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在南非流传一个谚语:芦荟花开,沙丁鱼来。南非沙丁鱼属于沙丁鱼的一种,体型细小,喜好冷水,以浮游生物为食,每年南非芦荟花开之时数以十亿计的南非沙丁鱼就从南非大陆的厄加勒斯浅滩出发沿着东岸向北迁徙至德班附近海域(见图3),形成世界上最令人兴奋的海洋奇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南非沙丁鱼迁徙的原因是
A.海水温度的变化
B.海水压力的变化
C.海水含氧量的变化
D.人海径流的变化
【小题2】南非沙丁鱼迁徙的时间可能是每年
A.11月至次年1月
B.2月至4月
C.5月至7月
D.8月至10月
【小题3】南非沙丁鱼迁徙时会整齐地聚集成群,主要目的是
A.节省体力
B.防御天敌
C.保持体温
D.方便摄食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8-04-18 12:01:2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欧洲鳗孵化于马尾藻海,幼体随着洋流到达欧洲西部沿海,然后进入河流生活,成年后回到马尾藻海,产卵后死亡。下图为马尾藻海及其周边洋流分布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马尾藻海位于北半球中低纬度大洋的东侧
B.欧洲鳗鱼迁往欧洲需穿过板块的消亡边界
C.②洋流属于副极地为中心的大洋环流、为寒流
D.④洋流属于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为暖流
【小题2】图示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A.沿①洋流航行会受到海雾严重影响
B.海洋污染物会随②洋流向东南扩散
C.③洋流与沿岸沙漠气候形成密不可分
D.①与④洋流相交汇形成世界大型渔场
同类题2
沙丁鱼喜冷水,多群居,以大量浮游生物为食。厄加勒斯浅滩是南半球沙丁鱼的主要集聚地,每年5-7月,当一股低温沿岸流在厄加勒斯浅滩出现时,沙丁鱼便开始了一年一度的大迁徙,数以十亿计的沙丁鱼聚拢在一起,形成长约数千米、宽达1千米、厚约10米的“鱼带”,经过1000多千米迁徙到德班附近的海域产卵。下图为沙丁鱼迁徙路线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厄加勒斯浅滩适宜沙丁鱼集聚的优势条件是
A.远离陆地,船舶较少
B.水域较浅,光照充足
C.冰期较短,水温较高
D.风浪较小,水流平稳
【小题2】导致厄加勒斯浅滩沙丁鱼群在5-7月北迁的主要原因是
A.德班附近海域有赞比西河汇入,盐度低
B.冬季西风漂流势力增强,由南向北侵袭
C.北方为沙丁鱼产卵地,温度低鱼卵易孵
D.冬季沿岸浅滩萎缩,海水营养物质减少
【小题3】当沙丁鱼北迁时
A.南极长城站出现极昼现象
B.北印度洋洋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
C.亚欧大陆等温线向北凸出
D.葡萄牙首都里斯本多阴雨天气
同类题3
下图为世界某大洋环流局部模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洋流为沿岸增温增湿
B.②洋流附近可能有沙漠和渔场分布
C.③洋流为西风漂流,性质属于寒流
D.此洋流圈是北半球中低纬海区的大洋环流
同类题4
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表现在( )
A.促进高低纬度间热量和水分的输送和交换
B.顺洋流而行,会导致航行速度降低
C.寒流对沿岸气候起到增温增湿作用
D.在暖流流经的地区,多形成大渔场
同类题5
洋流能是指海水流动的动能,目前发电站设计类型多样,20世纪70年代末期,一种设计新颖的伞式洋流发电站诞生了。伞式洋流发电是通过“伞”带动工作索周而复始的运动,进而带动发电机运转发电。读某海域的伞式洋流发电站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若我国黄海近海地区建立该发电站,则发电量较大的季节与船头方向为
A.夏季向南
B.夏季向北
C.冬季向南
D.冬季向北
【小题2】若该发电站位于南半球大陆附近某海域,且X和Y分别为南和北,则该洋流对邻近陆地环境的影响是
A.降低了湿、热程度
B.增加了干、热程度
C.有助于林带的形成
D.沿岸形成多雾景观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地球上的水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
海洋生物资源及其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