衰退性产业转移主要是指在本地不再具有比较优势产业的向外转移。读广东产业转移效应理论模型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下列产业中,最有可能属于珠江三角洲地区衰退性产业转移的是( )
【小题2】衰退性产业转移对广东省东西两翼和山区产生的正效应是( )

【小题1】下列产业中,最有可能属于珠江三角洲地区衰退性产业转移的是( )
A.汽车零配件生产 | B.节能环保业 |
C.服装鞋帽生产 | D.高端装备制造业 |
A.土地利用多样化,耕地面积扩大 |
B.增加就业机会,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 |
C.促进经济发展,提高高新技术产业比重 |
D.有可能带来环境污染等问题 |
读河北“环京新城”位置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环京新城”吸引珠三角地区企业迁入的主要原因是:
【小题2】珠三角地区产业向环渤海地区转移将:

【小题1】“环京新城”吸引珠三角地区企业迁入的主要原因是:
A.“环京新城”劳动力价格和生产成本较低 | B.“环京新城”科技力量雄厚 |
C.两地原有工业企业类型相同 | D.两地之间交通便利 |
A.带动环渤海地区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 | B.促进珠三角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
C.使环渤海地区由城市化带动工业化 | D.利于两地改善交通条件、缓解就业压力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京津冀部分地区等值线图(图甲)和图甲中东南地区主要对外交通示意图(图乙)

材料二:北京、天津、河北社会经济指标(2012年统计资料)
材料三:2014年4月4日,北京西城区政府与河北廊坊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发展框架协议,部分产业从北京转移到廊坊,双方将加快产业协同发展。
(1) 试分析环渤海农业发展的不利条件或问题有哪些。
(2) 分析图乙津保铁路的建设意义。
(3) 分析产业转移对北京可持续发展的积极影响。
材料一:京津冀部分地区等值线图(图甲)和图甲中东南地区主要对外交通示意图(图乙)

材料二:北京、天津、河北社会经济指标(2012年统计资料)
项目 | 第一产业比重(%) | 第二产业比重(%) | 第三产业比重(%) | 城镇化率(%) |
北京 | 0.8 | 22.8 | 76.4 | 86.20 |
天津 | 1.3 | 51.7 | 47.0 | 81.55 |
河北 | 12.0 | 52.7 | 35.3 | 45.80 |
材料三:2014年4月4日,北京西城区政府与河北廊坊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发展框架协议,部分产业从北京转移到廊坊,双方将加快产业协同发展。
(1) 试分析环渤海农业发展的不利条件或问题有哪些。
(2) 分析图乙津保铁路的建设意义。
(3) 分析产业转移对北京可持续发展的积极影响。
阅读材料和图,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3年10月,为谋划好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布局,国务院出台了《支持福建加快建设海西经济区的规定》,该规划范围包括福建省全境以及浙江省温州市、衢州市、丽水市,广东省汕头市、梅州市、潮州市、揭阳市,江西省上饶市、鹰潭市、抚州市、赣州市,陆域面积约27万平方公里。
材料二 一直以来,福建的铁路就是全国的“末梢”,铁路到了福建就算到了头,有人说,“闽道难更比蜀道难”。海西经济区的建设为福建交通运输的发展带了新的机遇。至2020年,福建将建成“三纵八横三环三十三联”,规模总里程达6100千米的高速路网。

材料三 福建省各类地形统计图福建省主要地形及所占比例(%)

材料四 闽北地区产茶历史悠久,大红袍、正山小种红茶、政和工夫等蜚声海内外。近年,政府大力打造以武夷山为核心、以南平地区为依托的闽北武夷生态茶叶经济圈,逐渐形成与自然、人文景观以及现代旅游业相结合的高效产业。闽北武夷生态茶叶经济圈的构建进一步充实了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内容。
(1)简述福建省作为海西经济区主体的优越地理位置。
(2)据材料分析“闽道难”的主要自然原因。
(3)在区域发展过程中,受自然条件的影响,海峡西岸经济区与珠三角存在哪些相同的限制因素。
(4)据材料分析闽北武夷山地区茶叶生产的有利自然区位条件。
(5)简述构建闽北武夷生态茶产业经济圈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材料一 2013年10月,为谋划好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布局,国务院出台了《支持福建加快建设海西经济区的规定》,该规划范围包括福建省全境以及浙江省温州市、衢州市、丽水市,广东省汕头市、梅州市、潮州市、揭阳市,江西省上饶市、鹰潭市、抚州市、赣州市,陆域面积约27万平方公里。
材料二 一直以来,福建的铁路就是全国的“末梢”,铁路到了福建就算到了头,有人说,“闽道难更比蜀道难”。海西经济区的建设为福建交通运输的发展带了新的机遇。至2020年,福建将建成“三纵八横三环三十三联”,规模总里程达6100千米的高速路网。

