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南海因其位于我国大陆的南方,亦称南中国海。散布着大小200多个岛屿礁滩,统称为南海诸岛。2012年7月24日,我国最南端的地级市——三沙市(约16°50′N,ll2°20′E)在永兴岛正式成立,下辖西沙群岛、南沙群岛、中沙群岛的岛礁及其海域。下图为南海部分海域等深线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当北印度洋的表层海水大规模向东流时,C国主要盛行的风向及其地带性植被分别是()
A.西南风热带季雨林
B.东北风热带雨林
C.东北风热带季雨林
D.西南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小题2】三沙市管辖区域的珊瑚礁地貌景观非常典型,其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A.海浪侵蚀B.流水堆积C.生物堆积D.生物风化
当前题号:1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下图M渔场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寒暖流交汇,带来大量的饵料并形成“水障”,鱼群集中
B.离岸风吹拂,使下层海水上升,带来大量的营养物质
C.有大河流入,有机物质丰富
D.地处低纬,海水较浅,水温较高,利于鱼类生长繁殖
当前题号:2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海洋地理)2014年12月2日,中国海军第十九批护航编队从山东青岛港启航,开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执行护航任务。读该护航编队途经的印度洋海域图(图19),回答下列问题。

(1)2014年12月,护航编队在经过马六甲海峡时风浪很小,原因是
经北印度洋海区时为 (顺/逆)风 (顺/逆)水。
(2)图中B处海岛类型为    ,近年来为了应对海平面上升,B所在国家建了许多人工漂浮岛屿,其属于利用海洋的 资源。
(3)图中C海域是世界上风暴潮最强烈的地区之一,试从气象、地形、水文、海湾形态等角度分析原因。
(4)索马里以东近海海域,夏季渔业资源比冬季丰富,请简要分析该现象形成的主要原因。
当前题号:3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鳍鱼是世界上不少国家的主要食用鱼类之一。图中甲岛屿附近的渔场在1534年被发现时,曾被称为“殊着鳍鱼群的背脊就可以走上岸”。经历几个世纪后,如今该渔场的鳍鱼资源已基本枯竭。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导致甲岛附近鳍鱼资源已基本枯竭的主要原因,最可能是()
A.南下的寒流增强     B. 北上的暖流减弱
B.污染的河水注入     D. 长年的大量捕捞【小题2】一般而言,水温随深度增加而降低。下列四幅等温面图中,能正确表示甲岛以北海域水温分布的是()

A.① B. ② C. ③ D. ④
当前题号:4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河流的侵蚀、沉积及沼泽的吸收(附)影响河流泥沙和营养物质含量,水体中营养物质含量影响浮游生物量,与水温共同制约鱼类资源数量。下图所示的西西伯利亚平原地势低平,冻土发育,沼泽广布。

(1)根据材料一分析叶尼塞河泥沙含量较多,而鄂毕河泥沙含量较少的原因。
(2)通常,大河河口的鱼类资源丰富,但鄂毕河河口鱼类资源相对较少。说明鄂毕河河口鱼类资源较少的原因。
当前题号:5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在南非流传一个谚语:芦荟花开,沙丁鱼来。南非沙丁鱼属于沙丁鱼的一种,体型细小,喜好冷水,以浮游生物为食,每年南非芦荟花开之时数以十亿计的南非沙丁鱼就从南非大陆的厄加勒斯浅滩出发沿着东岸向北迁徙至德班附近海域(见图3),形成世界上最令人兴奋的海洋奇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南非沙丁鱼迁徙的原因是
A.海水温度的变化B.海水压力的变化
C.海水含氧量的变化D.人海径流的变化
【小题2】南非沙丁鱼迁徙的时间可能是每年
A.11月至次年1月B.2月至4月C.5月至7月D.8月至10月
【小题3】南非沙丁鱼迁徙时会整齐地聚集成群,主要目的是
A.节省体力B.防御天敌C.保持体温D.方便摄食
当前题号:6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海洋渔业资源主要集中在(   )
A.大洋底部B.热带洋面C.沿海大陆架海域D.高纬度大洋中部
当前题号:7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材料一  2018年1月6日,载着13.6万吨的凝析油(一种轻质、高度易燃的石油)巴拿马籍油轮“桑吉号”在长江口以东约160海里处与一艘货船相撞并引发大火,漂浮了8天之后,1月14日沉没。左图为“事发地附近海岸轮廓、洋流及等深线图”。
材料二 舟山渔场是我国最大的渔场。右图为“舟山渔场野生大黄鱼年产量变化示意图”。

(1)“桑吉号”事故发生时,长江口附近海域的盐度处于一年中的较___________水平,原因是___________。
(2)左图中杭州湾以南以___________海岸为主;该海岸的特点是___________,主要的海洋自然灾害
是___________。
(3)按《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中关于海域的划分,“桑吉号”事发点海区属于我国的___________。此次石油污染将导致严重的___________灾难。
(4)舟山渔场海洋生产力高原因是,位于长江口、钱塘江口附近,海水中的___________较为丰富,海底地形是___________。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野生大黄鱼的产量迅速___________,为了应对此情况,我国海洋渔业的可持续发展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
当前题号:8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
读世界主要渔场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容易发生赤潮的海域有
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④
【小题2】有关甲、乙、丙三地渔场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地渔场形成与沿海蒸发量大于降水量密切相关
B.乙地渔场形成只与上升流带来海底营养物质有关
C.丙地渔场的形成与寒流、暖流交汇有关
D.世界渔场全部分布于沿海的大陆架海域
当前题号:9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柔鱼为大洋性暖水域种类,集中分布在日本暖流向北或东北移动的暖水分支海域及其周围海域。 柔鱼的洄游与日本暖流的流动关系密切,冬生和春生的柔鱼群体,其幼体早期生活在 35°N 以南的海区,在该海区生长到稚柔鱼阶段后向北洄游,10~11 月以后,柔鱼到达性成熟高峰期并随着寒流的扩展向南洄游。下图为西北太平洋柔鱼作业渔场示意图(图中数字表示月份)。

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下面四幅海域等温线(单位:℃)图表示四个不同的渔场,同样情况下能形成大型柔鱼渔场的是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小题2】渔船在西北太平洋捕捞柔鱼的最佳时间为
A.5~6 月B.5~8 月
C.8~10 月D.11 月至次年 1 月
当前题号:10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