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世纪后期,在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发达国家制造业加速外迁,制造业日趋“空心化”。近年来发达国家纷纷推行“再工业化”战略,制造业出现明显的“回巢”现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20 世纪后期,发达国家制造业外迁的最终目的的是
A.占领更多市场B.加强国际合作C.追求更高利润D.转嫁环境问题
【小题2】制造业“空心化”直接后果是
A.城市化水平降低B.环境质量下降C.工业化水平降低D.就业人口减少
【小题3】发达国家“回巢”的制造业类型主要为
A.技术和资源密集型B.劳动和资金密集型
C.资金和技术密集型D.劳动和资源密集型
当前题号:1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下图为企业迁移与盈利空间变化示意图,SRC表示空间收入曲线,SCC和SCC′表示不同时期的空间成本曲线。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关于图中信息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企业的空间成本是相对稳定的
B.SCC表示企业晚期的空间成本曲线
C.P点一直是企业的最大盈利点
D.企业的空间成本曲线为SCC′时,盈利空间界限为M1′至M2′
【小题2】该图反映的现象是(  )
A.产业升级B.产业转移C.企业的全球化D.产业结构调整
【小题3】下列分别对应图中推力和拉力的是(  )
①劳动力成本上升 ②优惠的税收政策 ③环境污染严重   ④市场广阔
A.④①B.②③C.①④D.①③
当前题号:2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08年的冬天,全球经济“寒意”阵阵。各类经贸洽谈会规模上都不同程度地缩了水,成效自然也要打不小的折扣。而带有明显“双转移”(所谓“双转移”是指“珠三角”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欠发达地区转移,欠发达地区劳动力向当地二、三产业和“珠三角”发达地区转移)特征的珠江三角洲地区与山区及东西两翼经济技术合作洽谈会(简称山洽会),却逆势飘红,无论是参展规模、参会人数,还是最为重要的签约项目,都实现了逆势飘红。
材料二 珠江三角洲产业结构演变图

材料三 继日本三大汽车企业本田、丰田、日产分别落户广州黄浦、番禺、花都区后,近几年来珠江三角洲地区汽配产业迅速发展。珠江三角洲地区成为全国三大汽车产业基地之一。
(1)纵观“珠三角”的产业转移,其工业结构变化趋势是由
原料导向型→ 转变。
(2)企业将产品生产的部分或全部由原产地转移到其他地区的现象称为产业转移。早期我国台湾电子企业生产工厂大量西移至广东东莞等地,其考虑的因素是哪些?
(3)为什么日本汽车产业集团近几年纷纷在珠江三角洲地区投资设厂?
(4)从珠江三角洲工业区位条件的变化,分析该地区产业向外转移的原因。
当前题号:3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日本家电企业将组装工厂向国外转移,下图示意日资家电组装工厂转移目的地随时间的变化,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小题2】20世纪90年代末,越南对日资家电组装工厂的投资吸引力已超过中国,但其日资家电组装工厂数量却远少于中国,主要原因是中国
A.技术水平高.B.市场规模大
C.劳动力素质高D.基础设施水平高
【小题3】【小题4】在日资家电组装工厂向越南等国家转移的背景下,中国家电产业的发展战略是
A.加大政策支持,吸引日资回归
B.加强技术研发,培育竞争优势
C.扩大生产规模,保持价格优势
D.进口越南产品,替代国内生产
当前题号:4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图表示 20 世纪下半叶东亚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主要对象国(或地区)的变化。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 ① 所示国家或地区是( )
A.日本B.韩国C.我国香港地区D.我国台湾地区
【小题2】图中所示产业可能是( )
A.机械、化工、电力B.食品、电子、宇航
C.纺织、服装、电子装配D.煤炭、钢铁、汽车
当前题号:5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后,我国东西部地区之间的经济合作明显加快,实现了相互发展,互利双赢。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江苏省向四川省转移的产业主要是
A.技术密集型产业B.资金密集型产业
C.资源密集型产业D.劳动密集型产业
【小题2】产业转移对四川省的有利影响是
A.优化产业结构B.增加就业机会
C.减轻环境污染D.改善生态环境
当前题号:6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1978年以来,我国的制造业主要由外资推动发展,到2001年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受到我国巨大的市场潜力和廉价制造成本(主要是劳动力成本)的吸引,越来越多的欧美发达国家的企业进入我国投资。图a示意德国在华知识密集型制造企业数量的空间分布,图b示意德国每年进入我国的知识套集型
制造企业数量的时间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德国在华知识密集型制造企业集聚最明显的地区是
A.京津冀B.长三角C.珠三角D.辽中南
【小题2】1990年之前,德国知识密集型制造企业入华数量不多的主要原因是
A.德企出于风险考虑B.德国产业基础雄厚
C.中国技术人员不足D.中国资金严重不足
【小题3】2005年之后,德国知识密集型制造企业入华数量快速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A.欧洲西部投资环境的改善B.我国国内市场趋于饱和
C.德企在华投资利润减小D.我国本土企业的快速发展
当前题号:7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珠江三角洲地区部分产业向周边地区转移的主要原因是(    )
A.矿产资源枯竭,经济效益逐渐下降B.产业结构单一,创新能力不足
C.交通拥挤,劳动力成本提高,污染严重D.人口大量外迁,劳动力严重短缺
当前题号:8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下列产业部门中,目前最适宜由中国向丁周边地区转移的是( )
A.汽车制造B.精钢锻造C.软件开发D.服装制造
当前题号:9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2016年10月11日,韩国双龙汽车与中国陕汽集团成功签约,将在西安经开区成立合资公司,建设双龙汽车第一家海外整车生产基地,其中一期建设年产15万辆整车,预计2019年底达产后可实现年销售收入300—400亿元人民币。据此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韩国双龙汽车公司在西安投资建厂的主要目的是(  )
A.利用该地丰富廉价劳动力B.该地科技实力基础较好
C.扩大市场占有率,增加利润D.国内产业升级,淘汰落后产业
【小题2】该项目落户西安,对于韩国和西安市的影响有(  )
A.造成韩国国内产业“空心化”,不再适合汽车产业发展
B.使韩国国内的就业压力增加
C.促进西安市产业结构优化,促进第三产业发展
D.带动西安市的就业,有利于劳动力就地转化
当前题号:10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