材料三 福建省各类地形统计图福建省主要地形及所占比例(%)

材料四 闽北地区产茶历史悠久,大红袍、正山小种红茶、政和工夫等蜚声海内外。近年,政府大力打造以武夷山为核心、以南平地区为依托的闽北武夷生态茶叶经济圈,逐渐形成与自然、人文景观以及现代旅游业相结合的高效产业。闽北武夷生态茶叶经济圈的构建进一步充实了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内容。
(1)简述福建省作为海西经济区主体的优越地理位置。
(2)据材料分析“闽道难”的主要自然原因。
(3)在区域发展过程中,受自然条件的影响,海峡西岸经济区与珠三角存在哪些相同的限制因素。
(4)据材料分析闽北武夷山地区茶叶生产的有利自然区位条件。
(5)简述构建闽北武夷生态茶产业经济圈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河南省三门峡市、山西省运城市、临汾市和陕西省渭南市,共同构成了“黄河金三角区”。2012年5月14日,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准设立“晋陕豫黄河金三角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黄河金三角承接产业转移的主要优势是( )
①承东启西的区位优势 ②黄河的便利水运 ③劳动力丰富廉价 ④科技、教育水平较高
A. ①② B. ①② C. ①③ D. ③④
【小题2】产业转移对该地区发展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是( )
A. 大面积草场被占用,草场面积缩小
B. 就业机会减少
C. 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加重
D. 对当地原有工业造成冲击,影响经济发展

【小题1】黄河金三角承接产业转移的主要优势是( )
①承东启西的区位优势 ②黄河的便利水运 ③劳动力丰富廉价 ④科技、教育水平较高
A. ①② B. ①② C. ①③ D. ③④
【小题2】产业转移对该地区发展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是( )
A. 大面积草场被占用,草场面积缩小
B. 就业机会减少
C. 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加重
D. 对当地原有工业造成冲击,影响经济发展
下图所示南方三省区域是我国西部开发的一部分,贵广、南广高铁的建成改善了该区域的交通环境,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贵广高铁和南广高铁的建设对沿线地区生态环境的影响有
【小题2】关于广东省向贵州省进行产业转移表述正确的有
①技术密集型产业 ②提高城市化水平 ③资源密集型产业 ④改善生态环境

【小题1】贵广高铁和南广高铁的建设对沿线地区生态环境的影响有
A.加剧沿线地区的土壤盐渍化 |
B.加强了区域之间的联系,促进文化交流 |
C.促进矿产资源开发和旅游业发展 |
D.可能加剧沿线地区的水土流失 |
①技术密集型产业 ②提高城市化水平 ③资源密集型产业 ④改善生态环境
A.②③ | B.①② | C.③④ | D.①④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下图为我国南方地区局部图,右下图为红水河梯级开发示意图

材料二红水河位于珠江水系干流西江上游,贵州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之间,流城内水能丰富,为我国水电资源的“富矿”,目前已实施梯级开发(如图)。根据不同河段的落差,分别采用高坝水电开发模式(如“龙滩”)及低坝水电开发模式(如“大化”),为华南地区输送了巨大的优质电能。
材料三珠江三角洲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近年来,该地部分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原料指向型产业向省内的边远地区转移,并在本省边远地区产生集群效应。
(1)据图分析低坝水电开发模式的优势。
(2)珠江三角洲产业向省内的边远地区转移,简述这种转移对边远地区带来的影响。
(3)港珠澳大桥是“一国两制”框架下港珠澳三地首次合作建设的超大型跨海交通工程,请评价大桥修建的区位条件。
材料一下图为我国南方地区局部图,右下图为红水河梯级开发示意图

