界地理
- 中国地理
下图为我国四处旅游景观。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观赏图中景观( )




观赏图中景观( )
A.①—特定角度,雪后最佳 |
B.②—高处俯视,清晨最佳 |
C.③—适当距离,春季最佳 |
D.④—置身其中,冬季最佳 |
读下图,回答下题。

夏威夷是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下列有关它吸引游客的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
①优美的海湾 ②金色的沙滩
③世界罕见的海滨休憩风景胜地
④阳光明媚,空气和水很少受到污染
⑤剧烈而壮观的火山喷发过程

夏威夷是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下列有关它吸引游客的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
①优美的海湾 ②金色的沙滩
③世界罕见的海滨休憩风景胜地
④阳光明媚,空气和水很少受到污染
⑤剧烈而壮观的火山喷发过程
A.①②③④⑤ | B.①②③④ |
C.①②③⑤ | D.②③④⑤ |
读“我国十大旅游胜地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按旅游资源类型,图中A为________景观,B为________景观。
(2)黄山的日出、云海之奇观,对匆忙的游客如同幻影,说明旅游观光应注意把握________。
(3)旅游偏好不同,选择的旅游地不同,对C、D两地,甲想体会“人在画中游”的感觉,应选择________,乙想体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境,应选择________,出发前甲、乙应做好哪些工作?

(1)按旅游资源类型,图中A为________景观,B为________景观。
(2)黄山的日出、云海之奇观,对匆忙的游客如同幻影,说明旅游观光应注意把握________。
(3)旅游偏好不同,选择的旅游地不同,对C、D两地,甲想体会“人在画中游”的感觉,应选择________,乙想体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境,应选择________,出发前甲、乙应做好哪些工作?
下图是“西安碑林和华山的游客文化程度调查统计图”。读图,完成下题。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西安碑林是文化景观旅游资源,华山是地质地貌景观
②文化程度高的游客参观碑林,文化程度低的游华山
③影响游客兴趣的主要因素是学历高低
④学历高的游客一般旅游目的性强,中等学历的游客旅游愿望受大众媒介影响大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西安碑林是文化景观旅游资源,华山是地质地貌景观
②文化程度高的游客参观碑林,文化程度低的游华山
③影响游客兴趣的主要因素是学历高低
④学历高的游客一般旅游目的性强,中等学历的游客旅游愿望受大众媒介影响大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③④ |
下列关于旅游规划意义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对旅游地的建设和发展有重要意义 |
B.使旅游发展的方向和目标更加明确 |
C.可以有效地引导和控制旅游发展,但使投资风险加大 |
D.旅游要发展,规划要先行 |
关于闲暇时间对旅游活动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闲暇时间不是旅游活动的必要条件 |
B.闲暇时间越多,出游距离就一定越长 |
C.人们闲暇时间的分布会影响旅游目的地的淡季与旺季分布 |
D.节假日旅游一定要选择一些著名风景区 |
旅游安全是旅游者在外出旅游时必须重视的一个问题。据此完成下题。
在通常情况下,对旅游安全影响最大的因素是( )
在通常情况下,对旅游安全影响最大的因素是( )
A.交通事故 | B.地质灾害 |
C.气象灾害 | D.暴力犯罪 |
国家旅游局最新公布的统计数字显示,2008年,中国入境旅游人数为13 003万人次,比上年下降1.4%。其中外国人2 433万人次,比上年下降6.8%;入境过夜旅游者5 305万人次,比上年下降3.1%;国际旅游(外汇)收入408亿美元,比上年下降2.6%。国内旅游总人次17.12亿人次,比上年增长6.3%;国际国内旅游总收入1.16万亿元,比上年增长5.8%,其中国内旅游收入8 749亿元,入境旅游收入2 839亿元。2008年全年,中国公民出境旅游人数为4 584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1.9%。据此完成下题。
虽然2008年我国国际旅游收入有所降低,但是发展国际旅游仍可以( )
虽然2008年我国国际旅游收入有所降低,但是发展国际旅游仍可以( )
A.回笼货币 | B.增加国家外汇收入 |
C.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 D.促进区域环境保护 |
丝绸之路作为中国最早推出的旅游线路之一,长期以来处于不温不火的境地,随着《丝绸之路旅游区总体规划》的实施,“丝绸之路”被打造成了拥有强大产品支撑的国际品牌,游客人数急剧增长。合理的旅游规划能够( )
①促进旅游业的健康发展
②增强旅游景区的吸引力
③提高旅游景区的经济效益
④彻底避免旅游活动中的环境问题
①促进旅游业的健康发展
②增强旅游景区的吸引力
③提高旅游景区的经济效益
④彻底避免旅游活动中的环境问题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