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滨海新区发挥临海优势,采取多种举措,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
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集中分布在滨海新区北部的四处景观(见上图1),共同反映了当地着力发展的产业是( )
A.船舶制造与维修 | B.海洋文化旅游 |
C.水产养殖与捕捞 | D.远洋货物运输 |
A.保护海岸,净化海水 | B.恢复生态,美化环境 |
C.增加湿地,吸引鸟类 | D.开发滩涂,海水养殖 |
河流的侵蚀、沉积及沼泽的吸收(附)影响河流泥沙和营养物质含量。水体中营养物质含量影响浮游生物数量,与水温共同制约鱼类资源数量。如图所示的西西伯利亚平原地势低平,冻土发育,河流众多,沼泽广布。

(1)分析西西伯利亚平原沼泽广布的原因。
(2)通常,大河河口的鱼类资源丰富,但鄂毕河河口鱼类资源相对较少。说明鄂毕河河口鱼类资源较少的原因。
【小题1】产生此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厄尔尼诺现象的产生导致气候异常 | B.石油污染的结果 |
C.修筑人工岛和海港等设施 | D.过量捕捞,使渔业资源严重衰退 |
A.对部分海域实行季节性“休渔” | B.改革渔具,加密渔网渔眼 |
C.推进海洋农牧化生产 | D.控制各种污染物的排放 |
A.停止开采不可再生资源.为子孙积累巨大财富 |
B.加大加快各类可再生资源的开采力度 |
C.控制人口增长,使人口数量维持在目前的水平 |
D.在资源开发利用时,不能危害未来人类的生活需求 |
A.控制城市规模 | B.控制人口规模 | C.控制经济规模 | D.控制污染排放量 |
材料一: 世界和我国某区域图

材料二:甲、乙两地区气候资料

(1)说明A、B两海域表层海水盐度空间分布上的差异,并分析B海区表层海水盐度空间分布的形成原因。(8分)
(2)甲区域优势经济作物是___________。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与乙区域相比其发展该经济作物的优势自然条件和限制性自然条件分别是什么?(6分)
(3)甲、乙两区域在石油工业发展现状上存在的明显差异是什么?为什么?(12分)
(4)分别说明图中两条运河的地理意义。(10分)
中国对虾,主要分布于我国黄渤海和朝鲜西部沿海。我国的辽宁、河北、山东省及天津市沿海是对虾的重要产地。以浮游生物为食,生活在松软沉积物海底、水温10℃以上的水域,是长距离洄游、经济价值高的一年生大型虾类,在“渤海沿海—黄海南部深水区”之间洄游。洄游对虾在渤海沿海产卵繁殖,黄河三角洲沿海幼虾成活率高;20世纪80年代渤海对虾资源几乎衰竭,90年代随着人工繁育虾苗放流的快速发展,中国对虾产量有明显的增加。下图示意渤海西南部及黄河三角洲地区。

(1)描述图中莱州湾渔场的地理位置。
(2)分析黄河三角洲沿海水域适宜幼虾生长的条件。
(3)说出黄河三角洲沿海对虾向黄海南部深海区迁移的季节并简述其原因。
近年来,挪威面临近海三文鱼养殖密度过大、鱼病频发等问题。由我国中船重工建造的世界首座“智能渔场”已运抵挪威并投入使用,该“渔场”实现了三文鱼养殖的智能化和自动化,其覆盖的水体相当于400个普通近海网箱,可抗12级台风。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小题1】挪威三文鱼养殖密度不断增大,根本原因是
A.海域面积较小 | B.野生三文鱼减少 |
C.市场需求增加 | D.养殖技术进步 |
A.拓展养殖空间 | B.增加就业机会 |
C.避免海洋灾害 | D.降低养殖投入 |

【小题1】迪拜填造棕榈形岛屿的主要原因是( )
A.防御飓风的袭击 | B.发展海水养殖业 |
C.提高旅游吸引力 | D.承接炼油业转移 |
A.近海生物的多样性减少 |
B.沿海湿地生态效益增强 |
C.地下径流入海更加通畅 |
D.海岸带不再受海浪侵蚀 |
明太鱼为冷水性海鱼,被冻结和融化的次数越多,其品质越好。每年10月,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和龙市一带就会出现这样的场景——公路旁村落边,一排排松木架子一眼望不到头,上面挂满了一条条晾晒的明太鱼,很是壮观。近年来,俄罗斯逐渐取代朝鲜成为中国最大的明太鱼进口国。下图为和龙市明太鱼进口和销售路线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俄罗斯逐渐取代朝鲜成为中国最大的明太鱼进口国的主要原因是
①朝鲜附近海域过度捕捞
②俄罗斯捕捞技术水平高
③全球气候变暖,朝鲜明太鱼产量减少
④北冰洋南下冰山增加
⑤俄罗斯纬度更高,气候更适宜
A.①②④ | B.①③④ |
C.①③⑤ | D.②③⑤ |
A.和龙市明太鱼的需求量大 | B.产鱼区土地租金太高 |
C.和龙市生产季气温更适宜 | D.产鱼区松木资源稀缺 |
A.日本太平洋工业区 | B.中国环渤海工业区 |
C.美国东北部工业区 | D.印度班加罗尔工业区 |
材料一 左图为世界某区域略图,图中克里特岛是希腊最大岛屿,其东部多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右图为2000年希腊大理石主要的出口对象(国家或地区)。
材料二 黑海渔业资源丰富,该海域暖水性食肉鱼类每年会定期在黑海和马尔马拉海之间季节性洄游。
(1)评价希腊大理石出口的条件。(2)说明克里特岛东部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多发的自然原因。
(3)指出暖水性食肉鱼类从马尔马拉海洄游到黑海的季节,并分析该季节黑海吸引这类鱼的有利条件。
材料一 明太鱼是一种冷水性深水鱼,分布于日本海、鞑靼海峡、鄂霍次克海、白令海等海域。以前中国主要从朝鲜进口冻鲜明太鱼、近年来日本海的明太鱼资源急剧下降,鄂霍次克海和白令海成为明太鱼主要的生活地。俄罗斯取代朝鲜成为中国最大的明太鱼进口国。
材料二 明太鱼鱼干是朝鲜族的传统美食。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从20世纪80年状开始发展明太鱼加工,现在是东北亚地区最大的明太鱼加工地。该地明太鱼最好的晾晒时间是每年的10月至次年4月,鱼干需要反复冻结、融化.冻融次数越多,肉质越有弹性,品质越优。每年10月初,生活在吉抹延边的朝鲜疾就开始忙碌了,在松木搭成的架子上,密密地挂上一条条处理干净的明太鱼.形成海边独特的明太鱼晾晒场。
材料三 明太鱼进出口路线和明太鱼晾晒图。

(1)根据材料一、推测日本海明太鱼资源急剧下降的原因。
(2)分析延边成为东北亚最大的明太鱼加工地的原因。
(3)分析发展明太鱼加工业对延边社会经济发展的贡献。
(4)请为延边更好地发展明太鱼产业提出合理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