材料二红水河位于珠江水系干流西江上游,贵州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之间,流城内水能丰富,为我国水电资源的“富矿”,目前已实施梯级开发(如图)。根据不同河段的落差,分别采用高坝水电开发模式(如“龙滩”)及低坝水电开发模式(如“大化”),为华南地区输送了巨大的优质电能。
材料三珠江三角洲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近年来,该地部分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原料指向型产业向省内的边远地区转移,并在本省边远地区产生集群效应。
(1)据图分析低坝水电开发模式的优势。
(2)珠江三角洲产业向省内的边远地区转移,简述这种转移对边远地区带来的影响。
(3)港珠澳大桥是“一国两制”框架下港珠澳三地首次合作建设的超大型跨海交通工程,请评价大桥修建的区位条件。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三省市发展应各有侧重,北京市定位为“全国政治中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天津市定位为“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全融创新运营示范区、改革开放先行区”;河北省定位为“全国现代商贸物流重要基地、产业转型升级试验区、新型城镇化与城乡統筹示范区、京津冀生态环境支撑区”。左图为京津冀协同发晨规划图。
材料二:3年后,在北京工作、天津出差、河北生活的“三栖时光”,不再只是浪费在路上。可以基本实现京津市中心城区与周边城镇0.5~1小时通勤圈,京津保0.5~1小时交通圈,京津冀地区相邻城市“1.5小时轨道交通图”。右图位京津冀“1小时轨道交通图”。

(1)简述京、津将河北作为其产业转移承接地的原因。
(2)许多企业在产业转移过程中把总部和研发中心留在了北京,试分析原因。
(3)“1小时轨道交通图”的形成对京津冀地区的社会经济意义。
材料一:《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三省市发展应各有侧重,北京市定位为“全国政治中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天津市定位为“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全融创新运营示范区、改革开放先行区”;河北省定位为“全国现代商贸物流重要基地、产业转型升级试验区、新型城镇化与城乡統筹示范区、京津冀生态环境支撑区”。左图为京津冀协同发晨规划图。
材料二:3年后,在北京工作、天津出差、河北生活的“三栖时光”,不再只是浪费在路上。可以基本实现京津市中心城区与周边城镇0.5~1小时通勤圈,京津保0.5~1小时交通圈,京津冀地区相邻城市“1.5小时轨道交通图”。右图位京津冀“1小时轨道交通图”。

(1)简述京、津将河北作为其产业转移承接地的原因。
(2)许多企业在产业转移过程中把总部和研发中心留在了北京,试分析原因。
(3)“1小时轨道交通图”的形成对京津冀地区的社会经济意义。
河北省保定市白沟新城距北京102公里,是北京服装批发市场首选承接地。2017年12月20日,白沟新城和道国际动批服饰广场正式开业,近2000户来自北京的服装经营者落户这个新商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与北京相比,服装批发市场布局在白沟新城,可大大节省
【小题2】白沟新城承接北京服装批发市场将会
【小题1】与北京相比,服装批发市场布局在白沟新城,可大大节省
A.运输成本 | B.用地成本 | C.原料成本 | D.营销成本 |
A.吸引北京市科技人才大量迁入 | B.导致北京市就业率急剧下降 |
C.导致当地过境车流量大幅增加 | D.极大提升当地生态环境质量 |
读图和材料,回答下列小题。

(1)据图归纳上海港(含黄浦江港、长江口南岸港、洋山港等)的交通区位优势。
(2)试从区位因素变化的角度分析近年来浙江嘉兴与上海经济融合大大加快的原因。
(3)说明绍兴市纺织产业基地转型升级采取的措施。
(4)简述融入杭州都市圈对黄山市社会、经济、环境的影响。
材料一:长三角地区是以上海为核心,自然而然存在着沿长江经济带(北翼)和杭州湾经济带(南翼)两个组成部分(如图),其中嘉兴和绍兴都属于南翼经济带的工业城市。近年嘉兴抓住上海运输中心和制造业基地南移的时机,在产业园建设、现代港湾经济(以乍浦港为代表)、公共设施对接(以境内两座跨海大桥为代表)等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绍兴市是我国最大的纺织产业基地,拥有纺织和服装全产业链,但印染、轻纺等行业所付出的环境代价也是极其巨大的,目前绍兴纺织服装产业面临转型升级的巨大挑战,当地充分利用新技术和互联网平台,在滨海新区实施产业集聚升级。
材料二:黄山市加快融入杭州都市圈,作为长三角经济区的后花园和杭州市的水源地,初步提出对接新一版杭州都市圈发展规划、在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会展、文旅、大健康等产业合作发展、深化新安江生态补偿长效机制等13个方面的重点合作事项。

(1)据图归纳上海港(含黄浦江港、长江口南岸港、洋山港等)的交通区位优势。
(2)试从区位因素变化的角度分析近年来浙江嘉兴与上海经济融合大大加快的原因。
(3)说明绍兴市纺织产业基地转型升级采取的措施。
(4)简述融入杭州都市圈对黄山市社会、经济、环境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